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品种 1.中江棉8号适应范围适宜在江苏省枯萎病轻病区、非黄萎病区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来源与类型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系,属转基因常规抗虫棉品种。特征特性(1)增产明显。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子棉亩产217.7公斤,比对照增产4.4%;皮棉亩产86.4公斤,比对照增产2.6%。(2)抗病性强。经省农科院植保所病圃接种鉴定:枯萎病指19.4,黄萎病指42.4,耐枯萎病,感黄萎病。抗棉铃虫。  相似文献   

2.
小麦全程代理是“企业+农户”的一种单季、单品种的短期土地流转形式,农民把土地托管给专业公司进行小麦的规模化、专业化种植。2007年10月,安徽省五河县头铺镇花园村的部分农户与安徽省龙海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海公司)签订“全程代理协议”,其主要内容是:花园村部分农户把承包地交给龙海公司统一耕种(时间从当年10月上旬至次年6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金永珍 《农业经济》1998,(11):38-38
小麦生产是当前辽宁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变化,小麦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从1991~1995年的”八五”计划期间,全省小麦平均每年种植16594千公顷,占全省粮食作物平均播种面积的5.44%,上升到1996年小麦播种面积达177.9千公顷,总产量为59.4万吨。目前,我省种植小麦的观念已发生变化。50年代发展小麦生产,是为了适应自然、躲过雨季,而在九河下捎,十年九涝的辽(中)台(安)盘(山)新(民)地区多种些小麦,以便在雨季来临之前抢收一茬庄稼。而现在发展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4.
早稻是与水稻相对而言,它不需在水田种植,而是一种在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土地上进行直播,靠自然降雨或辅以少量灌溉就可获得丰产的新稻种,其种植和管理方式同小麦近似。旱稻种植是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推广示范的品种有:“旱稻65”、“夏51”、“白珍珠”、“巴西陆稻”等。巴西陆稻虽产量较高,但生育期长,只能春播。旱稻65、夏51和白珍珠2号可接麦茬种植。经近两年试种,表现有六大特点: 1、早熟丰产。全生育期100天左右,麦收后于6月中旬直播,9月底收获,一般亩产350~450公斤。 2、抗旱性强。直播后可持续耐干旱,苗期可达20~30天,若天不下雨,全生育期只需浇2~3水。  相似文献   

5.
樱桃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选择 选择品质好、耐贮运、抗性强、适合早春或秋延后栽培的无限生长型品种。如粉娘(日本),圣维斯、金满园(荷兰),FA-852、FA-1420(以色列)等品种为佳。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麦品质及其加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小麦品质特征全世界大约有273个品种的小麦。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小麦最多的国家,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7%左右。而相当数量的小麦都是加工食品的工业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在发达国家,在小麦收获季节即对品质进行分析,根据其质量的不同分别售给相应的使用单位。小麦品质包括物理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工艺品质及储藏品质。从食品质量出发研究小麦种植和加工,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原则:其控制程序是食品(以面包为主)--面团--面粉--小麦(采购和选种),其中面团质量是关键,被重点研究。我国小麦品质特征是种皮坚硬,面粉有粘…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育成的小麦良种,经过多年连续栽培,就会出现混杂退化现象。为充分发挥小麦良种的增产作用,延长良种的使用年限,克服小麦生产用种混杂退化现象,应做好小麦良种的保纯和提纯工作。一、小麦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小麦是林西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多年来由于小麦种子多、乱、杂,管理不规范,加之农户对小麦种子自留自用,造成小麦产量逐年下降,种植面积逐年缩小,现有种植面积仅214万亩。1生物学混杂同一地区小麦品种多、乱、杂,与之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小麦品种布局不合理,造成多品种杂乱播种和小地块插花种植,久而久之就会发生生物学混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麦市供给总量充裕但品种结构性矛盾凸显,麦市优质优价逐步显现,政策调整推进小麦产业链结构调整及优化。未来小麦生产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小麦生产种植结构,提高小麦在种植、流通、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组织化、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叫优质小麦 优质是指经过规模化、区域化种植,品种纯正、品质稳定,达到国家优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能够加工成具有优良品质的专用食品的小麦;是小麦形态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淮北地区优质高产小麦栽培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品种选择 参照安徽省农委小麦主导品种.结合淮北地区实际情况,经过多年的引进、示范与推广,现已筛选出比较适于淮北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有:皖麦52、泛麦5号、连麦2号、开麦18、烟农19等抗逆性较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一、小春粮油生产形势 (一)1小麦,我市小麦种植面积122.5万亩,比去年117.2万亩,增加了5.3万亩,从目前情况看。没有出现大的气候影响和病虫害影响,预计小麦总产量达50万吨,比去年增加2.1万吨,增幅在4.2%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一、种植模式 麦播时,做2m宽的畦,靠畦一边播种6行小麦,占地1m宽,留1m做西瓜预留行;次年3月中旬,西瓜预留行中施肥整地,采用朝阳洞法(东西方向打埂,成一面向阳坡,向阳坡面上依次挖种植洞)种植西瓜:6月初麦收后,种植3行玉米。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村经济》2014,(5):40-40
苏科麦1号,原名“科丰1号”,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审定编号:苏审麦201204,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该品种具有: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小麦生产和消费需求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的前几年,中国是世界上的主要小麦进口国,每年平均进口1100万吨小麦。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生产总量超过消费总量,小麦进口量逐渐下降,同时开始大力推广种植优质小麦品种,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品质需求。自1997年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来,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的粮食流通体制与政府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粮食作物品种有小麦、小米、燕麦、大麦、黑麦、大米、玉米等,小麦是其主要粮食品种。种植粮食的农场约有4.5万个,平均规模在1 500 ha左右。60 %的粮食用于出口,粮食出口总量排在美国、欧盟、阿根廷和中国之后,居世界第5位。1 粮食流通体制1.1 统一开放的粮食流通体制 1989年以前,澳大利亚小麦局(简称AWB)是法定的国内唯一的小麦收购商和批发商,农场主生产的小麦只能出售给小麦局,粮食零售商只能从小麦局批发粮食。1989年通过的《小麦销售法》规定:放开小麦国内市场,允许生产者直接在国内市…  相似文献   

16.
一、宁糯麦1号 审定编号:苏审麦200803。来源与类型:原名“宁糯1号”,属春性中早熟糯小麦品种。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引进糯小麦种质EH-5/扬麦158,于2003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近5年来稻曲病暴发的原因,两系杂交稻等感病品种大面积种植,破口至抽穗期的雨日天数多,降水量及相对湿度大,施肥水平提高,偏施、迟施氮肥造成后期贪青晚熟,部分农民对穗期病害防治意识淡薄,防治不及时,用药不对口,导致稻曲病发生严重。文章提出了选用抗耐病组合,及时处理稻草和菌渣,合理安排播插期,栽培避病,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管水等农业措施,在水稻破口前5-7天施第一次药,7-10天后施第二次药,用好力克、爱苗等对口药剂两次喷雾,防效达92%以上,并能显著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稻谷品质。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经济》2009,(11):55-55
镇麦6号是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扬麦158为母本、镇麦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苏审麦200501,已申请保护,保护申请号:CNA002693E。该品种2006年在中国靖江全国优质小麦研讨会上被评为优质小麦品种,同年被安徽省评为“农作物优良品种”,是江苏农技001主推的抗梭条花叶病品种。该品种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在淮南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江苏农村经济》2014,(11):42-42
适用范围:腾茬迟于小麦播种适期的水稻茬口.且有套播习惯和经验的稻茬麦地区。技术要点:(1)选择品种,药剂拌(浸)种。稻套麦根系分布浅,要选用抗倒、抗冻能力强和株型紧凑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区是咸水补灌导致盐分积累限制玉米产能提升的典型区域,开展该区代表性玉米品种资源耐盐性评价和分类,为促进华北平原盐碱地以种适地科学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 文章选择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区生产中广泛应用的24个玉米品种,获取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芽重、胚根长、胚根重8个萌发指标,计算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萌发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胚芽长、相对胚芽重、相对胚根长、相对胚根重和盐害指数9项耐盐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加权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开展玉米品种资源耐盐性综合评价与分类。结果 (1)不同玉米品种对盐胁迫的响应有显著差异,其中萌发指标变异范围是5.11 %~84.33 %,耐盐指标的变异范围为3.7 %~56.3 %;(2)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将9个耐盐指标降维获得2个相互独立的玉米耐盐性综合评价指标,指标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7.35 %;(3)基于加权隶属函数法的各玉米品种耐盐性综合评价指数(D值)变化范围为3.19~16.22;(4)通过聚类分析,将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区玉米品种资源分为高耐盐品种、中耐盐品种、低耐盐品种和盐敏感品种等4个类型。结论 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区玉米品种资源耐盐性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加权隶属函数法的耐盐性综合评价指数(D值)是评价该区域玉米耐盐特性的有效指标,研究对于实现耐盐玉米品种与盐渍土壤适生匹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