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能力是其实现服务“三农”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基于机构支农的视角,从支农条件、支农过程和支农效果三个方面构建了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能力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HN县LJ农村信用社为例,对机构支农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湖南省HN县LJ农信社支农能力指数为66.33%,说明目前该农信社支农能力一般,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LJ农信社支农能力指标体系的子准则层处于非均衡状态,机构内部制度、贷款监督过程、资金回收过程、农户满意程度、农户受益情况处于优势地位,而外部环境、机构可持续、客户识别过程、贷款交易过程、服务广度、服务深度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应从改善外部环境、促进机构可持续发展、正确识别目标客户、降低贷款交易成本、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提升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能力.  相似文献   

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类型齐全、层次分明、供需平衡、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促进“三农”发展和金融普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金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深化了农村金融改革,提升了涉农金融机构服务功能;拓宽了信贷支农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加强了机构网点建设,增多做强农村金融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角度,对涉农贷款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存在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涉农贷款向城市和农村的涉农企业、组织倾斜,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步伐缓慢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村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支持“三农”的方针政策,稳步加大对“三农”信贷投入,在贷款覆盖面和贷款量上有了很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是,随着银行业体制改革的推行,农村金融运行中,农村金融大量功能流出、农村金融大幅度萎缩、非正式金融活动空间巨大等深层次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其原因在于,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运营成本高昂,二是金融产品价格失真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收入低下。针对这些情况,文章提出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市场定价;重新设计支农贷款补贴政策等措施,以期达到促进农村金融市场走向繁荣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黎少仪 《经济师》2014,(7):158-159
文章通过对肇庆市农村金融服务现状的研究,发现肇庆市农村金融服务在发展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明确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建立资金回流农村长效机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78~2006年中国城市化与农民收入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两者间的均衡和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且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长期的、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偏离农村经济生产的现象。因此,政府在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需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促使农村金融资源科学配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农信机构贷款支农的角度出发,探究数字金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市场竞争,进而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鲶鱼效应”。理论部分基于市场势力假说,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农信机构放贷行为的影响;实证部分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的县级指数与县域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数据相结合,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结论如下:第一,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激励当地农信机构提升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的投放规模和增长速度,表明数字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发挥了“鲶鱼效应”。第二,数字金融发展对农信机构支农力度的正向影响主要来源于竞争激励机制,而现阶段数字金融难以在技术上对农信机构起到示范作用。第三,进一步讨论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还有助于降低农信机构的贷款利率,让更多的涉农主体享受到利率更低的信贷服务,真正推动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普”和“惠”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支持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支持作用,对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和农业产业的实际数据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农村贷款和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之间存在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和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正向关系,而农业银行的农业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宁  任金政 《现代财经》2023,(10):21-38
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催生传统产业升级,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但是数字技术是否促进了涉农企业的价值创造,现有文献并无定论。本文以2013—2020年新三板涉农企业为样本,使用文本分析方法结合专家打分法构建了数字技术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对涉农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技术显著提升涉农企业的价值,这种提升作用在价值高的企业中更强。第二,不同数字技术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的提升作用更强,而人工智能的提升作用不显著。第三,数字技术对涉农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通过促进研发创新、提升市场地位和降低企业成本途径实现。第四,数字技术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在规模大、经营年限长、高学历员工占比高、农产品生产企业中更显著。本文为促进涉农企业持续稳定开展数字化转型,避免转型过程中的短视主义,提升转型的效率与效果提供了证据支持和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1,(17):101-103
近年来,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主体的支付体系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强化了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农村金融带来了深刻影响,并体现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分析支付体系向下延伸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影响,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支付体系在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以来,农村经济转型加速升级,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需求发生了巨大转变,因此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本文从现代农村金融的需求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供给”以及对现代农村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等3方面,探讨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服务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WTO与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从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层面来研究加入WTO以后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文章以莫顿与博迪的金融功能理论为立论基础 ,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实现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对农村金融的要求 ,提出了现阶段农村金融应发挥的五大功能 ,再进一步结合金融功能对金融机构体系的要求 ,并按照规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得出了必须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实施整合的结论。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实施整合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加速情况下,为引导资金流向农村而自上而下的建立的一种商业化经营的农村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三农。本文分别对它们能否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不足做了有益探索,指出村镇银行存在制度设计缺陷、金融服务水土不服、政策支持缺失等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商业性组织存在贷款偏离农村和农业的倾向,正规合作性质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有商业化经营冲动。认为构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合作金融相融合,民间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以来,农村经济转型加速升级,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需求发生了巨大转变,因此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本文从现代农村金融的需求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供给"以及对现代农村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等3方面,探讨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服务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杜金向 《现代财经》2007,27(8):17-21
构建一个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功能,是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的需求.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主力军的作用日益加强,但其产权制度还需进一步明晰、法人治理结构还要完善、管理体制还需理顺,否则就不能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同时,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也要进行改革,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在资金上和金融服务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扩展抵押品范围是缓解农村金融困境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思路下,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被寄予厚望,成为近年来农村政策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使用2010—2016年1 024家农信社和农商行的数据,利用2015年12月国务院在天津市蓟州区等59个试点县(市、区)开展为期两年的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对涉农贷款供给的影响进行了检验。本文认为,现阶段农民住房面临着价值评估难、抵押物处置难的问题,抵押效果不佳。实证结果显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没有显著增加涉农贷款供给,对农村金融的供给作用有限。本文在考虑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对其他担保方式的替代作用、农地经营权抵押和“三块地”改革的影响之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政府应着力做好农房抵押贷款改革的配套措施,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扩大农民住房财产权的受让范围,充分挖掘住房财产权的价值潜力,缓解抵押物处置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金融市场营销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所必需的现代管理理念,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和运用。文章从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客户关系、顾客价值和满意度等方面概括了学者们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研究方面的成果,以期能够提高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认识,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推进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城乡存款、贷款、金融资产总量以及金融中介机构数量中存在严重的"二元金融",所以,大力发展微型金融、规范民间金融秩序、"矫正"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发展机制和立法,保证稳定的金融环境是构建完善的、普惠的、均衡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内容,它的建立对打破农村金融抑制,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苟春和  秦雨 《时代经贸》2014,(2):110-110,112
面对农村地区金融发展落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成为金融工作的重心。2009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定向费用补贴等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农村金融的发展。本文对农村金融财政支持政策效果进行评价评估政策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发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支持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