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美好生活?是幸福、安宁、成就、激情,是不论身在何地都能享受便捷周到的服务。存日常生活中,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离不开的工具,“指尖上的服务”也正在成为用户的新宠。为了让用户充分体验高效的手机自助服务带来的便捷,中国电信不断创新并完善服务渠道和服务手段,继网上营业厅、掌上营业厅、易信客服、微信客服、QQ客服等多种自助服务手段之后,又推出了“天翼客服”这一新型的自助服务软件。  相似文献   

2.
语音渐有免费的迹象,运营商在面对冲击时,也学习互联网公司开始有了新尝试。2014年11月25日,有中国电信背景的易信发布了3.0预览版。易信新版本添加了专线电话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易信3.0预览版中的电话功能直接进行电话直拨,与手机通讯录和易信好友进行高清通话。3.0预览版还提供每月50条的免费短信,同样不限是否易信用户。目前,在易信官网上接受安卓版用户的申请体验。其实在以前,易信也可以免费打电话,不过只限于易信好  相似文献   

3.
腾讯推出微信两年后,易信横空杀出。但是易信挑战微信,如同在城墙下攻打拥有至高优势的霸主,硬攻显然不是良策,必须有突破口。找到突破口之后,先发展目标用户,然后再慢慢渗透到其他用户群。  相似文献   

4.
张瑛 《中国邮政》2014,(1):32-32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Email、QQ、微信等信息交流方式日益兴盛,传统书信交流日渐式微。在这种情况下,邮政贺卡产品如何扭转颓势、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Kik Messager上线,两周便吸引了100万用户,成为当时最火爆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一,随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类Kik应用热潮.在国内,先后涌现出米聊、微信、飞豆、有你等同类应用多达数十款,大浪淘沙之后,微信一枝独秀,取得了巨大成功,2013年易信、来往相继推出,以期对微信发起挑战.类Kik应用成功的一个核心因素是:摆脱以往社交应用基于普通账号、电子邮箱等弱关系链,直接将关系层沉淀到手机通讯录,打造基于通讯录的强关系链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6.
这个春节虽然来得晚,但热度丝毫没减。抛开对以往春节红火劲儿的延续不说,今年春节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奇的体验,"抢红包"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据微信、微博、手机QQ和支付宝钱包公布的红包数据,在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是去年除夕的200倍。手机QQ方面则表示,除夕当天,QQ红包收发总量达6.37亿个,抢红包人数1.54亿。支付宝方面的数据也相当可观,在除夕当天,有6.83亿人参与了红包游戏,支付宝红包收发总量超过2.4亿个,总金额达40亿元。  相似文献   

7.
新闻速递     
中国联通推出可一键上网的多媒体即时通讯QQ手机本刊记者京生报道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宣布, 携手美国高通公司、大显、三星、LG 及腾讯公司,共同推出三款可一键上网的多媒体即时通讯手机——“QQ手机”。该类手机产品专为喜爱QQ聊天的年轻时尚群体精心打造,它借助中国联通领先的CDMA 1×网络优势和BREW 平台,为用户提供了类似于PC的体验,并可实现用移动终端与 PC用户传送共享图片等多媒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榜上有名     
《中国电信业》2013,(6):68-69
顺从民意奖--腾讯腾讯于5月8日、10日分别推出了全新手机版Android4.1和苹果iPhone4.0。本想借用这一创新为QQ寻求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更好的突破口,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用户全然不买账,并且这一革新使得腾讯手机QQ陷入了新一轮公关危机。手机QQ Android4.1和苹果iPhone4.0版本将查看好友在线的功能挪至了二级页。原先用户点击联系人就可以看到好友是否在线,但在这一版本中,必须点击动态一栏进到二级页才能看到。  相似文献   

9.
当前,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让人应接不暇.“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拼着谁给用户钱多,微信春节发红包的活动又让入耳目一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力图去电信化的基础运营商又该向互联网企业学点什么?  相似文献   

10.
4G到底是什么?中斟移动山西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移动)工作人员简洁地回答:“它是更高的频率带宽和更低的接入时延。”4G的出现,意味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宽带时代与网上畅游时代来临了。4G让用户抛开电线羁绊,随时随地有足够的带宽、有足够的速度、有足够多的人和你同时存线……拿起手机,看看移动4G改变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微信,不只是一个通信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腾讯副总裁张小龙对微信的阐释。从2011年年初至2013年年初,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微信用户就达到了3亿,速度之快让人吃惊。以微信为代表的手机IM软件本身完全免费,除了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外,发送语音短信、文字短信、视频、图片都不收取费用。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及通信特性的增强,微信对传统移动话音、短信、彩信等业务分流越来越严重,微信及类似工具对  相似文献   

12.
"现在可以用软件打免费电话了。"这样的消息最近在微信圈中热传。这也是继微信替代短信彩信之后对运营商又一个可能带来不小打击的坏消息。记者稍稍整理了一下,现在比较著名的能打免费电话的除了微信电话本,还有易信3.0、触宝电话、360免费电话等。真的好似一夜之间,这些免费电话的应用就遍地开花了。2014年11月11日,腾讯发布微信电话本,该电话本不仅能拨打免费网络电话,同时具有自动备份  相似文献   

13.
微信是如何满足用户心理需求的?对不同类型的人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正面的吗?微信的使用和幸福的获得有怎样的关系?从一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些问题,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微信。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14年春节前夕,微信红包功能一夜爆红。到了2015年,正值微信红包新一轮紧锣密鼓布局之际,阿里上线了支付宝新版"亿万红包",同时开放了分享到微信和QQ的接口。但该接口存活不到半天,就被微信封堵掉。微信方面回应称:"微信红包是好友之间的一种趣味互动,是表达情感的方式,我们绝不容许有人打着红包的名义进行朋友圈恶意营销。"而最后一句则叫板阿里道:"等什么时候阿里系接入了微信支付,我们再来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截至2013年2月,全国手机用户总数已达11.32亿,3G用户占比达到20%.在人手一机的今天,你懂得如何使用手机吗?提出这样的问题或许会受到不少人的质疑. 使用手机,你够文明吗? 笔者认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文明用语上,还应体现在公共场所通信公德意识上.而手机和电话亭的使用就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  相似文献   

16.
微信成功因素分析 基于核心优势创新 微信是腾讯公司专为移动互联网开发的一款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即IM)产品.腾讯公司最早也是以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IM)起家的.早在1999年年初,腾讯公司就开发出了QQ,并一直视其为自身的核心业务.通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研发能力、技术水平,还是运营经验、用户积累方面,腾讯公司都为微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微信用户面面观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新宠,微信在拥有先天用户群的基础上,完善突出其优势特性,吸引了更多的新使用群体,其用户渗透率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微信用户群体的属性也随之展现出更为清晰的特征.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形式,对微信用户群体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个小小的“微信”搅动了电信市场的一池春水。据报道,截至目前,微信注册用户数已将近5亿。微信附身于手机之上,打破了传统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的界限,把交换寂寞和沟通渴望变成人类的基本需求。虽然目前对微信是否收费的争论已告一段落,但对运营商与微信如何合作的讨论仍在进行之中。如果能找到更合适的合作方式,无疑对双方都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9.
"千呼万唤始出来",1月21日,微信朋友圈首批广告正式亮相,包括宝马中国、vivo智能手机和可口可乐。朋友圈广告以类似朋友的原创内容形式进行展现。"微信不是营销工具"的口号也瞬间成为历史。从本质上讲,朋友圈广告是一种信息流(Feed)广告,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穿插在信息之中、依据社交群体属性对用户喜好和特点进行智能推广的广告形式。2006年,Facebook首先推出这种广告类型,目前Facebook总收入的三分之二是数据流广告,而国内新浪微博、今日头条,也包括QQ、Qzone等在内的平台也都在使用这种广告形式。这是当前对用户体验影响最小的广告形式,因此,在微信规模日益庞大的情况下,以营销带动的商业变现是可以操作的。  相似文献   

20.
移动电邮是一种用手机收发电子邮件的业务,即Push Mail。它与用户的电子邮箱挂钩,在得到授权和开通服务的情况下,电子邮件会即时地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以方便用户随时了解自己电子邮箱的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与手机上网查收邮件不同的是,这种服务是主动将邮件更新到用户的手机上,并非先行使用手机上网才能查看。而且用户使用移动电邮,可以通过手机完整地浏览电子邮件的正文以及相应的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