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7,(4):75-75
2007年1月13日,河北省“中华老字号”新闻发布会在石家庄市河北宾馆举行。河北省首批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8家企业,获得老字号企业所在的商务部门主管领导及河北省各大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2.
<正>2006年12月19日,商务部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华老字号’授牌仪式”,向第一批430家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企业授牌并颁发证书。为引导老字号加快创新发展,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提升自主知名品牌,促进老字号在构建  相似文献   

3.
《四川物价》2007,(2):30-31
阅读:《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去年12月,商务部向第一批430家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企业授牌并颁发证书。这是商务部为拯救:“中华老字号”拿出的第一项措施。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了《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入围中华老字号100强的品牌价值仅为460.74亿元。而且自1990年以来由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有1600多家,仅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字号总数的10%,其中很多现在还都出现经营危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华老字号企业一般都拥有悠久的商业历史和地域特色,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国家商务部于2006年发布了“振兴老字号工程”方案,截至2013年,我国已有778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本文通过对这778家企业网站的搜索,最终发现只有37家企业的网站同时配有中英文。这37家企业经营的产品遍及酒类、医药类、饮料类、调味品类、日用品类、食品类、乳制品类、刀具类、乐器类等各行各业。笔者将所收集到的37家“中华老字号”企业网页外宣资料的英译本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这些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商标、广告语及企业简介的外宣翻译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聚焦老字号     
我们国家曾经涌现出了许多像“张小泉”、“王麻子”、“全聚德”、“狗不理”、“六必居”等著名的品牌企业,今人谓之“中华老字号”。“中华老字号”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医药、饮食、食品等行业。这些老字号无疑都有着令人称道的、辉煌的过去。  相似文献   

6.
<正>名存实亡的中国老字号目前,国家授予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共有1600多家。据悉,建国初,我国老字号企业约有1万多家,涉及零售、餐饮、医药、食品加工、烟酒加工、居民服务等行业。经过家族企业——公私合营——国有企业的历程,现在尚有70%勉强维持现状、20%长期亏损,只有10%晋身“中华老字号”。传统老字号本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可是现在这些老字号一个一个大  相似文献   

7.
近来,国家有关部门的一份统计数据进一步揭示出我国传统“老字号”的困难处境:曾经辉煌的老字号正在以每年5%的速度消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还有1万多家“老字号”企业。199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又确认了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但现在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倒  相似文献   

8.
张勇 《商业企业》2009,(1):46-48
上海新光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店,现为上海益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如今它继承并发扬了照相器材销售和专业维修的传统。依托“益民”,向外拓展,凭借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声誉.老字号“新光”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贸易部命名24家商店为“中华老字号”企业时,“新光”以特色经营和特色优质服务而名列其中,并被列入上海市首批26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榜单。  相似文献   

9.
在证监会最新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中,狗不理集引、广州酒家和会稽山,3家属于“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同时在列。此外,来自“中华老字号”阵营的皇上皇、张一元、便宜坊、松鹤楼、五芳斋、匀毛尖茶业、南京云锦等,皆在筹划上市。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上海的中华老字号,最具有中国品牌的影响力,这是因为上海拥有中华老字号企业180家,占全国中华老字号企业总数的70%,是全国中华老字号的最集中的大都市. 在上海,黄浦区的中华老字号,最具海派经典特色,这是因为黄浦区拥有中华老字号企业96家,占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总数的53%,是中华老字号最大的功能区. 如今,96家老字号向外拓展的直营和加盟连锁网点达到21073个,向外拓展的营业面积已达159万平方米,并开始走向国际.继去年古今内衣在新加坡开设连锁店后,今年老凤祥又在澳大利亚悉尼开出门店.2011年96家老字号实现销售700亿元,并以20%增幅上升.老字号升级换代跨越式的发展,是黄浦商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引领全国老字号发展新潮.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 近日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牵头组织 ,有包括全聚德、同仁堂在内的 5 0多家老字号参与起草了一部《中华老字号评定规定》 ,以对中华老字号的评定重新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约有老字号企业数万家 ,经正式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有 2 0 0 0多家 ,主要  相似文献   

12.
《国际广告》2009,(12):146-147
商务部:外资不得涉入“中华老字号”商务部即将对“中华老字号”的认证进行重新审定,外资一律不得入驻“中华老字号”。上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发生过多起外资恶意收购老字号品牌之后将品牌“雪藏”的事件。商务部作出这样的规定,可能是出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传统品牌的考虑。然而不少老字号企业认为,“老字号”是否能引入外资不应“一刀切”,外资对老字号的发扬光大曾有过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群老字号名店先后诞生集聚,就伴随著一条百年商业街崛起兴旺,一块金字招牌后而就是一段传奇,一个商业非遗文化传承就是一招绝活,中华老字号足见证城市历史的活化石.百年来,风风雨雨中老字号,一路走来,步履艰幸,到如今依然几家欢乐几家愁,2006年,为改变我国老字号企业步履艰难的经营现状,商务部开始在全国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从90年代开始,上海黄浦区就实施老字号品牌战略,到如今在上海由商多部命名的180家中华老字号,有有96家就集聚在黄浦区.  相似文献   

14.
"全聚德"、"东来顺"、"咸亨酒店"等来自全国各地的11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5月11日在福州发表第一份共同宣言,呼吁老字号企业团结起来,传承"中华老字号"品牌文化,积极创新,走向国际市场,让中华老字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告》2010,(2):82-86
根据中国品牌研究院的调查,建国初期全国中华老字号企业大约有16000家。涉及餐饮、医药、食品、零售、烟酒、服装等行业。1990年以来,由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有1600多家。现在,即使这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也多数经营出现危机,其中70%经营十分困难,20%勉强维持经营,只有10%发展良好。  相似文献   

16.
魏雅华 《商界》2004,(4):30-31
今天的“中华老字号”与当年历经百年沧桑的“中华老字号”几乎毫无血缘关系,“南京冠生园”之死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华老字号”面临的种种尴尬。“中华老字号”应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7.
数据显示,近60年来,我国的老字号企业从16000多家锐减到了2000多家,平均每一年就要消失230多家老字号企业。运用"道天地将法"的管理学思想,从不同方面分析地处河南开封的中华老字号生存现状,以期对全国各地老字号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19日北京饭店的金色大厅灯火通明,金碧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正在这里召开我国首批“中华老字号”的授牌仪式.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为荣获“中华老字号”的企业代表颁发了铜牌,这全国430块铜牌中,有我们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块,从此,我们跻身“中华老字号”行列。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9,(1)
文章从用户导向的视角出发,建构了针对中华老字号门户网站的评价体系,并抽取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中的14家白酒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南五省区市中的中华老字号白酒企业的门户网站普遍存在流于表面化存在、轻视对发布内容的管理、偏重营销宣传、忽视关系建构、国际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中华老字号白酒企业门户网站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下中华老字号没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华老字号如何通过情感营销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蒿倩文 《商场现代化》2007,(13):205-206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华老字号”品牌普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催生“老字号”的活力,实现“老字号”的再度崛起?本文将探讨老字号企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如何实施情感营销,协调传统营销,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