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公司设立中,现物出资是与现金出资相对应的一种出资方式。我国《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对于现物出资财产所有权转移的规定与传统民事主体理论的冲突,使得现物出资财产所有权移转的实际操作陷入了困境。通过对国内外立法例的比较研究,将现物出资财产所有权进行信托,以现物出资财产的独立性公示来明确现物出资的目的及其中的法律关系,利于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冬无雪 《大众商务》2006,(2S):26-26
一个人能干什么?可以去开个“一人公司”。如果还不能确定,那就去查新新修订的《公司法》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这“一人公司”了,此规定已经从1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与一家外国公司签订合资经营合同,约定我方以生产设备以及厂房作为出资,外方以生产原料折价出资。合同签订后,我公司将生产设备和厂房交由合营企业使用.但由于厂房的所有权存在争议,所以一直未履行厂房所有权转让登记。现在外方公司不仅要求我公司办理厂房所有权转让登记,而且还要求将厂房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也一并变更为合资企业所有,否则要求我公司承担出资不到位的违约责任。请问,合营合同中并未约定厂房所属的土地使用权也作为出资,外方要求办理土地使用权转让是否合法?我公司已经将厂房交由合营企业使用和占有,我公司是否需要办理厂房所有权转让登记?  相似文献   

4.
刘宏 《新智慧》2006,(4):16-17
修订后的《公司法》(简称新《公司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1993年版《公司法》(即旧《公司法》)相比,新《公司法》允许公司股东分期出资、允许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取消了公益金提取的硬性规定。这些方面的变化将给企业会计核算带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对人力资本能否作为公司股东的出资方式仍无明确规定,而实践中的地方性立法也有不同的态度,理论上也存在着分歧,这种混乱状况给公司实务和司法实践都带来了困难。本文从现代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角度讨论了人力资本出资的理论和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公司法关于公司资本制度的规定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宜采折中授权资本制:应当适当降低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可以允许股东以下列方式出资:货币,公司营业所需的实物和不动产用益物权,可以自由转让的股权,对公司自身的债权,公司营业所需的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7.
新公司法下如何出资设立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体而言,首先,新公司法大幅度下调了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原公司法对于不同行业规定了不同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分别为10万元、30万元和50万元,新公司法将最低注册资本要求统一降低到3万元.其次,新公司法引入了授权资本制度,即公司的资本登记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注册资本,二是实收资本.也就是说允许分期出资,改变了以往要求股东一次性足额出资的规定.第三,新公司法扩大了股东可以向公司出资的财产范围,股东不仅可以用货币出资,还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相似文献   

8.
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下公司在我局注册登记.现予公告湖南省益阳市远洋五金矿产有限公司住所:益阳市栖霞路5号法定代表人:邓文斌注册资本:50万元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执照字  相似文献   

9.
法律上的商誉是指商主体拥有的,以营业之整体为载体,能够为其带来超额利润收益的不可确指的无形财产。在资本经营观与公司契约观下,商誉作为股东的一种出资形式具有充足的正当性,其在适格性上的某些缺失只能成为立法上对其予以补足的根据而非禁止的根据。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商誉出资的特殊性及其风险,并从为公司契约提供合同范本与漏洞弥补的立场出发,寻求对其风险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立法规定 为了与《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企业法人相区别,本文中所称的企业仅包含《民法通则》第三章第二节所规定的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所登记注册成立的企业法人,本文主要以全民所有制企业为例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就可以注册成立公司”,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然而,我们通过对部分投资者做的一份调查中发现,尽管《新公司法》实施已经10个月之久,但对于“一人公司”的了解,很多人仍是一知半解,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 那么,“一人公司”到底与以往的个体工商户有何不同?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一人公司”又有哪些优惠之处?是不是每个投资者都适合开办“一人公司”呢? 本期策划,我们将从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入手,向您全面介绍“一人公司”的相关政策及潜在商机。  相似文献   

1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瑕疵出资是指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的出资义务,没有缴纳其认购的出资份额或者缴纳的出资与其认购的份额不符的行为,本文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探讨了股东瑕疵出资引起的与足额出资股东、公司、瑕疵出资的受让人及公司债权人间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公司法》修订之后,对于股东出资形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取消了知识产权出资的限制,扩大了知识产权出资的范围。知识产权出资作为知识产权资本化的一种重要类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知识产权出资之中,大部分股东出资形式是以专利入股。面对专利出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企业应当提前做好风险应对措施,做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对专利出资以及资本的后续管理工作做出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公司法》中,关于对"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改革"的问题,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变化,这四个方面首先是新《公司法》改变了以往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其次是将公司的注册资本制度改成了认缴制,再次是改变了传统的出资比例中货币出资的要求,最后,改变了传统的公司注册时的法定验资程序。新《公司法》中公司法资本制度的改革对传统的公司法原理和制度形成了的冲击,也势必会对公司法的司法适用和裁判提出尖锐的挑战。本文中,笔者将会分析此次公司法在资本制度改革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及其完善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严格的公司法定资本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问题。公司法修改应当采用折中资本制并加强民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6.
新《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做了较大的修改,这些修改和完善有利于公司的设立和发展、鼓励投资及进一步繁荣市场经济。但对虚假出资的规定,尤其是关于虚假出资的民事责任的规定,公司法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有鉴于此,采用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虚假出资的定义、表现形式出发,提出了我国关于完善虚假出资民事责任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对今后关于此问题的立法修改和完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虚假出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虚假出资直接侵害债权人利益,危及交易安全,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我国《公司法》和《刑法》对违约责任,虚报出资的责任,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责任,评估、验资、验证机构的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虚假出资现象。但由于《公司法》中对注册资本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虚假出资的屡禁不止,因此,必须严格注册资本制度,补充新的条款,严格虚假出资关系人的法律责任,杜绝虚假出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公司清算制度是公司法规定的重要制度之一,关乎公司的存亡。公司未经清算不得终止已经成为公司制度的重要原则。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对公司清算制度进行了一定的修订和补充,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了理论界两种股东资格认定的标准后,提出确定公司股东资格的标准不是出资或者股东名册、登记机关的登记资料等登记行为或状况,而是认可公司设立协议或公司章程并愿意出资,同意设立公司或受让公司股权.  相似文献   

20.
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以及1994年颁布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通过多年来的实际运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有关公司的设立与开业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方面弊端突出,期望在《商事登记法》中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