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文章基于中西方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比较了中外公司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研究重点.西方国家的公司股权比较分散,传统公司治理研究更关注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问题;中国上市公司产生与发展历程决定了它们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与其相关的研究也更关注大股东角色.大股东投入公司的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财务资本,其角色也不只是公司治理的参与者.大股东凭借其资源的投入量与相对重要性获取相应的公司控制权,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与价值创造.资源背景对大股东的权力配置、风险态度、投资决策、治理参与动机等各方面都有直接影响,研究中国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股东行为需要关注股东资源.  相似文献   

2.
杨春方 《生产力研究》2015,(1):101-108,154
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很多,但对与之相对立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研究却很少,且所有研究只关注个体、组织或环境等单一层面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影响。文章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以道德决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背景依赖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从个人、组织、制度环境三个层面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生成机制。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不等同于公司经理的道德缺失,而主要根源于组织层面的因素如资源能力的制约、组织文化的障碍、以利润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制度层面的因素如不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社会控制的失败、政府监管的缺位等。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与企业能力基础理论辨析及其逻辑演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的理论研究中,很多学者要么将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统一于企业能力基础理论之中,要么将企业能力基础理论统一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之中。事实上,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与企业能力基础理论是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体,二者的研究以获取企业竞争优势为目标,在对立统一中逐渐深化;前者逐渐演进至企业知识基础理论、企业社会资本理论;后者逐渐演进至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在辨析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与企业能力基础理论的同时,力求将上述理论的逻辑演进路径清晰地梳理出来,以期给人们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竞争战略理论层面上的资源问题研究归结为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并在综述了众多学者关于资源概念界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该理论的发展按照演进的时间顺序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阶段(NDT)、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RBM)阶段、资源基础理论(RBT)阶段和知识基础理论(KBT)阶段,同时概括性地介绍了各个阶段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最后,作者对该理论的发展过程及趋势做了简要的评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国有跨国公司境外企业股权结构的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和产权关系的延伸,使其委托代理呈现出双重型、叠加式的特征。基于此特征,文章确立了双重型、叠加式委托代理理论并作为国有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研究的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完善国有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委托代理链能否形成有效的传导机制以及各级委托链的委托人和代理人是否明确。在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优化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应从控股股东或大股东对经营者和中小股东对其代理人两条途径同时降低公司治理成本,并通过模型对控股股东或大股东获取租金的合理界限与范围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6.
成长期高科技企业在我国非常普遍,但关于成长期高科技企业治理的研究较少。将资源基础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相结合,指出成长期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治理必须以战略资源为基础,并与资源所有者的需求和效用结构相关,是资源所有者在激励和控制权中寻求最佳配置的过程。基于此,在成长期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治理中,要求研发人力资本获得高激励、低控制权;管理型人力资本获得高激励和高控制权;风险资本获得低激励、高控制权。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7.
企业战略理论的新发展:资源基础理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了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认为资源基础理论将企业战略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下一步研究将深入到知识或能力的微观活动过程,资源基础理论将演化为知识基础理论和能力基础理论,并将在最后走出融合。  相似文献   

8.
资源基础理论与跨国并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已经成为当今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学派,或称之为资源基础理论(reflource based view,RBv)。西方学者对于企业资源的理解不完全相同。Amit和Schoemaker(1993)将资源分为:技术能力、研发能力和产品开发速度等,制造资源(生产成本结构),市场营销资源(品牌管理、分销渠道、交易双方关系、用户基础、顾客服务、商誉等);Teece,Pisano和Shuen(1990)将资源分为:技术资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基于资源的企业成长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将资源与竞争力要素进行重组形成产品竞争力、要素竞争力、管理竞争力与整合的资源竞争力概念,从基本元素与要素资源等不同层次分析这些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及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由此形成一个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资源竞争力分析模型,为企业的产品竞争、生产要素竞争与管理竞争提供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虚拟组织的资源基础是内在特质和差异,其支持理论一是企业内在成长与资源基础理论;二是企业资源类别理论。虚拟组织的核心资源与实体组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资源的概念发生了变化,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这是信息时代与工业时代的一个显著不同。虚拟组织适应这种变化,其资源特质也应具有核心知识与能力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对资源基础观、资源依赖理论、企业家精神、动态能力等理论进行整合,将组织资源获取过程划分为资源识别、资源外部获取、资源内部积累3个阶段,并提出了8种领导者影响组织资源获取的途径,可为研究资源基础观的微观基础提供一个系统分析视角,为领导有效性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The resource curse literature presents conflicting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We evaluate the direct effect of resources on developmental outcomes vis-à-vis their indirect effect through the weakening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using a 3SLS instrumental variable setup that simultaneously estimates development outcomes and institutions. We find that resource abundance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affect development outcomes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While resource abundance generally has a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developmental outcomes, resource dependence has a stronger negative indirect effect that operates through its negative impact on institutional quality. The results also depend on the type of development outcome considered, with more consistent positive direct effects found for physical capital measures and stronger negative indirect effects for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The use of a simultaneous framework and dual measures of resources reconciles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findings in earlier work.  相似文献   

13.
资源税改革中的税率选择:一个资源CGE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资源税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方关注,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定性分析,对资源税税率的设置更缺乏定量研究.本文构建资源CGE模型,引入资源账户,通过枚举法对资源税对资源税税率设置的合理范围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资源税税率设置的合理区间.研究结果表明:如资源税税率设置合理,可以有效增加资源税税收收入,大幅减少资源消耗,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由于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稀缺性,现在开发能源资源对未来使用者福利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影响。本文采用ElSerafy的使用者成本法对中国油气资源耗减的估计结果说明,在近几年加快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中国油气资源耗减的成本在快速增加。征收资源开采税可以反映资源的耗减成本,纠正目前能源资源价值低估和能源价格扭曲,使价格能真正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CGE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对油气开采行业征收20%以下的资源税,宏观经济负面影响并不大,但它顾及稀缺性资源耗减问题对后代福利的影响,从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资源稀缺性出发,提出并运用资源配置力这一新的分析工具,对2003年以来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增长、资源约束与区域经济变动状况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导致资源稀缺的结构性变迁与地域性转移,使地区资源配置力与经济竞争力发展相应变动。东部沿海能源与矿产等资源短缺地区备受资源约束递增的压力;中西部尤其是能源与矿产等资源富集地区资源配置力与经济竞争力明显递增,从而出现地区经济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6.
论财务视角下的企业人力资本、组织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作为企业的无形资本,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要素.本文在对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两者的互动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各自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一方面,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活"性资本,其优劣状况决定着企业组织资本的存量、增量和效率,另一方面,组织资本又是影响、制约甚至决定企业人力资本效率的重要环境因素.同时,文章还着重从互动的角度,对如何提升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9-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西藏数据缺失)面板数据,利用要素扭曲测度模型测算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错配指数和资金错配指数,将资源配置分为相对不足和相对冗余两种情形,并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省域创新效率,进而探讨产学研创新资源错配对省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不同省域而言,企业“人多财寡异曲同工”,人才配置冗余和资金配置不足均有利于省域创新效率提升,而人才配置不足和资金配置冗余对省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高校“人财多寡事关创新兴衰”,人才配置不足和资金配置不足不利于省域创新效率提升,人才配置冗余和资金配置冗余有利于省域创新效率提升;科研机构“人财不足掣肘创新”,人才配置不足和资金配置不足均不利于省域创新效率提升,人才配置冗余和资金配置冗余对省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Rule of Law and the Resource Curse: Abundance Versus Intensit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e examine the ‘resource curse’ using new data on historic resource stocks and an improved econometric methodology. The paper distinguishes between resource abundance (stocks) and extractive intensity (flows), focusing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sources and rule of law. Previously un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past resource stocks is estimated. We find that economically large initial natural resource stocks are associated with subsequent lower levels of rule of law and do not directly affect growth, while raw resource exports do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ule of law when stocks a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but do affect average growth rates. Sample size is maximized through the use of an EMis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with importance sampling) algorithm to replace missing data, minimizing the bias and inefficiency associated with listwise deletion, which commonly eliminates half or more of the available data in this setting.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work appeared as part of my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Thanks are due to my dissertation committee: Robert T. Deacon, Stephen J. DeCanio and Carol McAusland; as well as Okan Kavuncu, Henning Bohn, Kelly Bedard, Olivier Deschennes, Doug Steigerwald and numerous seminar participants as well as two anonymous referees.  相似文献   

19.
作为生产要素中最为活跃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及其价值创造已成为金融业竞争的核心。金融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解决好金融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影响问题。本文试图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高度寻找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资源作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本,需要管理者有效地获取、整合和利用资源,通过“巧”配资源,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讨由资源组配形成的创业机会识别模式,采用fsQCA3.0对组合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资源结构化与能力化相匹配产生杠杆化作用发挥资源优势,创造资源价值;对资源要素采取组合且突出核心的构型模式,可以从多个层面综合解释创业机会识别的模式特征,其中,冗余、网络与合法性资源为核心资源要素,资源拼凑作为能力利用作用于这些资源要素从而创造资源价值;存在3种识别创业机会的资源巧配机制,分别为制度响应型、意义建构型以及积淀开发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