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类资源是森林资源中的特种资源。我国竹林面积333万公顷,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15.6%,是世界竹类资源主产区之一。我国竹林面积仅占森林总面积的3%,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南方集体林九省区的竹林面积就占全国的87%,其中毛竹占全国的98%。毛竹资源不仅对产区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以多样的竹产品满足全  相似文献   

2.
<正>竹产业是庆元县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林农增收有重要支撑作用。庆元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6.13%,竹林面积41.92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6.62%,其中毛竹林面积41.76万亩,杂竹林面积0.17万亩,竹林立竹量6109.86万株,为庆元竹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近年来,庆元县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竹产业是衢江区的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全区现有竹林总面积46.34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25.7%,毛竹总立竹量6796万株,竹林面积万亩以上的竹区乡镇12个,竹区人口6.1万户14.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7%,人均拥有竹林面积3.1亩,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改善欠发达地区竹林生产条件,加快灾后竹林生产能力提升,降低竹林生产成本,促进竹林集约经营,全面提升竹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我省在欠发达重点地区开展实施竹林道重建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5.
八渡笋是田林县主要笋、材两用竹,大规模种植已有20多年。由于当地长期采收竹笋以及采伐老竹,竹林生产能力严重下降。在执行有效的低产林改造技术后,八渡笋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但是低产低效竹林、新生竹林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病虫害侵袭。实行有效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障八渡笋竹林产量的重要措施。介绍了田林县防治八渡笋病虫害的实用技术,以期实现八渡笋增产,增加种植户收益。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竹业 商机无限 竹林是世界第二大森林。我国现有竹林面积5000平方公里,占世界首位;竹子年产量18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1999年底,全国竹业年产值已达170亿元,加工产值90亿元,出口创汇5亿元。是90年代初的3倍多。我国竹林主要分布在云、贵、川、渝、桂、赣等省区。竹类具有再生能力强,生长迅速,成林期短,产量高等特点,已成为我国速生绿化林的主要树种,也是我国林业建设中四大“朝阳产业”(即竹产业、花卉产业、森林旅游业和森林食品加工业)之一。我省赤水市近年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政府扶持等措施,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把现有的竹林进行改造,培育成笋、竹两用林,可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其培育技术如下:   一、适时培育 培育笋、竹两用林,以秋末冬初开始为宜,此时竹子基本上停止生长,采取各种改造措施对竹子的影响较小。   二、选择竹林 培育笋、竹两用林宜选择竹龄 2~ 3年的竹林。要求竹林地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林地坡度较缓,并挑选来年是小年收获期的竹林为佳。   三、适度间伐 伐去竹林中 4年以上的老竹和受病、虫、风、雪等损害的竹子,每亩留 1~ 3年生的健壮竹子 60株左右,留养的竹子要分布均匀。   四、深翻埋鞭 翻挖竹林地 …  相似文献   

8.
竹林游憩动机及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68名游客的问卷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竹林游憩者的游憩动机、游憩满意度展开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相应的竹林游憩模式。结果表明:竹林游憩者的主要游憩动机包括身心康养、自我提升、社会交往、向往自然四大类;身心康养、向往自然、自我提升是对竹林游憩者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力的游憩动机;竹林游憩模式可分为竹场所身心康养、竹主题科普教育、竹空间休闲互动、竹景观欣赏体验四种;当竹林游憩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被满足时,可以激发人们对于竹林游憩的参与感,充分发挥竹林环境的特色优势,提升人们的游憩满意度与重游意愿。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龙游县的气候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变,特别是冬季气温明显偏高,给各类林业虫害越冬生存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环境条件,林业虫害明显增多,危害程度加重,受害面积增大。龙游县位于我省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盆地特征,是散生竹中心分布区。全区竹类植物9属41种,竹林面积44.3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54.1%,是“中国竹子之乡”和全省重点产竹区,素有“浙西竹库”美誉。另外,该县其他经济林木还有柑橘、板栗等,用材林有杉木、松树等。  相似文献   

10.
竹文化生态旅游是将竹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它将竹林的生态环境和竹文化的内涵融为一体,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竹区生产为基础,以竹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的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  相似文献   

11.
<正>龙游县是浙江省重点产竹县,被称作“中国竹子之乡”,拥有竹林40.74万亩,立竹量8800万株,年产竹材1700万支、竹笋3.6万吨。竹产业是传统富民产业,全县从业人员6.8万人,竹区农户70%收入来源于此。但近年来,受环保整治、市场萎缩、产品低端化同质化、产业链断链缺链等诸多影响,原竹价格大幅下跌,竹林弃砍抛荒现象严重,竹区农户收入减少。  相似文献   

12.
以Richards的森林固碳成本效益模型为基础,利用折现法计算森林的固碳量,对广东省30年项目期内两种生长速度不同的人工林固碳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年的项目期内,单位面积阔叶混交林累计固定的折现碳汇量(62.85t C/hm2)高过杉木人工纯林(47.04t C/hm2)。当考虑土地机会成本时,阔叶混交林固碳成本为391.38元/t C,低于杉木人工纯林(731.50元/t C)。固碳成本会随项目期限的增加而降低,随折现率的增加而增加。阔叶混交人工林的固碳成本对折现率的敏感程度要高于杉木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13.
《浙江林业》2011,(8):11-11
近年来,遂昌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将竹产业列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之首,予以重点培育,建立了竹产业发展的新机制,竹林经营规模和效益得到快速提升。截至2010年,个县拥有竹林2.3万公顷,产值7.9亿元,其中竹林培育1.8亿元,8个竹区乡镇农民的竹业收入占当地农民收入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制度的变革,促进了我国竹产业的迅速发展。竹林面积由1981年的319.96万 hm~2,发展到1993年的379.08万 hm~2(不含台湾省),增长18.47%,高于同期内我国有林地面积增长速度。在竹林中以毛竹为主,面积为  相似文献   

15.
<正> 从现有的杉木和马尾松的中、幼林中,选择生长优良的Ⅰ类林分,通过科学间伐和抚育措施,以及选择Ⅰ类立地,采取科学经营,营造速生、高产林分,到本世纪末,培育出一批大径级林分,生产出杉木、马尾松的大径材以满足社会不需求,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战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浙江林业》2012,(2):31-31
随着笋用竹林经营集约度的提高,特别是大面积纯林栽培,病虫危害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碳汇目标下竹林经营经济效益评价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和实地调研数据,构建新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对遂昌县竹林经营碳汇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定量评估,并分析不同经营目标和不同经营措施下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净现值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遂昌县在30年竹林经营碳汇项目运行周期内的净现值为8.63亿元,相比于传统经营提高了98.29%;在基线水平下,以碳汇经营为目标提高林分胸径的经营措施更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影响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净现值的重要因素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竹材价格、劳动力价格、竹笋价格、碳汇价格。最后,为实现森林增汇目标从加强碳汇项目宣传和提高林农经营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竹林种植面积、竹产品竹加工业现状、竹农增收和劳动力就业情况三方面介绍淳安县竹产业现状,分析当前淳安县发展竹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投入不足、设施落后;竹农观念落后,竹林经营粗放;种植示范户带动不足;竹笋加工业滞后等四个方面,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发展竹产业的优势与前景,依靠政策力度的加大、科技含量的提升、产业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凭借生态旅游建设资源优势,逐渐形成一条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竹产业发展链。  相似文献   

19.
从福建省发展竹产业的优势及竹产业经营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竹产业参与式开发的对策思考。在竹产业开发中实施参与式方法,确立竹农的主体性参与地位,使政府从竹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转变为宏观支持,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既有利于保护、发展竹林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实现广大竹区农民增收和乡村致富。  相似文献   

20.
《浙江林业》2011,(12):48-49
龙泉市现有竹林面积55.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54.5万亩,居全省第二位。虽然人均竹林面积达到2.4亩,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龙泉市的竹产业微不足道,毛竹大多卖给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