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风险是造成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根治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有三个:银行上市建立银行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政府制定灵活的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2.
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过高,原因固然有多种,但是产权不明、权责不清乃是不良贷款形成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以股份制为目标,创新银行产权制度;建立委托——代理机制,激发各级银行保护产权和清收不良贷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信用风险仍是当前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据统计,2005年6月末主要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下同)不良贷款余额为1.16万亿元,比年初减少554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79%,比年初下降4.43个百分点。2005年上半年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主要得益于对中国工商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和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其不良贷款。如剔除工商银行剥离因素,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呈现出反弹迹象。  相似文献   

4.
银监会对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偏离度现场检查结果表明,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偏离度仍然较高,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我们认为,造成五级分类结果不准确、不良贷款偏离度仍然较高的原因除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有待提高以外,银行自身机制也是造成贷款五级分类不真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剥离不良贷款后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双宁 《中国金融》2000,(10):20-21
国家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剥离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 ,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截至 8月底 ,以五家国有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 )与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签订协议、同意剥离接收为准来统计 ,已剥离不良贷款占计划剥离额度的 10 0 0 9%(超剥部分需调整退回 ) ,这标志着不良贷款剥离工作已全部完成。  不良贷款剥离工作完成后 ,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  相似文献   

6.
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是指国家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向银行举债因多种原因无法归还而形成的不良贷款。公职人员不良贷款长期拖欠不还,势必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正常周转,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基于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采用中国15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对银行收入多样化和银行风险的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决定因素以及收入多样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了银行的所有权对非利息收入存在显著的影响,相对于非国有银行,国有银行往往获取更多的非利息收入,具有更高所有权集中度的国有银行更可能追寻非利息收入。此外,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都可以显著地减小银行风险。总之,就监管角度而言,收入多元化更有利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陈明安  李艳 《福建金融》2003,(12):44-45
加入WTO后,如何激活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提高盈利水平是金融界普遍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当前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中间业务拓展乏力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提高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宁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6):25-32,62
本文分析了渐进转轨中我国经济增长无法回避和跨越的问题——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并把不良贷款分为政策性不良贷款和经营性不良贷款,分别讨论他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防范化解不良贷款风险,支持可持续经济增长,分别从政府、银行、监管当局方面提出消除软预算约束,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银行综合改革,实现信贷行为优化,防范不良贷款风险;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基准,实行审慎贷款风险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金融管制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金融管制的经济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影响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具有资源再分配的作用。二是影响市场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后者意味着金融管制可直接干预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而影响其经营绩效。一些专家的实证研究表明:1.资本管制(包括一般资本要求、初始资本要求以及两者结合这三个方面)对银行不良贷款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资本管制指数每上升1个百分点,则银行不良贷款率将下降0.2个百分点。2.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净利息收入和不良贷款存在负向影响,其指数每上升1个百分点,则银行净利息收入率和不良贷款率将分别下降0.9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