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情景喜剧字幕翻译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对译者而言是巨大挑战。笔者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文化缺省的根源和其价值所在,并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探讨情景喜剧字幕翻译中对文化缺省现象进行补偿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化缺省即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可避免要进行跨越文化缺省的重构。林语堂在翻译《浮生六记》时对文化缺省进行了补偿,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由于原语与目的语之间存在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翻译过程中的信息亏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达到语用等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通过加注,释义等手段进行补偿。本文主要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两方面探讨翻译过程中的信息亏损及其补偿手段。  相似文献   

4.
试论电影配音翻译中文化距离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对白作为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起着承载主题,表现角色性格和发展剧情的重要作用。配音翻译是中国目前引进的外片采用的主要翻译形式。电影配音翻译者在翻译目的论的“目的原则”的指导下,选择采用“文化替换”和“文化补偿”的方法,帮助译语观众实现对电影对白的成功解读。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的翻译应本着适应文化交流的客观需求和文化对等的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正确理解原文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必要的文化补偿。对于文化缺省可以采取下面四个方法进行翻译补偿:直译,是为了获得文化缺省的完全的阐释性相似;意译,文内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不借助注释;归化,是用蕴含目标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来取代蕴含出发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目的是用目标文化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取代陌生而费解的出发语表达方式;删除,删去含有影响理解的文化缺省和文化冲突的字词,舍去字词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翻译既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转换的过程。担负着翻译文化、传播文化这一中心任务的文学翻译更是如此。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译者的英汉文学互译实践中,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文学文本的功能、文化全球化的读者认知大环境及相应的读者期待视野,中国译者的中国文化身份、应有的文化立场及传播民族文化与促进世界融合的翻译目的共同决定了中国译者要杂合使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但异化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文化负载因素影响着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通常被认为是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任何一种走向极端的翻译都会造成译文读者的误解,进而导致"文化阻断"或交际失败,这种现象称作"文化自恋"。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也得到了逐步的加强,应用翻译作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应用翻译对于文化交流及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做好应用翻译在微观和宏观策略上的对接工作,将功能理论、关联理论、补偿意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应用翻译。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论文详细阐述了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策略,指出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者应该注重合理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及时、准确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发展变化,弘扬中国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转换,也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翻译创造了原语文本在另一文化系统中的形象。本文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为依托,以霍克斯和闵福德的译本为个案,分析了《红楼梦》译本中典故文化内容的翻译策略,进一步探讨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因素,指出“忠实”的翻译策略只是翻译策略的一种,而不是唯一可能或唯一正确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对汉语新词英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新词是折射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一面镜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指导。尝试探讨汉语新词英译策略,旨在指出当今翻译工作者应当转变传统的翻译观念,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合理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繁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基础,探讨了不同文化图示下文化负载词的认知理解,并着重分析了不同文化图示理论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文化负载词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其本身所蕴含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决定了文化负载词会在读者头脑中形成特有的文化图示。本文认为恰当地翻译文化负载词能够帮助克服文化多样性所造成的障碍,是促进世界各民族顺畅交流的必然要求,而各种翻译方法的有效使用是翻译文化负载词的一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英语新闻翻译中对中国文化词处理的异化策略,探讨了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文中举例说明了完全音译法、音译加解释、完全直译以及直译加解释四种异化的翻译方法,指出了这些翻译手法对中国文化词的翻译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本文的探索,旨在使英语在中国文化词的异化翻译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补偿运行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有其积极意义。构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补偿运行机制,还原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以价值,实现资源的有偿使用,形成以资源养资源,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开发共生机制的构建,协调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有利于资源利用负外部性内部化。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补偿运行机制的建立首先要解决补偿强度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价值补偿评估体系的构建。在这个基础上,进而明确补偿主体、补偿渠道、补偿运行机制管理等多方面要素。在补偿主体明确、补偿强度合理的前提下,建立起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补偿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品牌的文化内涵是提升品牌附加值、产品竞争力的源动力。品牌名称翻译要注意传达品牌文化内涵。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注意文化移情,符合消费心理;迎合本土文化,体现民族特色;增添译语文化形象,给受众以美好联想。在品牌翻译过程中,充分传递品牌策略中的文化策略是品牌翻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中注重文化的概念已越来越受到译者的普遍重视。本文以带数词的习语为例,首先分析对比了汉语数词和英语数词在文化背景方面的异同,接着分析了汉语数词和英语数词的文化对等关系,解释了带数词的习语在翻译过程中的困难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不仅是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针对文化色彩词语造成的翻译困难,文章从对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的界定出发,以实例从三方面阐述异化策略更适合用于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满足当前文化渗透和融合的需求,即:异化策略能使读者感受到异域风情,实现文化传真;能丰富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能实现作者的异常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基础,探讨了不同文化图示下文化负载词的认知理解,并着重分析了不同文化图示理论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文化负载词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其本身所蕴含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决定了文化负载词会在读者头脑中形成特有的文化图示.本文认为恰当地翻译文化负载词能够帮助克服文化多样性所造成的障碍,是促进世界各民族顺畅交流的必然要求,而各种翻译方法的有效使用则是翻译文化负载词的一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指导,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汉英旅游翻译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阐明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不同层次作出适应性选择转换,灵活运用方法与策略,这是提高旅游翻译质量,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大多数译者来说,由于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存在多种区别,因而不可译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不可译性阻碍了翻译的发展和日常的交流以及商业、社会、政治的交往。本文探讨了英汉翻译中不可译性的成因,包括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同时通过分析不可译性的实例,提出了不可译性的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