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最初的信客帮忙捎带各地的物资到后面的很多线下的出差代购或者物品转让,熟人间便存在着物品买卖交易,但是都是小规模且次数少,产品不固定。而线上在微信出现之前也存在着微博、QQ、人人等社交平台,但是也没有形成像朋友圈一样的大规模,交易量大的代购,营销行为。而现在的朋友圈营销则是很好的运用了SNS平台的社交优势,利用朋友圈方便快捷的图片文字编辑功能,向好友充分的展示产品的特性,大大提高了推广力度和交易规模,成为新型的微信朋友圈营销模式。微信营销主要有企业家的营销战略海外代购等,本文主要就私人微信营销进行分析,重点以六度空间理论分析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微信"朋友圈"营销是当前营销策略中一种常见的利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展开的现代化营销手段,通过腾讯公司旗下的微信平台来推广产品和品牌,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本文通过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微信"朋友圈"营销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并进一步对此种营销策略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微信营销"作为微信的衍生产品,随着微信的普及而悄然兴起并以势如破竹之势迅猛发展。微信营销以其独特的功能和模式改变了传统电商营销的格局,本文将联系现在微信发展的现状,主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调查微信营销的认知度以及各种营销模式的发展特点,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走访以及访谈的形式探究微信营销现阶段的各种营销模式的特点及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随手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就会发现"朋友圈"中铺天盖地的几乎都是代购产品的各种宣传广告,如新款时装、海外代购等等,微信总提醒着人们它们的存在,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微信营销遍地开"之势。那么,微信营销机制是如何存在和运行的呢?未来的发展又会是如何呢?本文将运用Gompertz增长曲线模型和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探究和讨论,并对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继微信成为手机应用的一个潮流,微信营销顺应而生,并迅速地为人们所采用。与此同时,微信营销也受到了大家的质疑。那么,微信营销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是合法的吗?如何才能做好微信营销呢?据此,文章深度剖析了微信营销的经销性质,并解析了微信营销的理论基础:社会网络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长尾理论。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微信营销要取得成功必须关注的三个焦点:第一,产品是核心。选择高质量的产品,注重产品的价值;第二,宣传有节制。微信朋友圈的信息阅读类似一个注意力银行,控制曝光度才能有效传递促销信息;第三,朋友圈关系的经营与维护。微信营销消费的是双方间的关系,把握好关系的强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微信朋友圈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也是移动端的一大入口,正在演变成为一大商业交易平台,其对营销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开始显现.而大学生是使用微信的一大主要群体,大学生群体的商业价值也被愈来愈多的商家发掘并重视起来.本文通过研究唐山市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基本情况,以及他(她)们态度和行为.得出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商业态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腾讯微信团队再次发布公告,称微信朋友圈是"由熟人关系链构成的小众、私密的圈子,它不是营销平台",这不是微信第一次对自己做出明确的定义,恰好就在大约一年前,时任微信产品总监的曾鸣在腾讯官方举办的一场沙龙上表态,说"微信不是一个纯粹的营销工具",颇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味道。去年,微信排斥营销,主要是针对突如其来的微信公众帐号热潮,为了抢夺红利期的粉丝资  相似文献   

8.
目前,很多人开始用微信进行营销,而这其中占据很大一部分的就是化妆品的微信营销。在商家真正进入微信营销渠道之后,发现这个营销渠道获得的利润巨大。所以,很多商家开始创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把自己的产品宣传出去。本文分析了微信营销化妆品的好处和当前微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交媒体、移动媒体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生鲜电商大军不断发展壮大,"互联网+"下的生鲜电商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但生鲜电商面临着品质难以保证、物流成本高、仓储难度大的挑战,以及生鲜产品消费者具有注重产品品牌、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看重产品购买便捷性、对产品价格不敏感、注重产品口碑的心理行为。生鲜电商应采用O2O模式、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体验营销、采用故事营销、注重售后服务等网络品牌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0.
微信营销已成为微电商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贴近生活的角度出发,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微信营销的前期准备工作,营销推广过程中注意的技巧和出现的问题,后期维护客户等相关的微信营销的知识.为初入门者增加一点微信营销的基础概念.纵观互联网,新时期的微信营销给互联网上创业的人群开创一片新天地,只要认准方向,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就能读懂微系统、吃透微电商、干好微营销!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发展及搜索引擎的诞生,打破了旅游信息的不对称性,使自助游成为可能,并逐渐普及,传统旅行社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期诞生了自由行产品逐渐成为互联网上主要流通的旅行社产品。旅游电商将旅游购买行为转到线上,促进了自助游的发展。本文首先就对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状况进行阐述,对在线旅游移动端、在线旅游的趋势进行研究,然后探讨微信背景下,在线旅游的营销模式,并对旅游营销的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SoLoMo的环境下,微信营销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方式,概括了微信的通讯工具属性和地理位置属性。基于微信的这两大属性,探讨了微信营销的特质——移动化营销、与朋友圈结合的营销、基于LBS的营销以及名人效应营销。文章最后对未来微信营销的发展空间进行了展望,微信营销将朝着一个专业化的营销推广平台及移动支付平台进军,指出在"社交、本地化、移动"的环境下,微信营销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其背后承载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伴随着微信火热产生的一种创新的网络营销方式,许多企业都开始尝试着用微信为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进行宣传推广。企业做微信营销,就要合理利用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和个人微信。  相似文献   

14.
《商业科技》2014,(10):54-54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一打开微信朋友圈,各种代购的图片就往外涌,不断地刷屏,让用来聊天交友的微信“变了味”。面对各种代购的诱惑你是否动过心?微信上所谓的熟人代购靠潜吗?  相似文献   

15.
秦旭涛 《商》2016,(4):21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用微信的用户数量不断升高,"朋友圈"、"摇一摇"等这些新型的交互方式和信息传播途径逐渐被企业采纳运用,利用其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三重属性进行产品的营销。在这一网络平台的营销方式中,各旅游目的地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营销方式,相继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产品发布、信息反馈、危机公关等工作。本文分析了目前各旅游目的地在使用微信营销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鸿家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实施策略;通过微信商城共享商品信息,员工掌握产品,客户了解商品;内训强化员工微信营销意识,订阅号引客户,朋友圈推企业;改进群发策略提升活动品质,引导用户转发,提高用户黏度;四个方面对企业微信营销实施策略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该实施策略能为广大企业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7.
微商是2015年新兴起的一种基于微信公共号和微信朋友圈的社会化移动电商模式,微商设计的产品多样化,涉及人群广,利用社交网络覆盖购买群体的社交网络,为一大批微商商家带来商机以谋取利益。与此同时,微商的扩展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商品的质量如何保证、经销渠道如何合法化、商家的信用从何而来等。尽管如此,微商的团队还是日益壮大,消费者受大众心理的影响逐渐接受微商的存在。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从熟人社会、理性化、场域惯习几个方面分析了"微商"这一新兴产业模式存在背后的社会学原因。  相似文献   

18.
微信的便捷度与产品服务的满意度注定它要在这个无线网络的社会走红,随着微信的大热,与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电商进驻微信平台进行产品营销,微信时代的营销也由此而生。文章详细介绍了在现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关营销模式,以其低廉的成本,具有针对性的准确定位和信息的及时性以及其存在的巨大潜在用户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的关注,在综述了微信公关营销的优缺点后,研究了微信营销的发展策略和模式,并就微信营销的发展前景做出大胆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丁晓艳  王怀玉 《商》2015,(2):207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信等社交应用在大众之间广泛普及开来,思埠集团看准这一商机,通过微信电商这一渠道销售产品,并飞速发展,成长速度令人咋舌。本文主要针对微信电商、思埠集团发展历程进行简介,并在此基础上探析思埠集团发展的营销模式以及其飞速发展的原因,以期为其他同行企业的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基于即时通讯的C2C微商社交营销场景中,C2C微商卖者力图借由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关系生成交易关系。理论上,买者从其与卖者的社交互动中期望所获的关系效用越多,买者向该卖者购买的频率就越多。但是,在实际中买者的购买频率与购买人数却是呈递减现象。为解释此现象,本文从购买频率和商品价格两个维度对微商上买者的购买行为模式进行识别,之后运用统计检验的方法验证了,在社交化媒体下,买者态度和买卖双方关系在不同购买行为模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