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项目和谐共赢分包体系构建提出的背景自项目法施工以来,水电项目施工已经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分包队伍为骨干、以劳务分包队伍为依托的项目组织结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转变,总承包企业与分包队伍的矛盾日渐增多。在基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现状下,总承包企业要拓展市场份额、增强施工实力,就必须依赖更多的外部资源。由此分包队伍在总承包企业项目履约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总承包企业对分包队伍的管理也急需变革以往的"老板"作风,彻底根除"以包代管"的做法。不管是总承包企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施工企业可将总包工程进行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其法律依据是《建筑法》《合同法》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但实践中施工企业也常常突破法律的限制性规定,对承包工程进行违法分包和转包(本文将工程分包人和转包人统称为"项目承包人"),甚至项目承包人也会将承包项目违法转包、层层分包,从而使得施工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增加.也就是说,施工企业选择不同的项目承包人,就会面临不同的劳动用工风险.  相似文献   

3.
读者:对于劳动密集、队伍流动、事故高发的建筑企业,由于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在劳动用工方面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加之一些施工企业承揽工程后转包、违法分包甚至层层分包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而使施工企业劳动用  相似文献   

4.
律师问答     
读者:对于劳动密集、队伍流动、事故高发的建筑企业,由于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在劳动用工方面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加之一些施工企业承揽工程后转包、违法分包甚至层层分包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而使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的法律风险大大增加。那么作为施工总承包企业,当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呢?  相似文献   

5.
施工总承包企业要在项目总承包制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分包管理体系是基础,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的分包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落实管理职责,对分包单位实施一体化管理:选择好分包单位是关键,通过实施对分包单位的资格评定和业绩评定,从战略高度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工程分包实行内部招投标制:加强分包施工过程控制是保证,通过加强施工方案和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加强民工队伍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确保总承包项目按合同约定顺利竣工交付。  相似文献   

6.
招投标市场日趋激烈,中标企业施工合同单价普遍偏低,施工项目应采取工序分包管理的办法,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双赢的效果,并对施工项目实行工序分包的内容、特点,工序分包项目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作了介绍,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工程项目,而我们有些工程项目又进行了分包,所以施工企业分包劳务费结算审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施工企业分包劳务费结算审计就是对企业分包的项目应用专门方法,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评价经济效果,揭示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发现企业管理存在的弊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的施工企业中,现场施工基本都依赖分包队伍进行。因而,在构成施工企业项目成本要素中,分包成本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一般都在40%以上。为此,强化对分包决算审核管理,是控制好分包成本的关键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工程分包是施工企业弥补资源不足的一种手段,但由于分包主体不进入有形建筑市场交易,分包活动大多游离于市场监管之外,因此出现了违法分包和转包等层层剥皮的现象。综合分析影响分包工程管理混乱的各种因素,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两种原因,一种是内因,来自于施工企业内部;一种是外因,来自于施工企业外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筑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由于工程建设加速开发,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各大型施工企业承揽的任务仅仅依靠自身的劳动力和机械设备已不可能完成,需要依托外部施工力量采取工程分包、工序分包或劳务分包形式来完成。为提高分包队伍的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体要把握6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架子队管理的优势何在?实施难点何在?架子队模式下的社会劳务资源如何协调?架子队内部承包机制如何构建?水电项目如何践行架子队管理?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一直是被广大建筑施工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用工方式,这种用工方式由于调集了广泛的社会资源,使企业施工能力获得了迅速提升。然而,由于我国市场体制不完善、企业管理能力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分包管理一开始就打上了"不规范"的烙印,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中型施工企业实行总分包管理是大势所趋,社会上蕴藏的大量劳动力和专业施工队,对减轻施工企业负担和适应施工期间劳动力波动的需要具有很大的优势.大中型施工企业目前完全具有管理大中型项目的能力,但要用自己的力量单独去完成某项目的建设却是不可能的,只有采取分包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各自的优势,靠技术精、管理强、智力密集的实力与组装社会劳动力相结合,走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大协作之路,才能实现市场的最大化、规模化和效益的最佳化.施工企业在物资采购时,优秀的供货商提供优质产品、合理的价格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项目利润,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认真做好工程分包队伍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电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招投标资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国有施工企业一线人员越来越少,工程建设中分包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分包队伍实力参差不齐,加上主承包商对分包队伍管理认识上有差距,措施不到位,结果经常出现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的问题。为此,结合实际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对做好分包队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项目管理法的推广,"管理层"和"劳务层"进一步"两层分离",劳务作业分包逐渐为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青睐,其在协调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与工程施工条件复杂专业、合同工期紧张、施工人力物力不足等矛盾上优势显著。但在企业的实践中,优势显现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扰。如何分包,如何管理?怎样才能慎始善终,充分激发劳务分包活力,将项目适时适宜的分包,又盆体满钵的收回?本期的管理实践攫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影响劳务作业分包效力发挥的原因,并结合实践给出了建议,希望能给予广大施  相似文献   

15.
对于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来说,施工合同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大法。一些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大多是由于合同意识淡薄,经营运作不规范,履约不力造成的。一部分企业每年因合同管理不善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再加之施工一线合同管理工作薄弱.分包工程的合同管理混乱.  相似文献   

16.
工程分包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分包中的相关概念 工程分包.是指工程的承包方(含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经发包人同意后,依法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交给第三方完成的行为.在分包行为中,承包人只是将其承包工程的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再发包给其他承包人,并签订承包合同项目的分包合同,承包人仍然要就承包合同约定的全部义务的履行向发包人负责.通俗地说,就是指施工企业之间的专业工程施工或劳务作业的承、发包关系.分包活动中,作为发包一方的施工企业是分发包人,作为承包一方的施工企业是分承包人.  相似文献   

17.
1 以项目管理改革试点为契机,推进企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轨迹 1.1 19871992年,试点鲁布革经验,建总承包企业 1987年全国施工工作会议确定了施工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形成以智力密集型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承包企业为主体,以专业分包和劳务企业为依托,全民与集体,总包与分包,城市与乡村分工协作,互为补充,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企业组织结构。 1989年,武汉市政府将武汉市住宅总公司撤销,将其所属9个企业整体并入武汉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由于下属企业膨胀,各单位从自身利益和小生产便利出发,盲目投资重复购…  相似文献   

18.
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在前者的管理和带动下,帮助劳务分包企业工作顺利开展。建筑劳务企业与施工企业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施工企业给劳务分包业务,劳务分包为施工企业完成工作。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保障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关于提高水电施工项目经营效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电施工企业市场份额和施工产值逐年增长。但利润增长较缓慢,经营效益与规模增长速度极不适应。要改变这种状态,水电施工企业应从企业管理层次定位、项目法管理、经营管理机制、项目招投标、施工技术、分包工程、变更索赔、项目核算、工程收尾管理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水电施工项目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国家颁布了一些调整建筑市场的法律和规章,对规范建筑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施工企业总分包管理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总承包企业在中标一项工程后,连标的数额都不变,全部“分包”给另一个施工企业。结果在施工过程中问题频出,后患无穷,最后不得不诉诸法律,给施工企业、建设单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加强对施工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