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中美、中欧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议,为中国最终加入WTO铺平了道路。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企业将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厦门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和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中国加入WTO将给厦门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认真分析厦门经济的现状,正确审视中国加入WTO对厦门的影响,抓住历史发展机遇,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推动厦门经济跨世纪新一轮的发展。厦门经济特区从它创建开始就把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2.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东南沿海五个通商口岸中 ,厦门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 ,“同外贸相比 ,对厦门城市发展影响更大的是厦门及福建南部持续不断的向海外移民”。其次 ,厦门是“东南沿海城市中一个典型的消费型商业城市”。① 而后者是由前者派生出来的 ,因为侨汇及华侨出入国与消费生活之间、华侨投资与城市建设及工商业之间 ,都有极大的相关性。因此 ,如果没有华侨这一因素 ,近代厦门的经济生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将是很难想象的。过去的研究大多将重点放在华侨在厦门的投资方面 ,而本文将注重华侨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东南沿海,有一个翠绿的小岛,它就是名驰遐迩的经济特区——厦门。相传厦门岛自古是白鹭眷恋的地方,故又称为鹭岛。厦门——中华大厦之门,自从明朝以来,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交通,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华侨出入的主要门户。如今,已发展成面积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人口一百多万的现代化港口城市。1980年,厦门划出2.5平方公里试办经济特区。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时曾挥笔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同年4月,国  相似文献   

4.
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相传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通过对厦门外经贸发展现状的研究,在发现厦门外经贸存在的优势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结合厦门外经贸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利于增创厦门外经贸新优势的政策建议,相信对于推动厦门经济的快速发展,会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的物流业飞速发展,为我国GDP的增长贡献巨大。而厦门市物流业在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中有其重要的地位。以厦门市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发展区域被定位为介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全国九大发展区域之一。因此,了解厦门市物流业现状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加快厦门经济特区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紧紧抓住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好、做大、做稳厦门海港和空港,促进厦门港口国际中转业务的发展,提升厦门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海西"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两岸三通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本文从象屿保税区实施"区港联动"、建立保税物流园区、向自由贸易港区发展的角度,分三个步骤提出厦门自由贸易港区体制改革与机构调整方案与政策创新的思路.希望籍此为推进厦门新的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强做大厦门经济特区提供前瞻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龙海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与厦门经济特区同处一个海湾,国务院批准的对台直航口岸漳州港位于龙海境内,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带,物产资源蕴藏丰富,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  相似文献   

8.
厦门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形态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真正抓住今后五年的发展机遇,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厦门才能在东南沿海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中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9.
厦门经济特区于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其范围现已扩到厦门市的厦门全岛。将建成为开放的国际港口城市。  相似文献   

10.
一、台湾省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我国目前各省区中数台湾面积最小。台湾本岛、澎湖列岛和其它属岛等,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是当今我国唯一完全由海岛组成的省,其自然条件与资源独具特点。(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优劣台湾位于我国大陆东面100公里处,为南、北海交通要冲。我国东南沿海多山地丘陵,陆上交通不便。台湾海峡的沟通,利华南与华北、东北的物资交流。台湾岛是东亚岛弧链中重要一环。我国因台湾而直濒大洋,是我国海上门户和屏障,与亚洲邻近地区、大洋洲各国乃至美洲联系都很重要。台  相似文献   

11.
《大陆桥视野》2010,(4):46-47
新亚欧大陆桥东面辐射我国东南沿海和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西接中亚地区及欧盟国家经济圈,构成亚欧两大洲重要国际商贸大通道,陆桥沿线各国关系的不断改善和联运系统的形成,沿途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的不断提高,陆桥运输的优势将充分发挥出来,将吸引亚欧各国更多的货源,对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和我国西部大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后,沿海通商口岸城市首先开始向近代化工商业城市转化,城市周边农村的农业生产结构、乡村手工业、社会经济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促进了城乡关系的近代化转型。本文以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福州和厦门为个案,探讨近代城市发展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以及特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使厦门经济向更高的台阶迈进,加速企业技术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水平将是今后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陈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0,(29):269-271
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背景下,深入研讨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是有必要的。厦门在区域发展中拥有许多优势,厦门应当进一步发挥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推动全国区域合作平台的建设。通过分析厦门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厦门非营利组织发展,力求能为促进厦门经济发展,推动海峡经济繁荣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展研究》2004,(9):1-1
福建位于祖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邻近香港、澳门,北邻浙江,南接广东,西连江西,是两岸三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重要连结点,拥有大陆海岸线3324公里,海岛岸线2804公里,其中有7个海湾可建设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有40多公里岸线可建设20万吨级以上泊位,深  相似文献   

16.
再论施琅与清初开放海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琅统一台湾 ,为复界开海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先决前提条件。因此 ,施琅是清初开放海禁的第一功臣。施琅在清初开放海禁决策上具有很大的发言权 ,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国家政局的稳定是清初开放海禁决策时压倒一切、必须首先考虑的。施琅确实是主张开放海禁的 ,但是态度十分谨慎 ,他对商舶出洋互市采取了比较严厉的管制措施。这些措施虽然一时有碍于台湾及东南沿海经济的对外交流与发展 ,但从长远的角度看 ,却有利于台湾与东南沿海局势的长期稳定和开放。  相似文献   

17.
汕头处于我国对外开放前沿,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历史上,汕头是南中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素有“百载商埠”之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汕头是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高潮中,汕头的优势将会进一步发挥出来,并将再造新的优势。 汕头地处粤东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汕头市的南  相似文献   

18.
凌起 《经济地理》2002,22(1):77-81
福州-厦门铁路新干线是福建省“十五”计划中提出的铁路交通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它将从根本上提高福建铁路的线网化水平,从分流作用上缓解鹰厦铁路中段运能饱和压力,确实解决闽东南沿海无直通铁路引起的大港口腹地拓展、市际铁路不合理运输和地区性中远途铁路货运大量中转等交通问题。本文对该建设计划在这些方面的意义,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以期推进这项计划决策的落实,有助于可能通过市场调节机制介入建设的国内外投资者,增进对这条铁路投资效果前景的认识,从而加快该项目实施建设的进程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交通运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自古隶属福建,因面向晋江市的浯江,故也称浯江。至明朝,才改称金门。金门面积140.85平方公里,距台湾150海里,距厦门22海里,距泉州市围头半岛就更近。金门籍人口有69.6万左右,其中居台湾者有30余万,侨居海外的30余万人中,有一半左右居新加坡,居本岛的仅有4万人左右。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金门已从战地前线成为两岸三通的纽带上非常重要的一环,值得我们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本文着重  相似文献   

20.
思明区位于厦门经济特区的东南部,地处繁华闹市,簇拥鹭江,雄视波涛,与金门诸岛隔海相望。辖区面积20.48平方公里,人口11万,是厦门市最重要的商贸旅游区之一。厦门辟为经济特区,给思明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20年来,全区上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