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使用2004-2014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比较不同规模城市间公共支出的人口规模弹性,分析了城市规模对城市公共支出规模效应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公共支出增长弹性远小于1,即人口增长并不等比例带来公共支出的增长,说明城市公共支出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研究还发现,在人口增长过程中大城市的公共支出弹性平均仅为小城市的1/2,表明大城市公共支出的规模效应强于小城市.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口集聚程度和外来人口因素会通过不同机制来降低城市公共支出的人口规模弹性,并且这种机制在大城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上述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相关稳健性检验的情况下依然成立.大城市在公共支出方面具有更高的规模效应,即使在考虑大城市人均公共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大城市在吸纳新增人口方面也更具成本优势,因此鼓励人口向小城市集聚可能会耗费更多的公共成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1990-2001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卡里诺模型和1990-2001年期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分析全国222个城市的城市聚集经济以及城市规模效率,并分析东中西部地区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化经济程度差异.本文发现,目前中国城市规模效率不一样,尤其是传统工业大城市的城市化经济并不明显,而新兴工业城市的城市化经济较明显.本文还发现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并不明显,而大中小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较明显.并且,东部地区小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较高,中部地区大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较高,西部地区特大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郁鹏  路征 《市场论坛》2012,(8):15-17
大城市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城市的数量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大城市面对的问题亦日益凸显,传统城市公共政策面临挑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建城市社会活力,城市公共政策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调整、更新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走以大城市为主导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城市化道路“以小为主”还是“以大为主”,争论的实质在于城市规模效益的评价。突破以往仅就经济特别是工业化评价城市规模效益的局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效益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规模效益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综合效益与城市规模成正相关变动的结论,为阐发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走“以大为主”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并非城市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城市规模与经济、社会因子等的效益不完全成正相关变动,需要具体分析,警惕拉美超大城市畸形发展的城市化“陷阱”发生。  相似文献   

5.
人口城市化道路"以小为主"还是"以大为主",争论的实质在于城市规模效益的评价.突破以往仅就经济特别是工业化评价城市规模效益的局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效益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规模效益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综合效益与城市规模成正相关变动的结论,为阐发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走"以大为主"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并非城市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城市规模与经济、社会因子等的效益不完全成正相关变动,需要具体分析,警惕拉美超大城市畸形发展的城市化"陷阱"发生.  相似文献   

6.
乐清为温州市北翼副中心,目前城市现状总人口已经达到了大城市的规模,但是城市建设的标准还未能达到大城市的建设要求,本文从“拉框架、强功能、提品位、优环境、保落实”等五个方面论述如何推动大城市建设,而且也要认清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实现过程中,必然需要一系列实施保障措施,以健康有序地推进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年猛  王垚 《财贸经济》2016,(11):126-145
本文从中国城市行政等级制度的视角来分析“大城市拥挤之困”以及当前户籍制度无法实现“引导人口流动从而优化城市规模结构”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行政等级越高越吸引外来常住人口的进入、人口规模扩张的速度也就越快;由于大量优质的社会资源配置在行政级别较高的大城市,在这种失衡的资源配置模式下,户籍制度必然难以奏效.最后,本文提出了破解大城市拥挤之困的新方向,即“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除当前等级化的资源分配体制,减少多层次的行政管理格局,构建各类城市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实证与理论研究都表明大城市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规模效应。针对我国城市集聚程度较低、规模效益较差的现实,应当调整我国现行的城市规模政策,走以集中型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充分发挥城市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9.
周丽苹"走以大城市为主导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一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2003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益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我国城市综合效益与城市规模呈正相关的结论,为"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条件较好的中西部大城市扩大人口规模非常必要,但多数城市人口规模一直变化不大。通过对相关变量做因子分析、向量自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次要因素和长短期因素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并运用相关理论做出解释,据此总结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自然条件较好的中西部大城市扩大人口规模非常必要,但多数城市人口规模一直变化不大.通过对相关变量做因子分析、向量自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次要因素和长短期因素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并运用相关理论做出解释,据此总结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以亲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社会网络是农民工进行工作搜寻和实现就业的重要渠道。在劳动力市场相对完善的大城市中,农民工是否会减少对社会网络的依赖呢?本文以社会互动模型为基础,构建两区域劳动力市场均衡模型,在理论层面探讨了城市规模影响农民工借助社会网络渠道进行工作搜寻的机理。在理论模型基础上,本文将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城市数据相匹配进行实证检验,识别城市规模对农民工社会网络搜寻渠道的影响。鉴于常规模型的估计结果会因选择效应而存在偏误,本文运用含城市固定效应的两步法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城市规模的扩大会显著提升农民工对社会网络搜寻渠道的依赖。进一步研究表明,大城市中的农民工依赖社会网络渠道搜寻,是对大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不足的补充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于经济和社会程度发达的大城市而言,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中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部性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14.
大城市户籍改革的困境及未来政策走向——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户籍改革按照从小城镇、中等规模城市再到大城市的逻辑顺序展开.大城市户籍改革面临着人口承载能力限制、财政分权模式下的差别待遇、人才与人口可控性等一系列难题.消解大城市的户籍改革压力,涉及均衡区域资源配置、是否保留户籍的工具性,以及筛选机制和户籍门槛等核心问题.大城市户籍政策调整的关键仍然是寻求政策供需的均衡点,未来的政策走向是渐进式改革与福利供给"普惠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一个改进的新新经济地理异质企业模型考察城市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理论分析表明,高效企业能制定较低的价格、占有较大的市场,因此倾向进入大城市,而低效企业倾向选择较小的城市;城市越大,对企业的门槛效率要求越高.大城市的企业效率分布曲线相比小城市有较高的左侧截尾,而小城市相对于大城市存在右侧截尾.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检验企业固定效率在城市间的分布特征,估计显示城市效率门槛随城市规模增长而增长,筛选效应至少相当于传统集聚经济的1/5~2/5,但集聚经济和筛选效应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影响有所差异.分析还表明,降低区间交易成本有助于城市间效率分布的趋同,市场一体化将提升中小城市生产率、缩小城市间差距.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外部需求冲击视角,探讨城市经济韧性对缓解外部冲击的作用及外部需求冲击下城市经济韧性与城市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外部需求冲击导致小城市出口金额和出口产品种类下降幅度最大,中等城市次之,大城市最小,并使大城市、中等城市出口目的地显著下降,对小城市的影响不显著.外部需求冲击对任何规模城市出口额影响均显著为负,但对中部城市的影响最大,东部城市次之,西部城市最小,并使东部城市和中部城市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目的地显著减少,而对西部城市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城市经济韧性可有效缓解外部冲击给城市出口贸易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日本城市批发流通系统的空间结构及城市的层级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心部的信息与交易功能日益发达,并导致城市批发流通系统功能在空间上的分离,即批发流通中的信息与交易功能逐渐向城市中心部转移,物流功能逐渐向城市外部转移。同时,主要具有交易与信息功能的企业总部逐渐向大城市集中,而主要具有物流功能的企业分支机构逐渐向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分散,从而使城市与城市之间呈现明显的层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一批大城市相继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缩写为CBD)。误以为只要城市规模大或有一些国际交往,就可以建设中央商务区,误以为一个城市的行政中心或市级商业中心就是中央商务区。这些城市在规划中盲目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及市中心区的规模,乱上项目,造成浪费和混乱。实际上,当前不是任何城市都适合建设中央商务区的,许多城市所谓的中央商务区建设不过是城市中心区的建设,与当今国际上对中央商务区的理解相距甚远。作者在分析国外中央商务区的产生发展以及对中央商务区未来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全球经济的角度审视中央商务区的作用。我国目前应进行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的大城市带仅有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发展带等。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的方针应是一种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9.
秦蒙  刘修岩  仝怡婷 《财贸经济》2016,(11):146-160
近年来,“雾霾天”在我国很多地区频繁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怀疑城市空间结构会对雾霾污染产生影响.本文综合利用PM2.5地表浓度数据、全球夜间灯光数据、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以及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我国各城市的蔓延指数,并实证分析了城市蔓延和城市规模对地级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会提高当地PM2.5浓度,人口规模的提高也会有类似的效应,而且,城市蔓延与雾霾浓度的同方向关联会因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减弱,小城市的空间蔓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此外,工业城市经常有更高的雾霾浓度.本文结论具有如下现实意义:在城市内部空间规划方面,应该控制各城市尤其是小城市的无序蔓延,坚持紧凑式空间结构;在城市体系优化方面,应稳步发展中小城市,并适当控制大城市规模,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沿海地区和江苏的城市状况,在未来沿海省份城市将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迁移地的基础上,重点有选择地研究了江苏现有资源所能承受的最大城市人口的问题。基于要素决定理论,分析了影响江苏城市人口的关键要素,得出了在10年后,江苏的城市人口有可能会达到极限的7400万人左右规模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