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有关公司理财目标的研究,以往是新古典产权学派,主张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由出资者单方面享有,则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有代表性的理财目标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利益相关者学派,主张企业所有权应当由利益相关者分享,与之相对应的主要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组合体,这就决定了公司理财目标应该是一个多元化协调、多层次结合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2.
“股东至上”和“利益相关者至上”是两种争议的代表性治理观点。“股东至上”治理主义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公司治理目标,以“资本雇用劳动”、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股东单边治理为主。而“利益相关者至上”治理主义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公司治理目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倡导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本文从企业所有权、理论基础、会计上从利润的计算和分配过程、利益获得的确定性和公司运营等五个方面剖析了两种治理观点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两种观点其实并不冲突,是相容的。上市公司的治理目标应该是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基础上的股东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陈玮 《会计研究》2006,(4):63-67
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观点,理论基础来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它摒弃了传统财务目标研究中单目标函数的思维方式,转而从多目标函数的角度来考虑,并注重以实务为导向,因而与具有明显经济学特征的传统财务目标观点在研究方法及思维方式上有着很大差异。本文从概念的界定入手,指出当前对于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并运用耗散结构论与协同学作为分析的框架与工具,通过对经理可协调与不可协调冲突的分析,得出应采用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财务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管理当局应把其理财目标指向顾客、供应商、政府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要求,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且得到持续发展.本文分析我国企业以利益者相关者最大化为财务目标的重要性,构建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构建,采取有利于满足内外部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行动,制定和选取合理恰当、积极有效的财务管理目标,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财务目标:最大化还是均衡——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框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袁振兴 《会计研究》2004,(11):38-42
企业目标由股东利益至上发展到关注相关利益者利益 ,与之相对应财务目标也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展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认为 ,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决定了股东不可能追求到利益或价值最大化 ;经营者也无实现股东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激励 ;现代企业由于产权残缺 ,这使得企业利益相关者在实现自身利益时 ,受到制约 ,也不可能追求到利益最大化。笔者认为 ,企业财务目标是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均衡 ,并从市场一般均衡、团队理论和共同产权理论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股东利益取向和相关者利益取向是企业财务目标的两种基本利益取向.企业财务目标的利益取向是一定的理财环境下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其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拥有的优势、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偏好及承担风险的能力、企业内部股权结构的集中程度及产权约束程度、企业外部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安排和企业财务治理中财权配置状况是决定企业财务利益取向这一博弈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由于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目标与西方企业并不完全相同;本文首先回顾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然后论证了当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应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罗国磊  石玉 《会计师》2011,(6):22-24
<正>一、引言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颠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益相关者治理理念日益普及,公司治理的目标逐渐转向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开始成为公司治理的主流理论。然而对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实际应用情况的研究并不多见。利益相关者理念在实际是否被真正地应用于公司的治理之中,公司经营的成果是否与利益相关者价值相关,是股东价值还是利益相关者价值影响企业的业绩?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进一步指导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完善。因此,我们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实际公司治理的情况,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提供实际经验,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15,(19)
与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较,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本文结合沃尔玛相关案例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探讨了在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下如何从外部和内部构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6,(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企业社会责任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尽可能满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需求,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了探讨,认为利益相关者最大化是现代企业比较理想、科学的一种财务管理目标,该目标按照内部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一系列与公司活动相关者契约组合体.但是,现代公司契约理论中"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都偏于,向所有者披露相关财务信息,却忽视了公司其他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参与者.本文探讨的基础是,在公司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之上,公司的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向各利益相关者契约主体提供财务、经营管理信息.  相似文献   

1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之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其根基并没有超脱企业契约的范畴,是环境推动的结果.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不仅与股东和经理人员有关,而且与消费者、债权人、供应商、员工和政府等紧密相关.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结成的关系契约,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会计政策选择权属于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看,会计政策选择权应属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企业,进而通过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具体运行机制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并受到一定外在约束机制的制约.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遵守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在相应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外约束机制下,达成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利益相关者财务论   总被引:84,自引:8,他引:84  
李心合 《会计研究》2003,(10):10-15
历史地看,公司财务的价值导向经历了从股东利益向相关者利益的演进过程。股东利益导向型公司财务的理论基础是资本强权理论和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理论,而相关者利益导向型公司财务的理论基础是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责任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公司财务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公司财务的目标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公司财务实行共同治理,员工与公司保持长期稳定的财务关系,公司财务实行分层治理和管理,公司财务控制权相机配置等。  相似文献   

14.
对“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的异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云 《现代会计》2005,(1):47-48
财务目标是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与归宿,它决定着财务管理主体的行为模式,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许多学者提出了“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所谓利益相关者,一般是指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管理者、供应商、顾客甚至企业所在社区、社会公众在内的、所有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有利害关系的群体。  相似文献   

15.
对“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的异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 《金融会计》2005,(6):13-15
财务目标是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与归宿,它决定着财务管理主体的行为模式,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许多学者提出了“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所谓利益相关者,一般是指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管理者、供应商、顾客甚至企业所在社区、  相似文献   

16.
吕臣  孟华  刘肖梅 《上海会计》2009,(1):25-27,31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 Theary)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对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现阶段,一种认为股东是企业所有者,股东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Grossman & Hart,1986;Hart & Moore,1990),即股东中心理论(Stakeholde primacy Theary);一种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企业所有权(Freeman,1984;Blaire,1995),即利益相关者理论。  相似文献   

17.
崔金辉  章雁 《上海会计》2010,(10):16-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已将财务目标由"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必须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纳入财务治理模式,并建立共同治理机制与相应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既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又充分发挥其在财务治理中的作用,从而提高财务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观念认为,企业的目的是为股东创造利润,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在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资本的逐利本性逐渐显露,企业开始释放负的外部性,导致其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损害。我国保险业全面放开以来,保险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日益激烈,主要表现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公司和顾客的利益冲突以及公司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冲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要求我国保险公司开始关注社会责任,努力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平衡,实现总体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分析了保险公司股东、保单持有人和保险行业监管机构等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对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偏好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和股东收益率模型对利益相关者影响下的保险公司资本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作用下,保险公司采用较低的财务杠杆能更好地最大化各利益相关者的效用,优化公司资本结构。这一结论也得到了我国三家A股保险公司上市前后财务杠杆变化的经验数据支持。为此,本文提出降低保险公司财务杠杆、优化资本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会计师》2010,(7):20-21
<正>企业是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关系契约,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各利益相关者因提供了不同的资源而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从而对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