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政府会计改革如火如荼,政府会计研究方兴未艾。政府与会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政府会计研究的外延越来越广泛。会计在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以及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政府规制等也对政府或企业会计行为产生重要影  相似文献   

2.
<正>政府会计改革如火如荼,政府会计研究方兴未艾。政府与会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政府会计研究的外延越来越广泛。会计在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以及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政府规制等也对政府或企业会计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在转型经济背景下,在传统政府会计规范研究基础上,积极开拓政府会计研究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范式,以适应制度环境的变迁,从而更深层次、更多维度地推进政府会  相似文献   

3.
梁丽 《事业财会》2007,(1):10-1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会计领域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当前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以及政府管理绩效要求的提高,对反映政府财政资金运动的政府会计也必将发生变化。本文主要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  相似文献   

4.
政府会计作为财政管理的基础,与国家审计关系密切。国家审计是政府会计改革中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对政府会计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从国家审计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国家审计推动政府会计改革倒逼机制和作用机制,对如何加快政府会计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会计改革是我国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回顾了政府预算会计的改革背景然后指出政府会计在传统核算基础上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多方面得出权责发生制在政府会计运用中的必然性,进一步提出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职能由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以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的预算会计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之需要,并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根据我国当前的政府会计环境,构建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应该是势在必行的。但政府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不是政府会计的基本准则,它是政府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制定、理解和应用政府会计准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理论基础。因此,对政府会计概念的框架进行研究,对于丰富政府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准则的制定、与国际政府会计接轨等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会计是衡量政府财政效益、财政资金运动的重要手段,是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是会计科学在社会事业领域的重要应用。长期以来特别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会计并未受到各界关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变原有的政府会计计量基础与核算体系,进一步做好政府会计改革,是新一轮改革的着力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林俊杰 《当代会计》2021,(14):61-62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会计法》及《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政府会计改革获得了持续动力.文章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政府成本会计三个方面分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进展,对学术界关于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论述、观点及研究成果等进行归纳总结,明确政府会计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对政府会计改革的未来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会计信息系统措施,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者对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提供借鉴,并促进政府会计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政府会计作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政府效能、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古代也积累了不少政府会计的经验,但总体来说是比较零星和滞后的,认真研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会计,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介绍美国和加拿大在政府会计方面的模式及经验. 美国联邦政府会计掠影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政府治理问题日渐受到关注,政府会计作为政府治理的重要工具,在实现善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治理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政府会计职能的发挥。本文在分析政府治理与政府会计改革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计划经济时期起至今,我国政府会计并不重视会计假设与前提。这其中的原因与我国政府产权关系、财政类型及宪政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政府产权关系的变迁、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及宪政水平的提高引发了人们对政府会计假设与前提的关注。我国政府会计应引入规范性的假设与前提,并从政府会计制度安排上充分重视会计假设与前提。  相似文献   

12.
鉴于负债风险控制视角下政府会计存在的制度规范不能满足政府对负债确认和报告的统一规定、收付实现制不能满足政府负债信息质量要求及财务报告不符合政府负债风险控制的要求等三方面的问题,在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政府会计改革的建议,即完善制度规范体系、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基础和改革政府负债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3.
田雪峰  赵文保 《价值工程》2010,29(26):55-57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政府贪污腐败问题也日益突出。公共部门贪污腐败问题的日益严重,与我国公共财务管理不善有着直接关系。改善我国公共财务管理的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快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现在实行的政府会计体系在会计准则和具体核算等多方面出现了很严重的与现实脱节的状况,存在着大量棘手的问题。我国的公共财务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公共财务管理学和政府会计学为基本理论,进行了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的理论分析,接着详尽地指出我国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的问题,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提出了改进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政府采购争议解决机制是保障政府采购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的重要程序设置。文章从WTO《政府采购协议》(GPA)有关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出发,详细解读了美国政府采购活动中给予利益相关方的各种救济权利,包括向采购机构提出异议、向政府责任办公室提出申诉、向联邦索赔法院提起诉讼等,对我国修订《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工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政府采购作为重要的财政手段之一,对国家的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GPA参加方利用政府采购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确定我国政府采购支持工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最终明确有关政策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措施,对国民经济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在国际问政府采购活动中,原产地中的国货判定标准成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一些国家在关于政府采购的立法中对政府采购国产货做了相应的规定。我国加入WTOGPA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在对外开放和保护民族产业之间达成平衡。文章以美国为典型代表,详细分析了美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采购中原产地判定标准的界定,为我国制定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政府绩效审计与政府会计改革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和推行政府会计改革都是我国当前的紧要任务。作者认为二者有着共同的存在基础和共同的推动因素,它们在目标、内容等方面具有对应性和互补性等;推行政府绩效审计和改革政府会计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探讨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和政府会计的改革,将会使政府绩效审计和政府会计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政府会计的发展历程,在诠释了政府绩效的基础上,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效率三个层面探讨了政府会计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的影响。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提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的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有助于明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分析,在大多数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从结构上分析,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从1998年开始,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引致效应;政府转移性支出在大多数年份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引致效应。  相似文献   

20.
Over the last decade, significant accounting reforms have been considered by a wide range of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roughout the world. Few countries have undertaken such extensive reform of their public sector, or of their public sector accounting practice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ose reforms, as New Zealand. Whil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ccounting reforms are more well known, the reforms at local government have been equally dramatic, the most recent being the introduction in 1998 of a long-term financial planning regime under the Local Government Amendment (No. 3) Act 199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actors leading up to the legislation, describ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regime, identifies the accounting and related issues which have arisen and concludes with some lessons which other countries may wish to consider in their own quest for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