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李俊利 《时代经贸》2009,(8):13-14,16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多以及农村社会转型,使现有的衣村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使我国社会的公平、社会的稳定、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尽快的解决“三农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养老问题来越突出,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使我国社会的公平、社会的稳定、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尽快的解决"三农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曹永红 《经济论坛》2013,(12):118-120
德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逐渐发展的过程.文章梳理了德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德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在借鉴德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正经历着一场变革。旧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保障模式已突显出制度供需的不均衡,但新的有效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至今尚未形成。其主要制约因素是现有改革方案的低效率和传统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继续采取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着重加大政府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投入和推进力度,尝试发展产品换保障模式,并大力培育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意识,提高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障的认同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制度文化的视角,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指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应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三个组成部分。而借鉴制度文化与制度的一般性关系,有利于弥补现有研究仅仅局限于经济学视角的不足,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即政府执政理念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政府设计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要符合传统文化特点,政府推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要与传统文化协调一致,政府应承担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中制度环境建设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论新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基本架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针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中出现的直接套用外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立足于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和文化传统来创新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即以家庭家族养老保障为主线,建立家庭家族养老资源的纵向风险分散机制,形成一种内源式生长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并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反思城镇养老保障体系,最终建立起运步由农村养老保障向完善城镇养老保障扩展的中国特色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就开始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试点工作,并于1992年由民政部制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但是,十几年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一直进展缓慢,甚至一度陷入停顿状态(1999年国务院曾决定停办一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业务,转而由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探索和试验),新的有效率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至今尚未形成。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何去何从,已成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政府作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主体,理清政府执政理念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价值取向、政府责任内容影响的作用机制,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古代中国的传统家庭养老制度为例,对“忠君”的执政理念、对“尊老”传统孝道文化的制度价值取向和改府责任内容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有利于剖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并准确预测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翟永会 《经济纵横》2015,(2):115-118
养老保障制度应体现公平与可持续的价值理念。但由于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二元特征尚未改善、区域分割局面尚未打破、养老金资金缺口巨大等问题,不仅影响制度的公平性,更威胁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应建立相对均等化的养老保障财政投入机制,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养老保障关系转移续接制度,并建立公平的养老保障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的集体保障制度,它存在于计划经济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这种制度面临许多挑战,中国开始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艰难探索,虽然经历了艰难的历程,但是,养老社会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养老保障与经济增长文献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原意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与福利 ,但它却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养老保障制度通过改变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和不同时期的福利状况来影响消费者的储蓄行为、生育选择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微观决策 ,进而影响到经济中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形成。由于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运行机制不尽相同 ,更由于经济学家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路的差异 ,人们对于养老保障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长期存在着争论。大量的研究表明 :在对物质资本积累影响的方面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障制度与基金制养老保障制度一样 ,对储蓄的作用是不确定的 ;而在激励人力资本投资方面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障制度的独特运行模式则更能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劳动力的养老保障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劳动力是指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从目前情况来看,他们具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但是传统体制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缺失,政府承担的责任带有偏向性,使得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一直停滞不前,并且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除了从政府投入、资金管理、保值增值等方面完善农村留守劳动力的养老保障体系外,探索农业功能和社保功能的平衡也有助于推动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现状及其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趋势的逐步形成,农村传统家庭保障模式已难以承担起全部的保障重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现阶段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工作的进程,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从对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分析入手,设计了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由追求公平的社会养老救助与追求效率的个人养老保险两部分组成,提出了社会养老救助应当统一标准,并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相关联,个人养老储蓄则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  相似文献   

15.
周莹  梁鸿 《经济咨询》2006,(6):26-30
在我国,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学术研究始于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探索,学们已达成共识,认为农村养老问题是中国养老事业的关键问题。关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目前大体存在三种取向:①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要性;②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③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构想、设计与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的基本视角和内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提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从城镇到农村都一直试图直接借鉴外国的经验和模式,甚至是直接照搬“套用”,从而使改革成为“移植型”的模式。因此改革创新必须从制度文化、历史分析、民族多样性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新视角出发,来审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问题。笔者把创新模式概括为:以家庭保障为主,以家庭家族为主线,建立农民个人养老帐户制度,纵向分散风险的养老保障制度,形成一种内源式生长、逐步向外扩展的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安排及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障基本上仍处于低保障状态,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层面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安排,致使各地政策之间缺乏衔接,制度运行绩效较低。因此,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构建应该坚持灵活性原则,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应建立全国层面的可转移、可持续、完全积累且富有弹性的新型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为今后实现城乡养老保障的对接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集合社会的力量共同分担农村养老压力是一种适宜的制度选择.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农民、集体及政府对养老保障投入的差异性.本文基于聚类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分为四大类,并针对不同的层次提出了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农村养老形势越来越严峻,已经摆上政府的议事日程。本文提出将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帮助穷人进行资产积累与投资的资产社会政策引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张,为我国解决农村养老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以往的资产社会政策大多应用于社会救助和反贫困领域,而本文则另辟蹊径,试图论述将资产社会政策应用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务农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我国目前将占人口较大比例的农民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就有失社会保障体现社会公平的最初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民这一群体逐渐分化为具有鲜明特征的三类群体:一是失地农民;二是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即“农民工”;三是到目前为止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针对我国务农农民生产、生活特点,务农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强制的医疗和生育险;第二,在务农农民养老保险的设计上,应采取在继续强化现行的农村“五保”的前提下,推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和商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第三,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