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物权法颁布后,学术界对于公共利益的标准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关于公共利益界定的模糊性、房屋拆迁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公权力对私权利的非法干涉等一系列问题的一个缩影.本文试从“钉子户”这一个案展开,围绕我国现有房屋拆迁制度的不足与完善、公共利益的界定以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究竟应如何衡平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刘开饮  王媛 《中国市场》2023,(16):18-21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突袭,各国经济发展、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居民生活等受到巨大影响,截至目前已经造成全球600多万人死亡。为了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各国在包括药物医学领域和非药物医学领域不断努力,试图尽快战胜疫情。文章侧重分析疫情防控过程中涉及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冲突,以及实现抗疫效果的帕累托改进方向,促进个人利益提升,实现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协同向上。  相似文献   

3.
宋新宇 《中国市场》2008,(35):31-33
2007年是我国"钉子户"之年,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对被拆迁人个人利益补偿遭遇公共利益要求对抗时,我国新颁布的物权法却对公共利益的范围之界定没有明确的态度。如何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准确界定公共利益,是保障个人利益和平衡公权力和私权利冲突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亚当.斯密在18世纪开创了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把斯密的理论体系扩展到政治市场,而赫维茨开创的机制设计理论则对斯密理论体系给予了现代解释与证明,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的机制设计方法。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三个理论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贯穿它们的一根主线是:试图达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激励兼容。  相似文献   

5.
庞蕊 《商》2013,(18):215-215
当前行政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对于行政法十分重要,它是行政法能够成为部门法的基础之一。在行政法中的公共利益,对公民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规定,也对行政机关的具体权利说明进行了法律的明确规范。公共利益最主要的特征是公共性,主要是为了维护群众的集体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立法、司法、行政等环节都重视公共利益的界定,保证公共利益在行政法的视野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商标法》规定了商标授权适用在先申请原则,然该制度的规定并非完美无缺,当先申请者申请注册商标但未使用,而不知情的他人在审查期限内使用了该商标,同时也提出了注册申请,并且后者对商标的使用涉及公共利益,这时就会存在先申请者的个人利益与后申请者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出现冲突,当两种利益所体现的价值出现博弈时,需要运用价值比较的标准进行比较和权衡,即当商标的使用是涉及公共利益时,应该优先保护公共利益。除此之外,其他情形都应该适用《商标法》规定的"先申请原则",优先保护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7.
对于究竟什么是公共利益,至今在学术界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解释。尽管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界定清楚公共利益这个概念比较困难,但如果"公共利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明确,则它很容易成为人们滥用权力限制个人利益的借口,因此明确"公共利益"概念十分重要。文章从"公共利益"概念的发展历史角度出发,探求了"公共利益"概念的发展过程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分析了现阶段关于"公共利益"这个概念内容不确定,人们无法对其形成统一性认识的原因,并否定了"公共利益"不应存在之说,论证了目前对"公共利益"模糊的定义正是概念的一个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公共利益"的概念将会进一步明确,一部分人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滥用权力从而限制个人利益的时代终将结束。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存在,解决这个问题一靠加强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企业法律保护意识;二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平衡,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共利益的概念位于法律概念体系的顶端,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我国<物权法>中虽然使用了公共利益的概念,但是,对何谓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等问题并未予以明确规定.而在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对公共利益的误读,因而重新解读公共利益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7)
在公共管理中,公共利益是比较核心的内容,对于公共利益进行分析,是公共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从规范层面对公共利益进行分析,探讨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怎么进行表达、以何种形式形成以及实现方法。基于此,在本文中对公共利益的几个内在问题进行探究,对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进行深刻解读。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4)
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性和问题性。政策问题构建是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政策过程中若缺乏对公共利益的考量公共政策就有可能变为某些个人、团体、阶层谋取私立的工具。故而,本文首先探究公共政策、公共政策问题以及公共利益之内涵,再剖析政策问题建构中公共利益的价值地位;最后,在厘清公共利益取向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的政策问题构建过程进行理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商》2015,(22)
仲裁作为一种权威性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具有准司法的性质。基于当事人的合意,将意思自治贯穿于仲裁的机理与过程,这又体现了仲裁的契约性。仲裁的契约性与司法性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隐含在契约性之下的意思自治与以司法为代表的公共利益之间的纠纷。因此,仲裁集中反映了意思自治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公共利益"问题是进口国在更广泛的视野下权衡其贸易救济措施所衍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以反倾销措施为重点,从贸易救济措施的经济效应分析出发,研究相关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救济制度中考量"公共利益"的立法与实践,剖析"公共利益"问题在WTO多边贸易框架下的发展与趋势,并在"公共利益"考量方面对完善我国贸易救济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吕晶 《现代商业》2014,(17):277-278
我国现行《宪法》、《物权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征收征用需出于“公共利益”之需要,但并未对公共利益这一法律概念加以定义和说明。借鉴各国立法规定,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财产征收中公共利益及其认定进行研究探索,一方面明确公共利益之认定标准,一方面列举符合认定标准之公共利益具体情形,双管齐下使得实践上有明确法律依据和理论指导,从而有效规范各级政府部门征收之行为,减少征收中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侵犯集体、个人合法财产权益的行为,进而促进社会之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晚近以来,随着东道国有关公共利益保护措施引发的国际投资争端的大量增加以及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漠视公共利益现象的频发,凸显了现行双边投资协定(简称BIT)对公共利益保护之不足及在其中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此,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年来不断警示各国重视BIT中的公共利益保护问题,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其最新的BIT范本中也开始规定有关公共利益保护条款。中国作为发展中的资本输入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的BIT签订国,在今后的中外BIT中应重视公共利益保护问题,规定适当、有效的公共利益保护条款。  相似文献   

16.
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此作出相关规定,由此产生了公共利益范围被无限扩大的现象,导致政府滥用征收权情况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从公共利益的概念、范围、界定主体和界定程序四个方面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对土地征收案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在利益分化和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里边,公共利益本身是什么,在我看来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决定公共利益的程序是什么,我自己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我们必须要强调在决定公共利益的过程中间,必须要吸收公共的参与,在征收的决定做出以后,对征收决定是否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应当允许被征收人提出质疑,可以通过诉讼的途径寻求相应的司法救济,这是最关键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公共利益的科学界定是公共利益获得保护的基础.公共利益的特征决定了公共利益保护面临的诸多困境,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将成为公益保护制度架构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赵海燕 《商业时代》2007,(31):34-35
反倾销中的公共利益问题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反倾销中公共利益的诉求主体是国家相关机构、公共利益在不同国家所表现出的内涵是多样化的、公共利益的衡平机制必须具有客观性,本文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反倾销调查机构中应设立公共利益问题调查小组、立足于本国实际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建立客观的利益衡平机制。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承载着权利救济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使命,从诉讼程序末端影响诉讼制度的运作。随着司法实践不断发展,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制度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司法上,均存在一些不能使判决达到一种利益平衡状态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将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含义明确的同时,将个人利益纳入行政确认违法判决的利益衡量之中,真正达到解决行政行为违法引起的利益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