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外部环境特点,并对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然后用详细的数据描述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博世、德尔福、曼格纳和法雷奥等一系列全球知名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连连增资,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在价值正在日益突显。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新一轮发力似乎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销大国。平湖依靠区位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吸引了一大批优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落户,平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初具规模并逐步"驶"上快车道。特别是2013年以来在政府、协会、企业三方共同努力下,产业规模得到迅速扩张,优势企业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力不断得到提高,成为平湖极具成长潜力的一个产业。2014年,平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税10亿元、同比增长70%,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零配件产业的物流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北方经济》2005,(5):23-24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复建设、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分散、竞争无序和技术水平较低等状况.这些直接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竞争能力.而造成这种现状的直接原因就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有着密切的上下游关系,垂直一体化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体制直接影响其发展的规模,长期处于条块分割的格局导致中国汽车零部件的无序竞争.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实施国际化战略、进行跨国并购,是一个发展机会,甚至是一条追赶整车企业发展步伐的捷径,同时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怎样抓住机会实施国际化战略、进行跨国并购?在实施国际化战略、进行跨国并购的过程中,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怎样规避风险?“罗斯事件”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什么样的启示?业内一些人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芦议值得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重视。两年时间,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能从组蝇到形成52亿美元的销售额,似乎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6.
《浙江工商》2007,(8):41-41
吉利集团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中唯——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特别是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6,(39):31-32
西方汽车工业向中国发难,欧盟、美国和加拿大就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征税措施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 现在,因为汽车零部件问题,中国和外国生产商处于贸易战边缘。9月15日,欧盟、美国和加拿大先后宣布,正式向世贸组织起诉中国实施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规定是试图限制外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市场准入。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制造商的全球扩张,越来越多的欧美汽车制造商将生产重心迁至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汽车生产大国,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增长强劲,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目的地有186个国家(地区),国内一汽、长安、奇瑞、宇通等17家自主品牌企业汽车出口额也不断增长,我国民族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沪港经济》2006,(9):63-63
7月26日,由中国汽车报社主办的中国首届汽车服务大会在广州车展隆重举行。会上,包括一汽丰田、东风标致、奇瑞汽车等在内的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生产领域的20家企业(事业部),喜获2006年度中国汽车服务四星奖牌,而上海东昌和华星北方作为全国仅有的2家获奖汽车销售企业也同台接受颁奖。由于在今年的评选中,没有一家企业获得最高级奖即五星奖牌,这无疑为明年汽车业的“夺星”之战带来悬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详实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结合中国汽车企业实际的评价指标,同时,对中国汽车企业现状原因从产业保护与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外资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市场规模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汽车零部件工业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实证剖析。  相似文献   

11.
由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采购部、德国“国际汽车零部件与新技术展览会(IZB)”共同主办、中国制造企业联合会承办,“德国大众汽车零部件采购暨IZB国际展览会发布会”于2006年5月31日在京举办.本次活动旨在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加强与世界上主要汽车制造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2.
桂浩明 《新财经》2011,(10):87-87
如今,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后来居上,在资本市场也掀起了上市高潮,这本身就是汽车工业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付杰 《改革与战略》2010,26(8):117-119,143
内江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汽车零部件产业已成为内江的支柱产业。因此,内江已确定要在三年内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的汽车零部件基地。文章通过分析内江目前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快优化内江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招商引资、加快提升汽车零部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八项发展内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从很早起,部分岛内整车厂商和汽车零部件业者看好大陆庞大市场商机,竞相前来投资建厂,对大陆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直到如今,不论合资企业或是大陆本土厂商生产的汽车,其中都包含大量台资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制品。随着改革开放后,大陆民众变得越来越富裕,对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此造就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后,大陆民众变得越来越富裕,对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此造就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2011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不断进入家庭,中国汽配经销商开始面对新的营销环境。新车型以每年几十种的密度上市,市场向小批量、多品牌、国际化、时尚化的趋势发展。新一轮围绕汽车及汽车售后市场的投资热潮在全国各地掀起,新建的汽车城、汽配城、4S店和新的竞争品牌不断涌入耳目。来自国外方面的信息是,在全球最大的5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中,35家已在中国设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全球汽配跨国公司如德尔福、博世、电装、  相似文献   

16.
晨风 《中国经贸》2009,(5):70-70
有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极限是1.5亿辆,根据目前的发展速度,在2020年前就可能达到这个目标。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国,届时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7000万辆。汽车消费大国的荣誉背后,却是中国能源与环境的脆弱供给。中国在倒逼环境极限来发展汽车。  相似文献   

17.
汽车零部件物流市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权 《科技和产业》2004,4(9):37-3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日益兴起。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投资建厂,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汽车零部件物流市场的建立。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市场行情,提出了搞好汽车零部件物流供应链的措施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到2005年将培养5~10家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大型企业集团。《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将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发展重点.支持零部件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抓大放小、扶优扶强。  相似文献   

19.
梁冶 《环球财经》2005,(1):70-71
面对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和廉价产品的竞争,美国汽车及零部件商开始到中国采购汽车零部件,或者直接把零部件加工转移到中国等低生产成本的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销售模式也发生变革。其中,销售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发展盈利的动力。人性化管理是销售团队开发人员潜能,加快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介绍汽车零部件销售团队设计,重点阐述人性化管理措施,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