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2007年初至2008年末,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轮明显的牛熊市转换。对这一时段的基金申购赎回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极端市态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申购、赎回数量的巨额差异背后,存在着中购、赎回行为影响因素的巨大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研究,可以为深入了解投资者的心理,预测和指导未来投资者行为提供很好的帮助。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基金的个人投资者正在走向成熟;基金的机构投资者较为理性,其交易行为趋向长期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金成立时间、收益率、分红情况、基金规模、基金净值、投资者结构等因素和基金赎回率的关系,并选取2005年年底至2007年上半年的开放式基金数据,对这些基金赎回的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揭示这些因子对基金赎回率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在高速发展同时也经历着赎回导致的流量不稳定.为考察在证券市场的不同阶段基金流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2004年二季度前成立的30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在2004年3季度-2008年4季度的面板数据资料,创新性的通过滚动回归分析来探究因素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股市牛熊市状态中偏股型开放式基金最优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基金规模与基金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对数变换成本模型来研究开放式基金在我国股市牛市、熊市不同状态下的最优规模,从而为投资者理性选择投资基金和监管机构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内相关文献仅探讨了开放式基金业绩对净赎回的影响,没有进一步探讨其对赎回、申购的影响.文章利用动态面板方法,分别检验了基金业绩对申购、赎回以及净赎回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开放式基金申购与历史业绩正相关,与即期业绩负相关;基金赎回、净赎回与基金业绩正相关.因而中国开放式基金具有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PFR关系:"异常申购"、"异常赎回",以及由此导致的"异常净赎回".研究中还发现,股市收益、分红等其他因素对申购、赎回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了18只开放式基金2006年9月至2008年11月的数据,建立PANELDATA模型,用三因素的H-M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择时选股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并用3种效应的数据检验假设。结果发现(1)在本轮牛熊市轮换的过程中,基金有一定的选股能力,但不令人满意;(2)基金表现出正向择时能力,在市场经历单边上涨趋势的情况下结果显著。当市场经历单边下跌趋势的情况下结果不显著;(3)大盘股对开放式基金收益的影响较大,且基金更多投向了成长型的股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2004年之前发行的17只开放式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采用T-M、H-M和C-L三个模型,分别对其在2004年到2006年全时期、股票市场的熊市时期、波动期和牛市时期四个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股票选择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开放式股票基金选股能力较弱,没有一家基金表现出显著的选股能力。  相似文献   

8.
开放式基金业绩与VaR风险持续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列联表和横截面回归方法,选择基金净值收益率、Jensen指数度量基金业绩,VaR度量基金收益风险,分析2004年1月~2008年4月间我国开放式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业绩和风险的持续性,及其在牛市和熊市阶段的不同表现,发现仅在2004年~2005年期间基金经过风险调整的业绩具有持续性,在其它阶段,基金业绩和风险均没有显著持续性;当市场从牛市转为震荡调整阶段后,基金业绩出现反转现象,而风险具有显著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开放式基金赎回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关于业绩因素对基金份额变动的影响(也称为PFR曲线研究)在国内实证研究中存在争议,尚未得出一致结论。表面上看,我国存在赎回异象,即“业绩越好越赎回”的现象。然而,当以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两者的关系,将基金所属管理公司的整体情况和该基金的业绩表现结合起来寻找隐藏在基金赎回异象背后的规律以及产生所谓“赎回异象”的真正原因时,发现品牌效应是影响基金份额变动的重要因素,而微观层面上的“业绩越好越赎回”的赎回异象并不一定存在,我国开放式基金行业的规模变动同国外成熟市场一样,符合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基金投资者申赎决策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开放式股票型投资基金择时能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2004年之前发行的17只开放式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采用T-M、H-M和C-L三个模型,分别对其在2004年到2006年全时期、股票市场的熊市时期、波动期和牛市时期四个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市场时机选择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开放式股票基金具有一定的时机选择能力,但是只有少数基金表现出持续显著的时机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利军  李刚 《商业时代》2007,(34):70-71
我国开放式基金自成立之初就一直伴随着巨大的赎回压力,在股市震荡情况下尤其严重。从理论上说,开放式基金相对于封闭式基金的一个优越机制。就是通过申购赎回产生的“优胜劣汰”机制。但是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情况,却正好相反,大多数业绩好的基金持续遭遇净赎回,这就是所谓的“赎回异象”。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净赎回率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的金融理论和我国的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和营销机制。分析和解释了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赎回异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基金的设计机理是基金业绩越好,投资者申购越多;业绩越差,赎回越多.然而我国却出现了业绩越好,赎回越多的现象,即"赎回异象".本文以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份额变动的内在机理来揭示申购赎回行为背后的决定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基金投资管理的影响,最后对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和监督机构如何应对赎回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结合Sharpe模型的参数构造一个基于风格层面的基金反馈交易检验模型,对我国在2004年之前成立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基金普遍采取正反馈交易策略,价值型基金比成长型基金具有明显的正反馈交易特征;在熊市时期,债券型基金的正反馈交易特征最为突出;在牛市时期,成长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则表现出明显的负反馈交易特征;历史业绩突出的基金更容易在随后时期内采取正反馈交易策略,这种策略在熊市中会恶化业绩,而在牛市中往往会提高其随后的业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空间,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而开放式基金更将成为中国基金市场上的主格调。本文主要立足于数据和经济理论,结合统计知识,从投资成本、投资收益、投资风险等方面对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与绩效表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基金在熊市行情中具有更好的表现,而封闭式基金在牛市行情中略胜一筹。开放式基金的波动率远远高于封闭式基金,但其收益率却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开放式基金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目前实际利率为负的通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储蓄资金从银行分流,流向股票市场或者购买开放式基全.2007年5月后,很多股民转向基金,开放式基金的数量和规模更是不断壮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开放式基金风险与收益的研究不管是对开放式基金本身、基民乃至管理者来说都非常必要.本文在收集2004年1月到2007年6月底开放式基金3年半的数据基础上,应用国外成熟市场对开放式基金评价的指标,分析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和风险问题,得出我国大部分开放式基金具有专家理财的特点,在熊市市场中75%的开放式基金也可以获得超过大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肖奎喜 《财贸研究》2007,18(4):85-90
本文考察开放式基金由于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而产生的流动性交易行为及其与基金业绩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对单个基金认同程度很不一致,导致了对不同基金的申购和赎回差异悬殊;(2)投资者热衷于炒作小盘基金,使得其流动性交易远比大盘基金活跃,小盘基金更容易被少数大额持有人操纵而从中牟利;(3)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与其申购率成正向关系,但与赎回率没有明显的负向关系;(4)国外学者的早期研究发现,投资者倾向于购买业绩好的基金,但却不一定赎回业绩差的基金,这种业绩—流量的不对称性现象在我国基金市场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国内有关开放式基金赎回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从研究方法、研究样本、期限、研究模型、变量的选取和研究结论等方面进行分类与总结。结合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总结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投资者大规模进行赎回操作的风潮,本文分析了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应对基金大规模赎回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投资者可以按基金的报价在规定的营业场所早春购或者赎回基金单位,从国外基金业的发展来看,基本上都经历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的过程,开放式基金正在逐步取代封闭式基金。  相似文献   

20.
贺晓波  林海 《中国市场》2010,(18):60-61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中的图形分析(基于ONEAL分位图)来研究我国股票型及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业绩对投资者申购和赎回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国外的研究成果,对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实证的结果表明,业绩增长是决定股票型及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申购和赎回的主要变量,但是对于申购赎回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更多与基金申购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