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优财政支出规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首先对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综述,认为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对总产出的边际效应,并利用生产函数框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其边际生产力显著大于1;进一步考察发现,如果就财政支出而言,中国的最优政府支出规模应该是20.0%;但是,如果把对象扩大到公共支出领域,中国的最优政府支出规模应该是27.9%.而实际上2004年的财政支出规模为20.8%,这说明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仍然没有达到最优,我国当前增加财政对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支持力度还应当继续.  相似文献   

2.
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财政支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财政支出中,财政投资具有生产性,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说明如果今后增加教育、科研、卫生等支出,优化投资结构,增加基础设施等制约经济增长瓶径等方面的投资就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消费与经济负增长相关,这说明我国的财政消费规模已超过了合理的界限,如行政机构人员过多等问题,政府应该结合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合理界定公共支出范围,削减财政消费规模。本文通过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桢 《北方经贸》2007,(1):73-76
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理论对解释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实际情况具有局限性。在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税收制度与财政分权的影响,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更倾向于政府运用以增加或削减财政支出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进行的反向调动。  相似文献   

4.
寇铁军  周波 《财贸经济》2007,(12):17-22
在阐明内生增长模型框架内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并回顾相关实证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采用S.Ghosh & U.Roy政府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模型框架,将政府支出考虑为公共资本和公共服务两大类,在省级层面上对1993-2005年间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计量.最后,依据经济计量结论,检验S.Ghosh&U.Rov模型的理论含义,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具体分析,并就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政府财政支出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共财政是国家的一种政府财政运行模式。可通过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来衡量。世界各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是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种角度研究财政支出膨胀的原因,形成的理论观点有:瓦格纳法则、皮科克和怀斯曼的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马斯格雷夫与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官僚行为增长论。我国财政支出规模需从小口径财政支出和大口径财政支出分别考察,目前公共支出规模较低而政府支出规模偏高,应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6.
政府教育支出有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府教育支出属于公共财政支出的范畴,它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占有很大比例.政府教育支出除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之外,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近些年来,政府对教育支出的增长,没有反映在社会对公共教育需求增长方面.因此,合理确定政府教育支出的公共边界,调整政府教育支出结构,将有利于政府教育支出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常晋 《北方经贸》2008,(4):68-70
基于巴罗提出的政府公共产品支出理论模型,分析和论证财政支出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经验分析,得出应该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公共资源进行配置,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顾剑华 《商业时代》2011,(30):57-58
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GMM估计,考察了政府公共支出、FDI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共支出和FDI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都呈现显著为正,但FDI并不是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政府公共支出成为拉动西南地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竞争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为正,其中地理相邻的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但经济发展水平相邻的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国家主导型"理论为基础,从供给视角出发研究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高速增长问题,得出以下结论:长期来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比重的扩大刺激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比重的扩大抑制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短期来说,以上变量对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影响都不显著,但是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短期有很强的惯性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国财政支出职能结构的国际比较(一)经济建设支出的国际比较表1显示,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这说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政府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尤其是生产性建设较多。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政府参与的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即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却不足。欧美国家已进入经济成熟期,需政府扶持的基础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因而这一比重较低;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1.
The article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effect of energy prices on economic growth within the 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 sub-region by acknowledging that the effect of energy prices on growth is quintessentially indirect and hence can be tracked through some channels. Exploiting the System Generalized Methods of Moments estimation technique for the period spanning 2002–2015,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verall effect of energy prices on economic growth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This effect propagates mainly through governmen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d investment, albeit its effect through real interest rate is positive. However, its negative effects on government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exchange rate significantly overwhelm the positive effect from real interest rate.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协整理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修正误差模型对中国1952年~2009年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居民的消费有促进作用,且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改革开放后还大于改革开放前。  相似文献   

13.
投资和出口在江苏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特别重要角色,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在持续下降。作为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江苏的公共支出并未对城乡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江苏公共支出转型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也存在相关的问题。因此,应加快推进公共支出转型,增强江苏经济增长的消费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科技进步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而经济增长又反过来对科技进步起到拉动作用。形成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通过对黑龙江省1983—200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发现黑龙江省的科学事业费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黑龙江省的全要素增长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这意味着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与黑龙江省财政的科学事业费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利用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2002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表明: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平均效率水平偏低,约为0.326,存在着区域差异。黑龙江省经济增长靠资本和劳动共同驱动,其中资本要素的投入略显重要,技术效率的贡献较低。耕地面积、对外贸易出口总额、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余额等因素的提高都会增加地区经济增长效率;而政府财政支出等因素则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技进步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而经济增长又反过来对科技进步起到拉动作用,形成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通过对黑龙江省1983-200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发现黑龙江省的科学事业费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黑龙江省的全要素增长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这意味着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与黑龙江省财政的科学事业费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What drives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nd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fluctuations in the exchange rate on economic growth in Ghana? These questions are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ile shocks to the exchange rate are mean reverting, misalignments tend to correct very sluggishly,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in the short run as economic agents recalibrate their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choices. About three quarters of shocks to the real exchange rate are self-driven, and the remaining one quarter or so is attributed to factors such as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money supply growth, terms of trade and output shocks. Excessive volatility is found to be detrimental to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this is only up to a point as growth-enhancing effect can also emanate from innovation, and more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地方政府作为代理人,同时扮演着环境规制实际执行者以及工业产能过剩治理实际落实者的角色。在央地政府之间信息非对称且目标非一致性情形下,地方政府行为、动机与激励不但受到官员行政绩效考核制度与官员特征的影响,而且受到地方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地方财政收支的影响。本文基于2001—2015年全国30省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方法,研究经济增长目标、环境规制及二者交互项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明显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水平;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产能利用率影响随规制工具类型与地区而不同;全国与东部地区费用型环境规制显著提高了工业产能利用率;西部地区仅有环境处罚有助于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水平。经济增长目标与费用型环境规制交互项抑制了工业产能利用率,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处罚交互项降低了工业产能利用率,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规制相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现象,外商直接投资的注入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源泉。文章基于中国各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形成284个地级市2001~2016年面板数据,检验经济增长目标对吸引外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提高显著增大了实际利用外资数量,该发现是稳健的,在进行了变换度量变量、回归样本和考虑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究其机制,在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的激励下,地方政府扩大土地出让面积,增大人均财政支出,以此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文章还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提高将导致外商直接投资显著增加的效应,仅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成立,在2012年之前出现。文章的发现为进一步优化政府目标管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增长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比较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中国1978—2005年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在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长期内,积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一直有递减的正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挤出效应的影响,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