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加快了资本流动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省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交流密切,所以省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指标计算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金融集聚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西北五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引入的控制变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给予宏观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间金融交流与合作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金融产业集群加速了金融资源集聚,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合肥应以金融产业集群为依托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合理利用合肥金融产业集群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在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以金融中心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安徽在中部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3.
金融产业发展会受外部规模经济的影响,存在鲜明的集聚特征,造就了金融中心城市和非金融中心城市的分异。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金融资源会向金融中心城市聚集,并会对中心和外围区域的福利产生不同影响。在自由资本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外部规模经济,模拟金融产业的地理分布演化及其带来的福利影响,模型推演证明:随着贸易成本的下降,金融业会向中心区域集聚。与此同时,中心区域的福利状况会随着集聚不断改善,而边缘地区的福利状况则因规模经济与贸易成本不同而存在不确定性。基于2005—2018年中国272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以门槛回归模型验证了城市金融部门存在轻微的规模经济,并以面板回归和空间计量方法验证了在只考虑距离摩擦的情况下,金融集聚对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均存在福利改进,但过高的制度成本会阻碍金融中心溢出效应的发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优化各地营商环境可以降低制度成本,更好发挥金融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FDI)纷纷投向中国,但投资的地区空间分布极其不平衡,呈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国际直接投资在国内一些产业集群的形成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国内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市场创造模式,第二种是资本迁移模式。在资本迁移模式下的产业集群中.外资企业的集群生存刺激了产业集群的出现。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变量和技术变量,也通过规模经济和创造市场,优化了区域经济的要素配置。无论是规模经济还是市场创造,区域内的产业集群都是一种重要载体,和外商直接投资存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本文旨在通过计量研究和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FDl和产业集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一、产业集群理论与宁波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波特,2000).产业集群不仅是产业成长过程中的历史现象,也是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组织特征,是企业以区域聚集取代企业规模,从而达到规模效应的一种重要区域发展方式.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地理聚集的特征,并具有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的聚集,能产生较强的集聚经济以及有目的的企业间相互合作,产生集体效益,从而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产业集群理论强调了产业集群中支撑机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影响区域金融集聚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政府政策、金融产业特性、资源禀赋、信息流动、金融地理运动、实体经济等。我国的区域金融中心大都处在积累建设期,区域金融集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梳理我国各城市在金融集聚发展中结合自身情况走出的不同发展路径,其中存在一些不足,在反思的基础上可对我国不同区域金融集聚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的集聚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当代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其集聚效应带动了集群地区经济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从产业集群集聚机理出发,通过探讨分析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性,规模不经济性以及产业集群外在的正负经济性对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俊 《经济界》2021,(6):46-51
基于中国31个省的省域数据,运用ArcGIS和GeoDa对省域金融集聚、空间分布以及动态演化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省域金融集聚具有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双重特征,东部高中西部低(特别是西部)是主要金融集聚态势且总体以LL低低集聚类为主.有必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强化金融"引进来"加"走出去"合力、注重区域协同发展以及发挥金融人才集聚效应等举措、推动金融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形成,进而提升区域金融集聚水平与集聚效率.  相似文献   

9.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聚集金融资源;二是拥有完备的金融功能;三是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作用。通过建立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三圈一带"的9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进行排名,计算出各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得分,广州综合得分0.17,排在上海和深圳之后,和深圳同为发展型的区域金融中心。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应该增强地区金融机构实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金融人才聚集和培养、加强金融中心的集聚区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黄金岭 《价值工程》2014,(20):154-155
本文分析了赣州市在构建赣闽粤湘四省边际区域金融中心国家战略、区域经济、资源和产业以及地理位置方面相对于周边地区的比较优势,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拓展两大金融功能、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机构和人才的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三大城市群金融集聚:空间网络及结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集聚是推动城市群崛起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因子分析和引力模型,研究了2007~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金融集聚及其空间网络。结果发现:从整体来看,三大城市群的金融集聚网络逐步从分割走向融合,且上海在整个金融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从局部来看,城市群内部金融集聚网络的结构差异明显,京津冀表现为主次型单一结构,北京位于绝对核心;长三角为多中心均衡结构,且江苏的金融中心程度明显高于浙江;珠三角为穗深双核结构,深圳的上升趋势明显。据此,应基于城市群金融集聚网络的不同特征,差异化地整合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区域一体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以“大智移云物”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颠覆传统,为各行各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变化。基于此背景,共享经济新业态逐日升温,企业财务转型迫在眉睫。财务共享服务是企业财务转型的必经之路,其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云端共享,改革现行财务工作模式。财务共享中心不仅是财务核算与报告中心,还是决策支持系统,拥有针对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反馈作用,其能够助力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同时推进财务管理创新与转型。基于此,论文首先论述了财务共享中心的概念和作用,其次对财务管理转型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可行的转型策略,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都是采用分散管理的模式。但是我国实施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显得有点落伍。文中主要针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集中管理对策。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时代中,企业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为了提升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应用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是时代趋势。论文从企业财务共享背景着手,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绩效管控、信息化体系切入,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设计展开剖析,同时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会计审核、资金管控、税务平台管理职能进行论述,意在给信息化环境中的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运用带来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穆福莲 《价值工程》2012,31(16):104
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目前事业单位财务控制体系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因此,如何有效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制度控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鉴于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文从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等方面分析了人力资本对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影响,提出了提升金融中心人力资本竞争力的途径。在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提升人力资本竞争力水平,满足金融中心建设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因投资业务而构建起联系,并基于金融资产价格而具有了传染渠道。随着投资活动愈发频繁,金融行业中各行业内部的资产风险可能外溢至其他行业。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金融行业资产风险通过投资资产外溢的过程,通过搭建资产抛售模型模拟资产风险的传染机制,从机构层面和行业层面分析资产风险的生成与传递。其次,基于金融机构实际数据的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国平安具有外溢风险的能力,首先影响银行和保险公司,随后再扩散到整个金融行业,而证券业则相对较为独立。银行业的外溢影响最大,其次是保险业和证券业。但事实上很难发生足以对外部造成显著影响的损失事件。资产、投资比例、杠杆和监管要求水平在资产风险外溢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金融企业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其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与一般制造业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结合国内经济环境,从规模和成长性、资本状况、盈利性、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五个方面,对我国五家上市银行2003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用存贷款总额、净利差、资产利润率、拨备覆盖率、对房地产业贷款比率、利率敏感性缺口等指标能够较好地分析上市银行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9.
侯勇 《价值工程》2012,31(7):95-96
创业板市场的运行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它的推出有效缓解了长期困扰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创业板市场伴随而来的高风险引起了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与股权规模负相关,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投资收益和现金流量不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理财柔性的财务战略风险调控是指运用财务柔性对财务战略风险进行综合调控,从而对财务战略决策效率和战略目标结果产生影响,其核心和重点是有效配置财务战略资源,完善财务战略结构,提升财务战略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净化财务战略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