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印度的经济起飞,给中国以启示.尽管近年来中国的FDI不断增长.但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增长的微观经济基础却出现了恶化。反观印度.微观经济竞争力则在默默无闻地稳步提高。1998年时,中国的BCI排名比印度领先两位;而到了2004年,中国却比印度落后了17位。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中印两国的对比中,双方的宏观经济指标和微观经济指标存在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评述了当前中美贸易状况,指出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优点和缺点,然後建立了中美政策协调的理论基础,表明中美两国要想财政、外贸同时达到较理想的状态,就有必要进行政策协调,即同时兼顾中美两国的财政、外贸,进行双边谈判。接着建立了扩展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通过扩展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了美国变动的经济政策怎样向中国传导。模型表明美国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但由于中国资本项目管制的不对称性,在美国利率高于和低于中国利率两种情况下,美国经济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观念的不断理性,相信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前途会更加光明。从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比较出发,分析两国职业教育特点,并阐述了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杨洁 《经济师》2008,(5):237-238
近年来,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上演着经济的快速腾飞,中国和印度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使两国逐渐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出口环节上给印度的国内产业造成了较大压力。因此,印度不得不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来打击中国的出口,印度对华反倾销立案数激增,反倾销立案数一半针对中国,成为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文章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探讨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过程,是成功地运用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方式及理论经验的过程,而世界观体系和社会制度的本质,却一直寓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中。把中国经济发展成果数据运用到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公式中会发现,两大部类公式计算得出的结论,一是证明中国初步实现了马克思构想的社会财产占有方式,二是证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了社会制度作保证。马克思两大部类经济理论再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刘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本文所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有两个含义:第一,改革前后作为两大阶段相比,改革之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二,与改革后这一阶段已经发生的四次周期波动相比,即将来临的...  相似文献   

7.
中印利用FDI绩效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世华 《经济师》2008,(10):105-106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曾同为农业世界的中心国家,在近代均经历了经济从衰落到复兴的过程,又均在20世纪末进行了经济改革,因此对中印两国的比较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两国利用外资格局具有明显的差异。FDI在中国更多流向加工制造业,在印度则更多流向离岸服务业;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存在差别的原因是基于总体引资环境、经济发展战略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且中印利用外资对经济产生了不同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龚萍 《时代经贸》2006,(4):44-46
200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签署《中俄关于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解决了4500公里边界的划界问题; 2005年,中俄两国举行了9000人参加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是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 200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访华,中国掀起“俄罗斯年”大型主题文化交流活动; 2007年,俄罗斯将举办“中国年”…… 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欧亚大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争议后,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亲密地分享过共同的利益;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也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亲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与北方邻国俄罗斯正走得越来越近。而中俄两国的经贸往来,也将搭乘这一契机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文章讨论了中国经济“出口导向”问题。基于对出口依赖率和出口结构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并不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中国出口与贸易顺差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一部分外资企业与私营企业造成的,而这是在中国比较优势基础上微观利益驱动导致的结果;中国当前的关键在扩大内需,但保出口与促内需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20多年前,澳大利亚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那一重要决策奠定了两国商业关系的基础,同时给两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在两国确立外交关系的时候,双轨贸易已达8,500万澳元。仅93年一年,贸易额就增长了40%,达48亿澳元。未来十年两国将会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完善我们两国的经济关系,从两国经济互补中互利,以及利用两国目前的经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各种机会。两国间的贸易增长令人鼓舞,商品贸易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20年前,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是铁矿、小麦、糖和羊毛。今天,出口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航空设备、通讯系统、高…  相似文献   

11.
熊江 《当代经济》2008,(6):68-69
国际化和创新两大核心战略,是TCL发展的两个前后驱动轮。TCL通过自主创新,走国际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是中国家电企业成功的一个典型。对中国家电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世界品牌的“中国创造”转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关系到中国跨世纪发展的重要课题,上海远东出版社最近出版的17万字的新著件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对这个问题作了认真探索。(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书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沈立人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国内第一本研究两个根本性转变问题的专著。早在80年代后期,他们就提出过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模式的双重转换,并对发展和改革提出“稳中求进”的策略,被称为我国经济学界中的“渐进”学派。(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系列论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Bai et al.(2006)和CCER“中国经济观察”研究组(2007)为中国宏微观两种数据来源的资本回报率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但沿用上述两种方法开展后续研究存在两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一,相似对象下两种方法的宏微观资本回报率测算结果不相等;第二,不同对象间两种方法的宏微观资本回报率测算结果不可比。本文从Cochrane(1991,1996)的资本回报率定义出发,利用投资的q理论构造单一测算思路——资本边际转换率测算方法,将宏微观两种数据来源的资本回报率融合在“资本回报率=资本边际转换率”的经济意义下,实现相似对象的宏微观资本回报率测算结果相等,并将不同对象宏微观资本回报率的对比建立在可比的资本边际转换率基础上。可以证明,Bai et al.(2006)和CCER“中国经济观察”研究组(2007)两种方法分别是本文方法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的特定应用。综上,本文方法为未来中国资本回报率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可以有效替代Bai et al.(2006)和CCER“中国经济观察”研究组(2007)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莉娜 《城市建设》2010,(7):429-429
本文基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及我国企业并购的现状,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首先分析了中国铁建在海外竞争中的优势,进而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两个方面对中国铁路海外经营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走势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旭 《宏观经济研究》2005,(3):28-30,41
中美两国分别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体,国内需求旺盛促使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696亿美元,是1978年的72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承认,与中国贸易是其发展最快的部分。在2001—2003年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76%,同期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则下降9%,而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只增长了52%。  相似文献   

16.
到了21世纪,中国经济面临两种前途,即社会公正的市场经济和权贵资本主义。这两方面都有所发展,并出现了一种“赛跑”状态。这两种去向、两种力量在“赛跑”,估计是胜负难分。  相似文献   

17.
黄斌 《时代经贸》2010,(10):170-171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数不断增长,搜索引擎作为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工具,使用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的搜索引擎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面对海量搜索信息背后的巨大商机,搜索引擎的行业竞争加剧,百度和Googtc,作为搜索引擎行业的代理和中国市场的两大竞争者,各自依托自身的优势,基本垄断了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在销烟四起的搜索引擎市场,这两家企业已经不是依靠单一的搜索模式经营,创新和差异化营销成为他们取得竞争优势的秘密武器。本文通过对搜索引擎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结合百度和Google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分别从战略、品牌、产品、渠道和市场推广等几个模块解析这两家竞争企业的差异化营销,探索他们成功的奥秘和失利的缘由。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经贸     
《时代经贸》2013,(17):7-9
英国:伦敦金融城助力中国金融业发展 去年,英中两国共同庆祝恢复全面外交关系40周年,这是两国外交关系史上的重要政治里程碑事件,而英中之间日益繁荣的双边贸易和投资纽带夯实了这一联系。数据显示,2012年英中双边商品与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66亿英镑,其中英国对中国出口额为137亿英镑,同比增长10%,中国对英国出口额为329亿英镑。  相似文献   

19.
刘建辉 《经济》2005,(3):32-35
印度和中国最具有比较性的两个大国。两个大国选择了不同的经济改革道路,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许多人越来越感兴趣的问题是,究竟谁的发展模式更具有持续性?中国和印度在未来世界将是激烈的竞争对手吗?  相似文献   

20.
任桉  刘洁 《时代经贸》2008,6(9):137-138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出口产业结构已经转变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向海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从探讨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现状出发,比较研究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动因的相关理论,基于对中国企业的分析,进而得出了两种规模的企业,即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企业国际化时所持有的不同种类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