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羊毛产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两种不同的政策方案,运用GTAP模型对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可能给中国羊毛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情境模拟。结果表明: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羊毛产业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羊毛产业将受到不利影响,而纺织业和服装业却将获益,并且纺织业和服装业的获益大于羊毛产业的受损;在对羊毛产业采取特殊保护措施时,羊毛产业、纺织业和服装业都会获益。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羊毛及相关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情况来看,在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时采取保护羊毛产业的政策略好于完全放开羊毛产业。  相似文献   

2.
中澳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奶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澳大利亚奶牛养殖业、乳制品加工和国际贸易现状基础上,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对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自贸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奶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澳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但会对国内奶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该实行谨慎的贸易政策和灵活多样的谈判策略,同时加强中澳奶业技术合作,加大国内支持力度,促进中国奶业的转型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系统分析了澳大利亚农业生产、贸易、关税政策和自贸区建设情况,详细阐述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以下简称中澳自贸区)农业谈判结果,采用GTAP模型定量分析自贸区建设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各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贸区对双方经济增长和整体福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澳方受益更多;植物纤维、其他谷物、猪肉、果蔬、油籽、植物油和食糖等产业将受益于自贸区;国内主粮生产将受到挑战,羊毛产业将遭受较大冲击。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促进中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澳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态势及增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2002-2016年的数据,对中澳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增长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中澳农产品出口的相似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相对贸易优势指数的测算得出,中澳农产品贸易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农产品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双方贸易联系紧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刘艺卓 《农业经济问题》2012,(2):65-69,111,112
本文运用GTAP模型,就欧韩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对中国贸易规模、GDP、福利水平、农产品贸易结构以及国内农业产出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欧韩大部分产品实现零关税后,中国将会受到贸易转移效应的影响而出口减少、福利下降,中国的果蔬和畜产品受冲击较大,生产规模将有所萎缩。我国应调整农产品出口战略、加快区域经济合作、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以适应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奶制品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全脂奶粉进口量大幅增加,国内产业发展面l晦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文利用空间均衡模型模拟了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降低关税对各地区全脂奶粉供给、需求、贸易以及均衡骱格的影响。本文发现,建立自由贸易区、取消中国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全脂奶粉的关税会嘭响中国全脂奶粉产业的发展;而推进多边贸易谈判、实现奶制品贸易自由化,不但有利于中国全脂奶粉的生产,而目会促进世界奶业的发展。本文认为,在奶制品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应更为谨映地开展自由贸易区谈判,积极推动多边贸易谈判。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GTAP6新发布的多哈回合谈判模拟情景数据库,就不同方案对全球贸易的宏观影响、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及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每一种削减方案从整体上都提高了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但是,相对而言,对水稻、蔬菜水果、糖类作物等产生的影响较大。在WTO多哈回合农产品关税减让谈判中,中国的谈判首选方案为限制高关税的关税封顶方案,备选方案为限制更少敏感性农产品税号数目的方案,以谋取更多的实质性的农产品出口机会。  相似文献   

8.
奶制品是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的重点农产品,近年来,中澳奶制品贸易整体上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本文在分析了中澳奶制品贸易现状、基本格局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加快中国奶业发展、加强中澳奶业合作两个方面,提出优化中澳奶制品贸易格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局势逐渐恶化的背景下,构建中印俄自贸区对三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GTAP(第十版)数据库,动态模拟了中印俄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三国经济效应的变动以及对其农产品贸易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建立中印俄自贸区将提高三国的GDP水平,增加社会福利,改善贸易条件,扩大贸易规模,实现三国的互利共赢。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与加工农产品方面具备一定比较优势,印度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上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俄罗斯在畜产品方面具备较大竞争力。为提高自贸区建立的可行性,中国应积极推进三国的政治互信程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并对建立自贸区开展可行性论证。在贸易往来中,中国还应积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保护敏感性产品。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壁垒。利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理论,研究中国一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