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玉华 《北方经贸》2011,(12):129-130
中国女性主义是一个从弱到强由对女神的崇拜神渐渐转化来的;女性美术的产生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其主题由原来的对女神的崇拜到今天的多样化,大多是女性艺术家赋予历史的浪漫的母爱。纵观女性美术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女性美术是对艺术世界的填充。  相似文献   

2.
舒晴 《中国拍卖》2013,(7):44-49
《试论民国时期的中国女性艺术家》一文指出.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中国的新文化、新艺术的勃兴时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化环境中.中国的女性艺术家也呈现出一种异常活跃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女性艺术家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投身于社会革命,以变革社会为职志的艺术家.如何香凝、夏朋等。不论是何香凝的绘画.还是夏朋的木刻,她们的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女性艺术家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性别意识有"自觉"和"不自觉"之分,而对于很多女性艺术家来说虽然作品中呈现出性别的影响,但她们的性别意识其实是"不自觉"的,她们只是在"自觉"表达自己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流露出女性意识,这种对待"性别"的"不自觉"态度是健康而又自然的.对女性艺术的评论需要男女评论家的共同参与,以便在交流中增进彼此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土壤。装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着人的生命欲求和艺术鉴赏。我们通过对传统装饰文脉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可以从一个潜在层面认识中国传统装饰的艺术特性和文化品性以及深层民族精神的内核。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之间,韩国艺术家全英利重叠了东方与西方艺术之间的共同点,再造两者的和谐关系的同时,语言自身也被解构,以达到艺术形式的平衡.事实上,全英利曾研究了极少主义艺术,她精细地解读,不是简单地挪用形式,而是对观念进行了再诠释和再创作.全英利一直改变着技巧,而“方包”始终是其创作的核心观念.艺术家利用了日常生活游戏,有意回避了约定俗成的规则,主观性地铸造了抽象与具象、整体与局部之间的重叠,营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如此看来,她的观念既反映了艺术个性,也表明了政治态度.她的这种跨文化实践,不仅在知识经验中反思和解放自我,而且还从外部世界寻求答案,从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发现、扩展、延伸和渗透,并主观地修改、塑造、试验和延伸艺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曼 《中国拍卖》2010,(5):81-85
一个没有争议的问题是:任何一件艺术品,只要进入了流通渠道,就必然具备了商品属性,就必然受到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钳制。这一事实常常为艺术家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多数艺术家也不得不在这一课题面前重新思考自己的艺术。在这样的考验中,处于同一层次的艺术家往往出现三种归途。第一种归途,市场运作成功。艺术家因收入增加而改善了创作条件,提升了创作信心,其中财富没有对艺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艺术发展到21世纪,国内的美术界乃至世界艺术界都在重新观察中国艺术的发展路线或者艺术家创作的文化特征。在20世纪,中国艺术主要受到西方艺术各种流派的影响。刘永刚作为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中国艺术家,也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但是一个艺术家如果他在内心或者思想上有着超越自我的局限、同时也超越文化的条件局限的话,他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去探索自己个人语言、个人风格的确立,同时更重要的是,去探索自己作品中中国文化的品格和内涵。所以刘永刚的这个展览是很让我们美术界熟悉他和不熟悉他的人都非常吃惊的。因为他的展览展现了一种非常有文化自主性、文化自觉的一条艺术方向。  相似文献   

8.
夏艺芳 《商》2013,(19):143-143
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现当代油画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对于材料方面的借鉴更是打破了传统的绘画观念,众多艺术家都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绘画语言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作品涉及的内容和形式较85之前相比要丰富许多,这样艺术家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欣赏者也能够从中得到更加前卫的观念,无论是综合绘画这种新型的画种,还是这种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全新的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的观念对中国当代的艺术发展都有着推波助澜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传统中国家庭的女性形象是:由于受传统儒家伦理观念束缚;男尊女卑,歧视女性,女性被剥夺人身自由,被隔绝于男权社会之外,是父权制下的附属牺牲品。然而男尊女卑的理论在实际生活中有非常多样的转变(即实践)方式,而实践的结果,恰好常与理论所说不同。试从我国原典文化出发,并具体分析先秦时代中女性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0.
罗玛 《商务旅行》2012,(3):118-120
女性的经济独立已然改变了观看模式,尽管如此,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女性艺术家们似乎仍然面临这样的一个困境:是摆脱自己作为"女性"的"他者"身份,以一个"中性"的"人"的姿态,来平分"观看"的权利?还是反过来对自身的女性特质加以强调,以凸显某种具有自然属性的独特表达?选择两难,但并不是非此即彼,在这两者间还存在着许多可能,艺术家俞洁正是以一种既置身其中,又超然其外的"隐匿"方式,给出了她的思考。当我们试图列举出文学史上堪称伟大的作品,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琳娜》……我们将惊讶地发现,这几乎是一部男性对女性的观看史。正如约翰·伯格在其著作《观看之道》中所言,"观看先于语言",并"决定了我们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男性观察女性,女性注意自己被别人观察。这不仅决定了大多数的男女关系,还决定了女性自己的内在关系,女性自身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炙手可热,但圈外人根本不知道过去几年艺术圈内进行炒作的肮脏手段。靠着大量奖金,艺术家、投机分子、中间商和评论家想尽各种办法,创造需求。 艺术家们批量生产画作,拍卖行与艺术家和交易商合作抬商价格;艺术家花钱买好评、搞展览、抬高名气。有没有法律禁止画家竞标自己的作品以营造需求氛围?没有。  相似文献   

12.
林波 《中国市场》2013,(41):26-28
艺术市场的繁荣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了生机的同时,也影响了一批年轻艺术家的创作风格趋向。生存的压力使他们在设计自己作品风格时不得不以市场价值取向为参照标准,既要迎合市场又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口味,只顾及创作的商品价值而远离了艺术本身,使作品出现了一种千人一面,没有学术价值,缺少个人风格的媚俗化现象。正确认识艺术创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当代艺术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年轻艺术家不应该去刻意地了解市场或直接参与市场。他们需要用主要的精力来创作艺术,加强自身文化艺术修养,提高艺术品位,在艺术市场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与品格。当艺术市场逐渐成熟了,艺术品的投资判断标准必然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Dior先生在成为设计师之前,先是一位与艺术家相交甚笃的画廊拥有者。所以当Lady Dior手袋被多次诠释成艺术缪斯时,人们也能欣然接受奢侈品生意之外的Dior文化了。先是2008年艺术家李松松用6000个霓虹灯打造而成的"LadyDior光之包"为"Christian Dior与中国艺术家"展揭幕,后是2011年  相似文献   

14.
贾菁岚 《商》2012,(11):137-137
本文以中国古代妇女贞节观为视角,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从婚姻家庭制度出现后,封建礼教贞节观对女性压迫愈演愈烈的历史,从而说明了畸形的古代贞节观对女性的权利的戕害。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女性应在自尊自爱的基础上拥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并结合现实使结论更具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十七年"时期是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特殊阶段。一方面,强化了女性的女性意识,妇女得到解放,提高了妇女地位;另一方面,却又对女性的女性意识进行了压制与弱化。因此,尽管这一时期的女性话语依旧难以超越男性在"无性别"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但其中的叙事作品总会透露出女性心理的特殊色彩及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思索。她们以自己的女性视角,用自己的女性话语,对传统的男权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和解析。这无疑对中国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如今越来越多的世模大赛,国际小姐大赛风起云涌,美丽的中国女性都不甘示弱地要在世界面前展示自己的风姿。中国女性在出席类似这种国际型的盛会时如何从各种肤色的佳丽中跃然而出呢?我个人的观点是:应该将视角聚焦在中国时尚发展的本土性和根源上,顾及自己的东方神韵,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7.
李姗姗 《商》2014,(31):110-110
阅读完中国现代版画史这本书,我基本了解创作版画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发展历程,这本书完整地阐释了中国版画由政治武器逐渐回到艺术本身的过程,中国版画在国内的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这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并且感兴趣的一部分是新时期版画中的云南版画。1.新时代云南版画的兴起地处祖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的云南,是一块阳光普照的风水宝地,这里是多名族的聚集地,处于祖国边陲,孕育着多元化的文化元素与民俗风情,为版画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营养。云南版画在文革之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迅速腾飞起来,出现了大批中青年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之多元,离不开这里少数名族文明的影响。书中提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收到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于是出现了“植根本土,面向世界,植根传统,面向现代。”这样的时代背景,也成就了许多新生代艺术家。改革开放之后引进了许多西方的哲学、艺术观念、现代艺术的语言、形式,令国内的艺术家耳目一新,他们开始反思传统,对传统文化去糟取精,并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和语言,借鉴西方近现代的风格流派等,再融合云南多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精髓,便形成了云南既民族又现代,既地方又个人的独特风格,通过云南艺术家们的努力,开拓了版画的范畴,冲破了传统版画的模式,也打破了四川、黑龙江、江苏在版画界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董阳 《致富时代》2011,(12):165-165
这里所说的角色的扮演,不是现代年轻人所熟知的cosplay,去扮演漫画或卡通中的人物。但是在一定意义上又可以说是cosplay的起源,是当时特定年代下女性摄影家们通过改变自身的服饰、妆容去扮演社会生活中、特定情景中的各种女性。这不是单纯的自恋式的自拍形式,化妆自拍具有较大的艺术穿透力,是属于一种由摄影家拍摄自己、显影自己、印放自己,然后将自己示人的一种自我呈现方式。女性摄影家以这种方式来寻找存在于自身内部的、不受传统行为规范约束的真正的自我,并通过将自我的普遍化,谋求与他人的经验分享与共鸣,最终实现自我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当代书法复兴的大潮中,王清州是一位艺术气质很浓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用笔轻松洒脱,线条飘逸灵动,既凸显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又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现代气息于其中。他对待书法的态度淡于名利,修炼心性,并勤于让名师指点,专心磨练,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艺术特色和创作出了不俗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林莹 《中国广告》2021,(4):103-104
Apple Watch:给健康腾点时间今年三八妇女节之际,Apple推出了一条Apple Watch宣传片"嘀嗒",延续今年Apple Watch "健康的未来,现在戴上。"的全球主题,同时将视角对准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国女性。近几年,让人停不下来的"996"工作节奏,成为健康的一大公敌。"嘀嗒"则给了中国职场女性另一个选择:给健康腾点时间。在Apple Watch的激励下,她们养成关注健康的习惯,再忙也能照顾好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