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学者们围绕老年人长期照护的资金筹措模式展开了多方位、多视角的研究。大多数学者研究认为,目前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资金存在立法空白、缺乏政策支持、筹措模式单一等问题。通过文献与实证研究,学者们认为,影响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资金筹措模式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建议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个人三方协作、多管齐下的资金筹措模式,以促进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完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是应对银色浪潮的必然选择.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建设已比较完善,在空巢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空巢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我国空巢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应该是融经济供养、医疗照护、日常生活护理、精神慰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的构建中,政府是主导,家庭、机构、社区是载体,社会服务组织是主力,专业人员是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了这几个方面的作用,才能破解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是应对银色浪潮的必然选择。我国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照护的供需矛盾、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的矛盾、资源短缺与服务能力低的矛盾十分突出。借鉴西方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融经济供养、医疗照护、日常生活护理、精神慰藉于一体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已迫在眉睫。老年长期照护既是一种制度体现,也是一种服务体系,必须整合各方面力量。其中,政府是主导,家庭是基础,社区是载体、专业服务机构是主体。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全国两会,养老问题都备受关注.今年,老年就业、农村养老、适老化则成为高频词汇.其中,农村养老这个"老大难"问题引来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发声: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多元多层筹资机制,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推动社会力量、慈善组织参与农村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建设,建立统一的困难老人福利待遇清单,包括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是发达国家(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下老年人养老和服务问题的主要途径。文章梳理了发达国家(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理论进展及实践经验,研究表明:(1)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遵循"就地养老"的照护理念,目标是通过连续性照护进行资源整合,主要有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和机构照护三种模式;(2)不同融资结构和服务提供情况作用下形成五种服务体系支持类型;(3)服务的需求预测主要通过马尔可夫循环仿真模型树结构实现。最后针对我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实现多元协作模式、系统高效的老年服务设施规划、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家庭抚养老年人功能的不断弱化,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机制必须尽快完善。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老年人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分析上海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供需状况及其原因,最终提出解决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制度设计、运行效果及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市将长期照护保险作为独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尚属首家。本文从保障政策、筹资机制、照护评估、成本管理四个维度对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制度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实施该制度,南通市实现了长期照护社会保障的"制度化",促进了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化",形成了长期照护评估的"标准化",实现了照护保险城乡一体化。但是该项制度还存在专业照护服务不完善、基本照护资金过于依赖政府投入和医疗保险基金、保障范围小等难题。基于南通市的实践,我国应尽快建立全国性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厘清该制度的定位,建立可持续的保险筹资机制,破解老龄化严重态势下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长期照护概念从"长期"和"照护"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从长期照护模式分类、长期照护评估机制、法律法规和保险制度等方面介绍各国研究状况,提出我国发展长期照护制度的建议:满足照护需求,构建合理的长期照护模式;发展老龄产业,培养优质的长期照护人才;健全法律法规,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护理津贴,合理分担财政负担;发展评估,及时干预老年人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长期照护概念从"长期"和"照护"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从长期照护模式分类、长期照护评估机制、法律法规和保险制度等方面介绍各国研究状况,提出我国发展长期照护制度的建议:满足照护需求,构建合理的长期照护模式;发展老龄产业,培养优质的长期照护人才;健全法律法规,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护理津贴,合理分担财政负担;发展评估,及时干预老年人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失独家庭因复杂的社会原因导致其家庭养老缺失、政府和社会关怀不足、养老机构入住困难、缺乏持续的制度保障、心理与精神障碍比较突出、社会融入困难,这些问题正在影响着数百万老年家庭的正常生活。从完善社区照护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帮扶失独家庭的体系,促进养老机构向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完善失独家庭的制度保障,重视失独家庭老年人心理和精神关照等方面关注失独家庭养老对策的构建与完善,对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完善极具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老年长期护理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急剧增加。但与此同时,作为传统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主体——家庭,其照护功能却在不断地弱化,专业护理机构的发展也相当缓慢。因此,如何保障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如何提供有效的长期照护服务,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采取积极行动,在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上寻求突破。本文通过比较国外三种典型的老年长期护理制度模式以及分析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制度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法律法规、资金筹集、覆盖范围、供给主体、费用支付等五个方面,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增长,新加坡形成了以个人和家庭为首要筹资来源、以政府财政支持为最后防线、以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慈善捐赠等为补充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筹资体系。新加坡长期照护保障是多种制度相互配合的制度体系,在责任共担原则下清晰界定了政府和个人的责任、政府与市场的功能。新加坡长期照护保障筹资体系启示我们,在设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时应体现责任共担原则,理清政府和个人的责任边界,并注重家庭在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荷兰的老年长期照护服务起源较早,相关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然而老龄化与失能化的双重冲击持续带来新问题,为此荷兰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并采取相应举措进行积极回应。基于"国家福利责任"理念,荷兰老年长期照护服务在经历萌芽、立法、改革等阶段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统一规范的需求评估、充分自由的服务选择权以及多元丰富的服务内容等一系列实践逻辑,保障了高质量照护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中国与荷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相似的问题,荷兰经验可为我国提供以下价值启示:制定和完善独立的老年长期照护法律法规;精准定位照护服务对象;扩大服务对象的自主选择权。  相似文献   

14.
基于预防性储蓄等理论,运用双重差分法,依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面板数据,考量长期照护保险政策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长期照护保险使得农村家庭消费水平总体提高了5.2%,这种消费促进效应突出地体现在食品消费、日用品消费、通信消费中,对文化娱乐消费和衣着消费影响不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收入高以及过去一年内有住院经历的农村家庭受长期照护保险政策的影响程度更大。机制分析表明,预防性储蓄、居民健康和代际经济支持是长期照护保险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应通过扩大城乡试点范围、建立多元筹资渠道、构建服务供给体系等方式,推动长期照护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  相似文献   

15.
有关中国长期照护模式的选择,国内多关注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模式,对英国的老年人照料模式关注不足。英国特有的制度设计理念能够为正在开展长期护理制度试点中的我国打开全新视野。与英国全民免费医疗体制不同,英国的长期照护制度以需求审核和家计调查为特点,具有社会救助的性质,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税收。在照护服务的提供方面,政府既对非正式照护提供一定的津贴补助,又通过机构照护和居家照护两大正式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照料,其中使用社区居家照护的人数远高于机构照护。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财政开支吃紧的背景下,英国以整合照料为重点开始实施一系列提升绩效和优化服务的改革。英国的长期照护制度理念及改革实践可以给探索中的我国带来两点思考:一是如何合理界定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受益人群以实现社会公正;二是如何实现整合式照料,将医养康护、预防充分结合,提升长期照护效率,提高老年群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现代社会风险程度加剧,老年残疾问题日益凸显。在我国机构照料和社区照料供给严重不足、且老年残疾人对照料服务支付能力低下的基本国情下,家庭照护成为老年残疾人照料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随着家庭规模缩小与家庭结构改变,家庭对于老年残疾人的照护能力逐渐削弱。老年残疾对家庭成员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老年残疾加剧了老年人残疾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因此,如何完善老年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以提升家庭照料能力,完善家庭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当前社会政策需要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试图从老年残疾人家庭政策的概念界定、发展状况、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这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老年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17.
高睿 《甘肃金融》2020,(5):48-50,41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文章基于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重要性,指出制约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认识不够充分、缺乏多渠道筹资机制、缺乏专业化的评审机构和服务人员、缺乏完整服务体系、没有合理运用养老机构的资源。提出了提高社会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构建多渠道筹资体系、建立统一的质量服务评定体系及加强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财政恶化、少子老龄化、家庭看护功能弱化及雇佣的非正式化背景下,为建设能够提供高质高效服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基于连续性照护为目标的社区居家服务的照护理念,日本政府提出了以构建"地域综合照护体系"为政策理念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法律的改革,使构筑"地域综合照护体系"政策理念得以制度化。目前,各地方政府及公共团体在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推动下依据《护理保险法》及本地特点,正在从充实强化护理保险服务、强化与医疗的合作、推进护理预防、确保生活支援服务、完善居住环境等方面推进"区域综合照护体系"的构筑。  相似文献   

19.
张中亮 《财政科学》2021,(8):126-132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残疾人照护服务的相关精神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为推进完成2020年度河南省委重点改革事项"研究建立财政支持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机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政策,笔者带队深入七个省辖市的十多个县市、二十多个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单位调研,比较现存主要照护模式的特点,认为乡(镇)村集养老和助残为一体的综合集中照护(日间照料)服务模式是农村重度残疾人较为理想的照护模式.针对目前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设施缺口大、机构运转经费不足、服务对象覆盖面不全、家庭照护责任缺失、财政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责任共担、合理适度、资源共享、注重绩效的制度设计原则和加强资金统筹、财政支持照护服务设施建设、建立照护服务机构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正式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开创了亚洲国家以社会保险形式分担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费支出的制度新模式,之后该制度更成为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竞相模仿的典型。中国和以色列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双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有着"共通之处"。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可以借鉴以色列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创新经验,通过进一步协调好养老模式方面的家庭与社会化关系、保障形式方面的资金与服务关系、人才调配方面的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关系,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