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小根 《老区建设》2012,(18):22-23
一国工业企业的龙头企业投资收益的好坏决定一国国家经济的凶吉。通过对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中关日三国企业群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数据分析,得出一个有趣的现象:日本有8年的营业收入利润率都小于2%。即日本投资收益较低,国家经济凶险,中美两国在凶险之外。一国企业群投资收益越高越吉利,投资收益较少则凶险。所以企业要重视投资收益率,企业家需要找到打水的用具例如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2.
大企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是一个国家财富的象征。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否强大与该国大企业的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即一国拥有大企业的数量越多,则该国经济实力也就越强。从世界500强的数据显示来看,我国入围500强的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营业额来看与经济发达国家的相比还是有着很大差距。中国自入世以来,面临着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化.一个不容争论的事实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经济实力的较量。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加剧.中国的企业不得不在国内市场直接与世界大企业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在这种外在环境的竞争压力下,中国不得不审视自己大企业的发展。发展大企业实际已经成为事关中国未来命运的大课题。综观研究企业成长的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的对大企业成长的研究大多是以西方为背景,  相似文献   

3.
刘业进 《西部论丛》2009,(12):30-31
“国进民退”浪潮来势汹涌 2003年以来,在钢铁、煤炭、房地产等领域出现了一股国企业收购、并购鼋组的势头,到正在过去的2009年达到高潮。最近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举行“‘国进民退’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小玄指出,自2003年开始,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力度的差异造就了持续至今的“国退民进”。王小鲁表示,  相似文献   

4.
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而言,2008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在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上市公司这一中国企业中的优秀群体出现了巨大的分化。在百强榜上,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板块出现行业性的“大撤退”,百强企业分别较2007年减少了7家、4家和5家;而煤炭板块则“异军突起”,百强企业比2007年增加了8家。  相似文献   

5.
黄杨 《环球财经》2012,(1):72-72
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活力与创新的真正源泉,微观层面的企业越活跃,一国经济越有前途。只有中小企业有了发展和活力,一国才有创新的动力,经济发展才能进步  相似文献   

6.
周寻 《辽宁经济》1997,(2):42-43
发展中国名牌迎接世界挑战●周寻一、发展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问题在当今世界“商战”中,名牌已成为一国的标志,一国的水平,一国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通行证”。名牌的发展,可以使企业获得巨额利润,可以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造就地区优...  相似文献   

7.
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除了中美两国的领导层、各国经济界人士、专家学者一直在关注之外,中国和美国的老百姓,以及在中国的美国企业对中美经济关系也是十分重视。30年来,在中美两国民众生活的不经意间,两国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深地植入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8.
沈滨 《浙江经济》2005,(23):60-60
纵观国内外企业集团发展的轨迹,现代企业集团已经成为经济主体越过地界、国界追求继续做强做大的重要形式,更是一国、一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作为企业组织的高级发展形态,企业集团比以往任何一种组织形式发展得都要快,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都要大。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乖离倾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国际间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较量 ,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然而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随着世界经济资本大规模地跨国界流动 ,企业的发展正在打破国家的界限。以进出口贸易显示一国竞争力的指标已经不能够真正反映一国的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丰富了。“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乖离的现象启示我们创造出一批优秀企业是强国富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时至今日,一国经济国际化程度高低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际化包括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称为"内引型国际化",二是对国际市场的参与和渗透或扩张,称为"外推型国际化"。世界经济发展史充分表明,只有共同推进内引型国际化与外推型国际化,才能保持一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截止1997年8月,中国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近30万家,合同外资金额近50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44亿美元。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止1996年底,我国批准对外投资设点的企业仅有5045家,协议中方投资57.…  相似文献   

11.
企业是一个社会经济细胞,就必然会受到企业行为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这是由于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经济行为,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没有文化力量源泉的企业会缺少持久发展的动力,注定不会成为长期成功,不会成为做强、做久的“百年老字号”。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忽视文化因素影响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亚各国经济复苏,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中亚五国与我国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边境贸易经济合作区。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中亚贸易,在看到中亚市场蕴含的巨大资源潜力和巨大的消费品市场的同时,对这一市场的激烈竞争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应引起高度重视和对策思考,以提高中国企业在中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组织结构演进中的社会资本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这篇论文提供了一个关于社会资本、组织结构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文章探讨的中心问题是:为何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常常宁愿忍受一定的效率损失,也不愿引进新的组织结构?我们的分析表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资本的积累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家对外生的(技术和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进而决定了企业家引进与新的企业扩张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的激励。在这个意义上,企业的成长缋效是内生于一国(地区)社会资本积累能力的。这与福山的“社会资本丰富的国家更容易实现组织创新”的假说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马萍  张隆 《发展》2000,(6):19-20
中国加入WTO已指日可待了。面对中国的众多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发展良机。面对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求变通、求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发展的最活跃动力.也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相对滞后.其问题何在?如何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浪潮的追求     
孙丕恕  王晓慧 《新财经》2009,(10):41-41
从六十五年前的一个小作坊,到全P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三位的IT企业集团,浪潮的发展壮大,是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实践不断创新、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国有企业转型,向创新型、市场化、全球化企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是影响一国对外经济和国际收支的重要指标。通俗而言,汇率即为一国货币用另外一国货币所表示的价格。而一个国家是否在自身货币的汇率上拥有定价权,将直接影响该国在世界上的金融话语权,以及该国的对外收支平衡,甚至通过对外经济部门间接影响该国的经济结构、通货膨胀和劳动力就业等。  相似文献   

17.
孙永保 《中国经贸》2010,(8):103-103
当今社会,文化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一科学论断告诉我们,当前不仅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而且要正确地把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对振兴企业经济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日本经济复苏中的企业成长性分析兰州大学经济系孙明贵一、经济缓慢复苏与企业增收不佳并存1995年上市企业中期财务决算表明,日本企业收益明显改善,其中一部分企业经营业绩有显著提高。上市企业1994年上半期与1993年上半期比较,经常利润增长5%左右,19...  相似文献   

19.
<正> 名牌,体现着企业的整体素质,标示着企业的信用和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而一个国家拥有名牌的多少,则反映着该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莫不是以名牌支撑的。因此,保护名牌与发展名牌在一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资大量进入我国名牌企业,我国已有的许多名牌不但没有借助外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充分就业是一国经济政策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增加就业机会尤其重要,对地方政府也是如此。实际上,我国的就业压力主要存在于地方政府。财政政策是地方政府解决当地就业问题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一般来说,财政政策会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教育和社会保障水平来影响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