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关于陶渊明《闲情赋》主要有主言情与主寄托两种说法,笔者认为《闲情赋》中所写美人、作者心目中的君主和作者的高洁人格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其衔接点是作者独特的文思,这个一体化的空间由三者的运动推动而旋转,构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笔者通过对原文进行逐步分析,阐述此赋中包含的多种意象组合及重迭意象蕴含的多重复合旨意,认为其囊括的主要对象即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及其高洁品格。  相似文献   

2.
《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作者以情抗礼,让杜丽娘用"至情"战胜了"理",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禁锢人们精神的封建礼教,反映了人们要求思想开放、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重新审视其中情与理的关系,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巫山与神女     
2021年初,重庆市公布第一批115个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巫山"榜上有名. 地名,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地方承载历史印记的社会化石,是一个地方最为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而"巫山"所寄托的,是千百年来对"神女"的无限遐思. 相传,巫山神女名瑶姬,是南方天帝赤帝的女儿,还未嫁人就去世了,葬在巫山. 巫山神女的文献形象最早见于《山海经·中山经·中经七经》.遥远的原始自然崇拜心理,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得到映现,从而为我们塑造了巫山神女这一独具魅力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4.
<吕氏春秋>"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在一面批判商鞅的君主"独裁",蔑视人民群众的思想的同时,另一面继承了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后提出的.<吕氏春秋>的"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包括"顺民心"和"爱利民"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胡波 《重庆与世界》2016,(26):82-87
以定量分析的方法,统计了《魁北克民法典》和我国《民法通则》英译本中出现的4个情态动词,即shall,may,must和should。结果发现,民法条款中shall和may使用较多,而must和should使用相对较少,我国《民法通则》英译本中不分具体的情境,出现过度使用shall的情况,may可以等同于汉语中的情态动词"可以",在否定意义中则表示"不得"。  相似文献   

6.
《梧桐雨》《长生殿》两剧对同一题材的表现在主题思想、人物表现等方面出现的大不同 ,是两剧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同 ,对剧作的主题思想在认识上不同 ,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程度不同 ,对封建女性的看法不同等原因造成的。两剧不同的面貌体现作者不同的思想意图 ,却带给读者不同的艺术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7.
沃克的小说《紫色》是佐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的继承与发展。同样的主题,不同的寻找自我的途径使得两部作品成为经典之作。珍妮通过对异性恋婚姻的寻求之旅、西丽通过同性的"姐妹"情谊分别打破父权制的压迫,获得真正的话语权,完成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董洪运的《吕梁赋》发表后,前有韩石山、王春林、北雁的赏文见诸《川西日报》,后有王岳川、何西来析文发于《光明日报》、《文艺报》,余深有感焉,也有所悟焉,择其要者,便是深感这一赋文是站在文化的立场上,为时代而赋的充盈着丰富文化意味的鲜活作晶。在当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正在召唤和凝聚成千上万的华夏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可谓国运昭苏,  相似文献   

9.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19世纪著名的俄罗斯作家普希金的代表作,作品中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为情而生、为情而苦,这一形象感人至深,在俄罗斯的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达吉雅娜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使人们正确的认识女主人公。  相似文献   

10.
在《资本论》关于人性问题的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注重一般人性与具体人性的结合,以劳动作为物质条件作用于人性的主过程,针对《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人性和未来社会人性的思想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春秋》与孔子而言,其着眼点在于“义”。《孟子.离娄下》云“其义则丘窃取之”有两层含义:其一,鲁《春秋》等各诸侯国的史册文本本身有的就有“义”,这些“义”因得到了孔子的认同与赞赏,所以就保存在《春秋》中;其二,鲁《春秋》等各诸侯国史册文本本身有的没有“义”,或者虽有“义”,但并不一定有什么“深义”,而对于这些无“义”或“浅义”的各诸侯国史册文本,孔子则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和阐释发挥,从而也加进了自己的“义”。  相似文献   

12.
《史记》和《汉书》是二十四史中前两部,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宏伟巨篇,《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则是既《史记》之后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两部典籍在史学价值上可以比肩,但在史家生平,写作背景、编纂体例、取材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魏晋之际,《庄子》作为魏晋玄学理论所凭借的基本思想资料,其文本解读,义理诠释成了一种学术时尚。尽管注本林林总总,但郭象的《庄子注》"其辞清雅",会"庄生之旨"",故为世所贵",开辟了独特的《庄子》诠释路径,对后世士人人格的建构以及庄学研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边远  毛艳铭 《理论观察》2008,(5):151-152
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在新世纪之初经由个人际遇重写了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并将历史的动因还原为隐秘的个人欲望,延续了格非创作中对欲望一以贯之的关注和探索。在《人面桃花》、《山河入梦》两部作品中,再现了男女革命者因性别的差异,在介入革命之初所表现出的不同动因以及革命过程中的命运殊途。  相似文献   

15.
1897年,严复与王修植、夏曾佑、杭辛斋在天津合办了《国闻报》,该报内容包括论说、译著、来稿、文选、信函等多种形式。严复是《国闻报》的核心人物,其关于报刊的舆论思想在该报刊中得到了体现,而《国闻报》正是严复等四位创办者新闻思想在当时社会的一次实践。该报作为维新派在北方的"喉舌",对京津地区及其北方诸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生之工作》和《五七指示》分别写于1919年12月1日和1966年5月7日。两文跨越的时空很大,但认真研读,反复比较,就能看到其中仍有一种合乎逻辑的联系,从中不难发现晚年毛泽东和青年毛泽东对他心目中理想社会的追求有着连续性、一贯性和统一性。所不同的是,和《学生之工作》相比,《五七指示》增加了"批判资产阶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记载了从汉末至南朝年间许多名士的言谈轶事,其中有关曹操的记载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作品中的"奸雄"形象;《三国演义》一书则在创作过程中吸收和改造了这些故事,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曹操的艺术形象,突出了他的"奸雄"本色。从《世说新语》到《三国演义》,曹操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被逐渐扭曲,其中的历史原因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与荀子所处年代接近的简帛文献的出土,为荀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使我们丰富了对荀学的认识。马王堆帛书《五行》和郭店简《五行》是失传已久的关于思孟“五行”理论的重要文献,被荀子指斥的思孟学派重现于世,为苟学研究提供了新知;就先秦儒家的“乐教”传承体系来说,1993年出土的郭店筒《性自命出》、上博购藏简《性情论》,都与荀子的“乐教”思想关系密切,虽然两篇简文中没有“性恶”的观点,但其论礼乐之教尤重谈“性”,并有强烈的尚“情”倾向,其主旨思想与《荀子·乐论》是一致的;秦简《成相》篇的出现则证明了《荀子·成相》篇是对民间艺术学习的结果,其目的是借民间艺术形式生动活泼的特点宣传伦理教化。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史记》的残缺问题,是历代以来争论颇多且悬而未决的难题。至于普遍认为所缺失的十篇中,“八书”占三篇,即《礼书》《乐书》《兵书》。《史记》八书原本内容应是:《礼书》《乐书》《兵书》《律历书》《六官书》《封禅书》《河渠书》《采准书》,其中《礼书》《乐书》《兵书》全亡,今所见内容为后人补作。  相似文献   

20.
《沪港经济》2005,(2):58-58
"上市",一个充 满诱惑又令人亦喜 亦悲的字眼。 掌上灵通创始 人吴峻曾这样惊叹 道:"掌上灵通上市 就像一台好莱坞大 戏,杨镭是第一男主 角。" 《飞向纳斯达克 的分分秒秒》一书, 为那些渴求通过"上 市"来实现自己梦想 的企业家,提供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