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德育长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弱化德育的效果。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是道德本质及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和学生自身的现实需要。高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发挥其主体作用,构建平等、互动、和谐的主体性德育模式,从而实现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有机结合、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同时兼顾、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增强、主体性与社会化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高校德育的启示: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也是高校德育过程的体现;高校德育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协调发展;高校德育要切实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人文关怀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解决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其中,坚持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德育共性与学生个性的统一,理论灌输与实践养成的统一,传道解惑与情感关怀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仍存在诸多困惑和误区.应采取的对策是:增强老师的主体意识和德育意识,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和能力;在德育目标上,把理想教育与现实取向结合起来;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德育内容上,重视道德规范和基础文明;在德育方法上,坚持动情性与明理性的统一.同时在德育模式上,应讲究科学,发挥德育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体性教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人本化管理和主体性教育成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内在必然。学校活动应该成为学生实现参与管理和培育、提升主体性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主体性德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德育的提出是哲学和教育学关于主体性讨论的延伸,同时也是德育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回应。伴随着人们逐渐由依附走向独立,现代高校德育应以培养人的独立自主意识、弘扬受育者的主体性为主题,树立科学德育规,创新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改变这一状况,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必须着重把握好德育过程的互动性、主体性、层次性和实践性,全面优化高校德育过程.  相似文献   

8.
人本德育是当前我国德育的新模式。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传统德育中"人"的缺失进行分析,得出忽视人与道德之间的本体性关联是其根本原因。而推动人本德育转向的深层次成因是由与上层建筑所对应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即经济的迅速发展所致。确保德育"双重性"的目的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的模式和德育实施方法的科学性,是人本德育的成功转向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改变这一状况,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必须着重把握好德育过程的互动性、主体性、层次性和实践性,全面优化高校德育过程。  相似文献   

10.
立体构建高校欣赏型德育要正确处理好认识与实践、形式与内涵、常规德育与欣赏德育、继承与创新四大关系,以提高人们对欣赏的德育价值认识,坚持欣赏与德育的统一,建立常规德育与欣赏德育互补统一的德育体系,推动德育创新,增强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是对传统主体性的超越。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在师生平等的交往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和教育内容的确定性,为培养自我选择、自主判断同时又和谐统一的道德人格提供全新的视野,有利于主体性的真正实现,实现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首要意义是引领学生追求精神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既要关注学生通过精湛的专业技能去成才,也要关注学生通过“高大上”的精神追求而在精神上成人.只有在获取人文知识的同时自觉追求精神成人,所谓学习人文知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才能成为通向人文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途经.其次,开辟人文素养的教育通道,引导学生在学习技术技能的同时增长人生智慧,从生存层面进入生活层面,对于侧重技术技能教育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讲,具有特殊意义.当教师传授人文知识时,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和辨别价值的能力”上,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开启智慧,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 ,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 ,以实现德育教育的功能。同时 ,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功能包含解困,即解决其经济上的困难;助学,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从根本上增强其就业竞争力;育人,即注重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民办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应探索更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正确执行资助政策,在执行中渗透人文关怀,为贫困生提供个性化的资助,注重资助育人功能的发挥,为贫困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5.
科技伦理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科技伦理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技观教育、科技与伦理关系教育、科技道德规范教育、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教育、网络和生态及生命伦理教育。要开设相关课程、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和制度建设、培育校园文化,逐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  相似文献   

16.
德育教师自身的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学校隐性的、潜在的德育资源是改进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其中,德育教师的品德、语言举止、亲和力等因素,是促进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提高的至关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道德品质、道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道德实践。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制定大学生道德规范,创建系统的养成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重视并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提高德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大中专、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时,往往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在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当了解、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计划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合格的现代化公民,因此,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德育的效果并不好。要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就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一起形成合力。学校的德育是一切工作的灵魂;家庭教育是德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德育的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