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IPO定价合理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上市融资在企业筹资、利用资金方面的巨大优势,而目前针对市场化全流通情况下的IPO定价合理性的研究比较少.针对IPO的发行价格,通过对公司价值变量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研究公司价值变量对价格的解释能力,以此来检验我国股票市场化发行定价的合理性.研究表明,我国实行询价制度以后,IPO发行价格基本反映了公司的内在价值,IPO定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构建IPO定价多因素模型,并据之研判IPO定价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新股发行数量、行业特性以及大盘风险等因素对IPO定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IPO定价一直是难以解决好的问题,在IPO的定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许多问题.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来说,问题自然也不可避免. 我国IPO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IPO溢价现象严重.从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询价制度,新股上市只有股票的集合竞价申报价格限制范围,为发行价(或前收盘价)的50%~900%.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上市首日价格大幅上升的可能.例如2010年11月23日的涪陵榨菜上市上演了疯狂,首日溢价达到191.64%.  相似文献   

4.
IPO抑价度过高、新股定价效率偏低是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选取2009年10月23日到2013年12月31日创业板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横截面多元回归等方法,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特殊的制度背景,对IPO抑价和新股定价效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创业板定价效率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总体仍偏低;影响创业板新股定价效率的主要市场因素,包括市场投机气氛、市场热度、市场供求状况、承销商声誉等四个方面。研究结论对治理创业板高抑价、提升IPO定价效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询价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发行价格由发行人、承销商、询价对象及投资者等多方共同决定。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考虑IPO定价过程中的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对创业板IPO定价效率进行度量,结果表明:在2009年10月30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过程中存在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但折价效应大于溢价效应,即创业板IPO整体表现为发行折价。平均折价幅度为6.58%,折价幅度较小,表明国内创业板IPO定价效率较高;且平均折价水平呈下降趋势,即创业板IPO的定价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IPO(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中的新股抑价现象是IPO发行定价中的异常现象之一,一般指新股在发行市场的发行价格远低于新股在流通市场的价格,具体表现是新股上市首日交易价巨幅上扬,上市首日即可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本文从对新股抑价现象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探讨新股抑价原因的多元回归模型,利用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试图找出形成新股抑价现象的内部机制以及各个因素与新股抑价的关系.最后分析新股抑价现象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降低新股抑价、提高发行市场效率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IPO定价中的抑价现象: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O(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中的新股抑价现象是IPO发行定价中的异常现象之一,一般指新股在发行市场的发行价格远低于新股在流通市场的价格,具体表现是新股上市首日交易价巨幅上扬,上市首日即可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本文从对新股抑价现象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探讨新股抑价原因的多元回归模型,利用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试图找出形成新股抑价现象的内部机制以及各个因素与新股抑价的关系.最后分析新股抑价现象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降低新股抑价、提高发行市场效率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市IPO抑价问题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IPO抑价率绝对值远远高于国外市场平均水平.本文对于中国证券市场IPO抑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的成因,并针对其中造成IPO严重抑价的因素提出可能的缓解措施,为IPO发行定价制度的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IPO核准—询价制度为切入点,构建了IPO供需分析框架,并引入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IPO询价效率进行了定量估算,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中国IPO超额抑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结构分解与再检验。结果表明,发行人、承销商和机构投资者等多方博弈的结果使得我国IPO整体上表现为发行抑价,但实际抑价水平仅为12.9%,这一结果支持了定价效率观,而并不符合租金分配观。同时,政府管制溢价和二级市场溢价分别使得IPO新股高出其发行价格的55.6%和2.6%。实证结果不仅支持了供给管制假说,还表明股票定价的市场化必须以供给市场化为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供需双方才能通过直接交易和博弈机制形成真正的市场化定价。  相似文献   

10.
我国A股IPO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O是国际证券市场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不少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PO抑价及定价上,对IPO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研究不多.本文考察了我国A股市场2000~2001年间所有IPO公司募集资金后业绩的中长期变化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IPO资金使用效率非常低,没有带来经营业绩的提高,并且大多数指标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重启之后的中国证券市场,是否能有效地消除各种弊端,抑制首日超额收益过高等异常现象?文章选取我国IPO重启以后发行的新股作为样本,从信息的不对称、承销商的声誉、我国特殊的新股发行制度以及我国投资者的情绪四个角度对我国IPO重启首日超额收益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并力图从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确定和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形成两个环节来解释我国的IPO首日超额收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促进我国的上市公司对IPO进行合理定价,优化资本市场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12.
以沪深两市1136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实行询价制以来其市场化进程的几次重大改革事件为研究时间节点,分析了制度变迁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询价制市场化是IPO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伴随着其市场化程度的提高,IPO破发越来越普遍,日益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正常现象,而IPO破发程度并没有随之显著提高.这体现了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和“赢者诅咒”机制在发挥着作用,让新股市场价格逐渐回归到内在价值水平并围绕其上下波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国IPO定价机制的历史变迁和我国IPO定价机制的现行条件的深入研究,指出了现阶段我国IPO定价机制实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我国IPO定价机制实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IPO定价机制如何合理选择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可保证收入对IPO定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PO定价中,发行人良好的治理结构向外部投资者传递着公司重要的利好信息。在Holmstrom和Tirole的道德风险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外部投资者与原始股东的股权利益要求,分析公司治理变量与IPO发行规模及定价的理论关系,可建立公司治理影响下的IPO发行规模及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IPO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在两者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除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阶段改革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阶段改革均有效提高了短窗口期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公司的盈余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此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PO制度改革降低了中长期窗口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制度改革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和牛熊市期间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不相同。研究结论为IPO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IPO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在两者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除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阶段改革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阶段改革均有效提高了短窗口期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公司的盈余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此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PO制度改革降低了中长期窗口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制度改革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和牛熊市期间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不相同。研究结论为IPO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价格作为企业可以控制的最具灵活性和风险性的一种营销手段,其基本作用有二:一是扩大产品的市场销售,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二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最终达到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目的.本文从山区县商品筑面积住宅价格的概念和特性入手,介绍商品住宅价格的构成,影响商品住宅价格的因素和商品住宅价格策划的理论依据,进而阐述了商品住宅的价格策略.还通过对各种定价方法、技巧的比较,把对影响房价的因素研究从定性分析达到定量度量的高度,从影响房价的诸多繁杂的因素中筛选出最具影响力的6个因素,分别为区位、价格、环境、户型、建设质量、物业服务水平做为消费者最关心的因素,通过案例进行定价,将定价方法的选取从感性的叙述提高到理性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金融性资产定价模型的对比分析,构建出国有股内在价值的计量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得出的国有股的内在价值与实际协议转让价格作了较为详尽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样本总体看国有股实际协议转让价格偏低于其内在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国有股的内在价值.鉴于此,建议使用所给国有股内在价值计量模型作为国有股的定价参照依据,确定出较为合理的国有股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9.
以2009-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54家企业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内在价值和市场风险价值两方面的视角出发,采用风险价值模型VaR、主成分分析法和EFF效率值考察了我国创业板IPO定价过程中的合理性。研究发现:为提高定价效率,市场风险应当纳入到IPO的发行机制中,且发现在考察期内市场风险对股票内在价值具有正向的加成作用;与市场价格相较而言,股票发行价格未能很好地反应出股票价值;当投资者意识到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有价值泡沫的出现时,会导致首日收益率降低乃至破发。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化定价方式下,IPO定价调整是一个普遍现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10年11月1日至2012年4月27日期间采用市场化定价的348家IPO公司为样本,本文考察了IPO定价调整对参与者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IPO定价绝大多数具有上调倾向,由此而产生的福利效应如下:发行人获得了更高的融资收入;承销商收取了更多的承销佣金;获得配售的机构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和中签者虽然收益相对减少,但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福利增加;散户是炒新的主体,并遭受了福利损失,但该损失并非源于IPO定价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