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论公司治理中的独立董事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海  邓婷 《南方经济》2001,(4):58-60
公司引进独立董事是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绩效、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手段,这已被西方国家公司的初中经验所证明。本文在对中外公司董事会构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实行独立董事制的必要性与意义,并分析了目前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将是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是一组规范公司相关各方责、权、利的制度安排,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制度框架,它包括公司经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其宗旨是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于公司治理效率,本文构建了一个公司治理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股东权益 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者和公司治理的主体,应当拥有一些基本权利,以确保能够真实而有效地对公司进行治理。股东的权利可以分为两种,即股东“自益权”和“共益权”。股东“自益权”是指股东为了自己利益而单独行使的权利,主要包括:按照出资比例分取股利或股息的权利;公司解散后的剩余财产分配权;股东查阅公司章程、股东会记录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权利;股东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质询的权利;对公司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单一地研究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作为一种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投资者法律保护能够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形成交互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防范大股东等内部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同时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本文沿着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治理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这条主线,分别从法律渊源、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监督、管理层薪酬激励和公司自主治理五个方面对国外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分析,以供国内开展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交互作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董事会构成安排:组织因素驱动的应变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财务经济学界试图通过检验董事会构成的绩效后果来寻求最优的董事会成员安排方式,但研究结果表明构成变量仅能解释公司财务绩效方差的微小部分.借鉴组织合因理论的逻辑,通过对董事会构成的决定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重新审视,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公司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治理依赖的相机抉择性,因此认为董事会作为一项应变机制,在构成上无须遵循达尔文式的单向演进.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在公司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除了公司本身的内部治理,外部因素能有效作用于企业管理层并影响董事会的决议,从而改善企业治理中存在的舞弊行为和损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韩国股份公司管理中董事的善管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决策机构,董事作为其组成人员,他们的管理和经营行为,对公司内外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规范董事的经营决策行为以实现公司以及股东的利益最大化,韩国在商法中规定了董事要承担善管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善管注意义务包括善管义务、监视义务、报告义务。忠实义务包括竞业禁止义务和董事自身交易限制义务。韩国商法通过善管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的规定,旨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达到良好的公司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羽  李黎 《辽宁经济》2003,(3):14-14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表现于公司董事会的组成与行为——如何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政府以及员工利益加以及时与全面的考虑,广义而言,也就是对公司所处的法律与商业环境的综合反映。各国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与实现目标都不一样。英美法系国家更为关注股东利益的创造和增加。大陆法系尼以德国为主,除了关注股东利益外,还关注供应商、债权人、客户尤其是员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公司制度下董事会的独立性是指董事会成员在进行决策时,能够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层,而与其委托人--公司的所有者利益保持一致.这种独立性使董事会能够及早采取行动预防有损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发生,即便这样做有可能会损害当前总裁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因此,在公司董事会中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削弱内部人在董事会中的控制力,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成为当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独立董事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由于独立董事与执行董事、经理层之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使独立董事的作用难以充分有效的发挥.虽然各大公司都在加强公司董事会独立性的建设,以谋求公司的长远发展,但独立董事占大多数的董事会作出错误决策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独立董事的信息约束进行了分析,提出提高独立董事信息获取能力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激励、监督约束方面的制度,涉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配、制衡以及效率经营与科学决策。它是一组规范公司相关各方的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制度构架。它包括公司经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实际上是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问题。笔者分别对公司治理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何艳  张芬 《北方经济》2007,(2):143-144
完善的公司治理系统是保护小股东利益必不可少的因素,但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对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侧重点也会不同.文章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模式中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公司内外部激励机制、政府管理和资本市场等方面对小股东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债务结构、企业绩效与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本文利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分析描述了上市公司债务结构的整体和分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估计了债务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流动负债对公司经理层业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企业之间资金占用所形成的债务关系对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和经理层利益的维护有正面影响。而长期负债对公司绩效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夏宁 《山东经济》2006,22(3):43-46
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西方公司治理是在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主要有私人股东主导、经理主导和法人股东主导三种模式。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主要有国家利益至上、公司利益至上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三种模式。中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应发展董事会主导的互动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结构,它是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和机制。公司治理涉及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及其它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系列的关系。其核心问题是在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来解决公司股东和内部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这样一个架构,公司治理使公司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得以确定。良好的治理结构是保证经营者(代理人)根据公司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最佳利益行事的必要手段,它能够对代理人提供有效的监督,从而激励企业更有效地为社会创造财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和…  相似文献   

14.
熊明华 《特区经济》2011,(2):143-144
股东通过行使质询权直接参与和监督公司治理,以限制董事会权利,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论文从公司法现有关规定出发,比较分析德国、日本等国家质询权相关规定,探讨我国股东质询权的行使规则,被质询人说明义务,分析我国股东质询权的三种法律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5.
当前普遍采用的财务管理体系都是建立在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然而随着公司治理理论走向多元化,从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向利益相关者理论转变,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开始注意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理论的发展必然带动制度的演变,本文从财务管理目标多元化的角度出发,试着探讨维护各个利益相关者群体利益的各种制度.本文建议规避现金使用、实行定额税和比率税相结合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的利益;将企业注册资金作为企业的保证金、设立资产和负债的比率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建立产品追溯制度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何艳  张芬 《北方经济》2007,(1):143-144
完善的公司治理系统是保护小股东利益必不可少的因素,但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对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侧重点也会不同。文章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模式中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公司内外部激励机制、政府管理和资本市场等方面对小股东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强调,目前国内公司对股东利益的尊重不够,董事会形式主义的做法比较多,公司治理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8.
优化股权结构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股权结构优化的重要保证。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仍然是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高度集中。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优化股权结构,对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各自的权责利关系及三之间有效制衡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推动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维护公众股东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陶亚妮 《中国经贸》2013,(22):40-41
通过对36家上市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营绩效与董事会规模和高管规模负相关,与监事会规模正相关,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因此,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应有效控制董事会和高管人数,强化监事会职能,适当控制股权集中度。  相似文献   

20.
公司董事会既是公司治理的中心,又是企业重要的决策部门,因此对公司绩效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分析董事会的独立性(非执行董事的百分比)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通过收集来自200多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了模型并进行了回归分析,讨论了董事会独立性与业务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