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制度安排的非均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有许多农业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就是农业安排的非均衡性,无论是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剩的制度安排,还是不适应农业发展的。农业制度安排非均衡都有其内在根源。必须确立科学的农业制度创新的策略及突破制度创新桎梏的措施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
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关键在于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尚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这不仅阻碍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且阻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农业经营制度不完善的根源在于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主要缺陷是集体所有权的模糊性和农户土地产权的残缺性。从总体上来说,完善农业经营制度的关键在于进行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如果只是就其中的某一个问题来单独解决,或者是就“三农”来抓“三农”,就“三农”来解决“三农”,只能达到缓解作用,而不可能彻底根本解决。因为“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体制、在制度,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和制度上着手。既要面对、解决“三农”自身的问题,更要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要反弹琵琶,从制度着手,从源头解决。  相似文献   

4.
制度反哺: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的角度看,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为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制度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投入,重点在于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虚拟企业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企业是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虚拟企业这一现实制度创新的根源来自于时代和迅速的技术变化的要求,其核心是为企业应付日益激烈的竞争及复杂多变的格局做出的更有利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农业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分析及策略调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多年的中国农业改革经过实践检验,是成功的。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改革初始没有大的突破,本文认为关键是前一轮农业改革的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制度环境了,需要进行改革策略的调整。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其次对前一轮改革模式的绩效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评析最后提出了当前农业制度变迁的策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鑫燃 《当代财经》2001,(2):31-34
中国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缺陷不只在于基金管理本身,而在于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制度缺陷,解决目前基金管理缺陷必须从养老保险制度入手。中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还不能采用智利模式,而必须经历从政府控制的养老保险基金公司管理模式到政府等部门严格监管的养老保险基金公司管理模式的“两步走”。  相似文献   

8.
论二元财政结构非均衡制度安排及化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洪友  朱华荣 《现代财经》2006,26(8):3-6,23
中国财政制度安排的显著特征或主要缺陷是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其制度安排是“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的非均衡。这种非均衡制度安排,是导致中国农村公共品长期不可持续有效供给、“三农”负担沉重、基层财政不可持续、基层治理软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调以及农村社会不和谐等诸多问题的根源。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统筹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入手,研究解决“二元”财政结构下的“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非均衡制度安排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经济改革过程,借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表现为一种制度变迁,即旧的制度安排(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新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中,从外国引进某些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以至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正是制度引进引发和推动了制度变迁。本文从分析制度引进的成因、机理和“非路径依赖”环境入手,阐释引进制度的本土化和制度创新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入世,论述制度引进与包括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内的综合性制度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增加农民收入的实质是农民价值创造、实现和分配制度的创新。制度具有优化资源配置,激励和避险等基本功能;制度的安排决定了投入产出的效率和收入的水平与增长速度,激励劳动者为自身的利益而积极劳动;通过制度安排能使市场主体转移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制度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制度创新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与保证。中国农业高速增长时期都发生了农业制度创新,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农村市场体制创新促进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1979~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4.5%,是1952~1978年的10倍。一、农民…  相似文献   

11.
许国生  许凌艳 《经济师》1999,(12):10-11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党的十五大指出:“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国有企业焕发生机的灵魂和动力。一、首先是体制创新从计划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是统,而且一切都统;企业对上级是靠,而且一切是靠。上统下靠,企业有盈利全部上交,出现亏损全部报销,干部头戴“铁的乌纱帽”,职工手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国际借鉴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行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存在较大缺陷,已不仅是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大、现有体制下的机制转型就能解决的;不能就农发行谈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必须以创新的观念和方法重新构建我国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不能只注重机构的存在形态,更要注重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和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整体功能的发挥;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不能走机构路径,应是一种制度、一个体系,它包括现有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重新定位、商业银行县域机构社区再投资制度安排、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综合改革以及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和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路径的选择一直争议不断,回顾我国医改的历程及突出矛盾发现,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并不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的根源,改革中大量制度安排的缺失与错位才是导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未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必须着眼于整体的制度设计,解决制度安排方面的错位和缺位问题,从建立多元化的医疗卫生制度入手,通过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深化医疗机构改革步伐,创建一个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承受能力相吻合,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新型医疗卫生体制。  相似文献   

14.
既定制度结构中存在的诸多低效率的制度安排制约着农业的发展。由于不同的目标偏好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实施农业制度创新时具有不同的成本和收益预期 ,使得中央政府的制度创新意愿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 ,而地方政府拥有制度创新的“试错权”是突破农业制度非均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福建省情和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为背景,从工业化过程中工农关系和城?考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提出以制度创新推进农业工业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转型,把农业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顺应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趋势,调整工农关系,进行观念创新、农业保护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制度创新,统筹解决福建“三农”问题,从而构建和谐福建。  相似文献   

16.
王月红  王连果 《经济论坛》2009,(19):122-123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然而企业在承担环境责任上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本文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源产权归属不清和资源价格体制的脆弱性、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完善及环境管制与科技创新政策整合不足三方面的制度性缺陷,探讨了激励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制度安排与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现行农村财政制度缺陷是农民负担的制度根源 ,农村税费改革仅仅是农村财政制度改革的一部分 ,无法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必须从总体上改革农村财政制度 ,为此 ,应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构建农村公共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三农”问题已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突出、更加紧迫,现有的制度安排已无法使农业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而且正是由于农业发展机制的缺失,使“三农”问题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现实表明,仅仅靠重视、支持和结构调整已不能解决事关长远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问题。而不能形成内在的发展机制,则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和提高就没有制度保障,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就会受阻。因此,切实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把制度创新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口才是根本之举。  相似文献   

19.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家庭联产承包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改革和 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与农业现代化不存在实质性的矛盾,但它存在的一些缺陷对农业现代化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我国的农地制度创新应当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中心,遵循和服从现实条件 的约束,其创新至少包括:(1)农地产权结构的创新;(2)农地流转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的制度供给——一些国家科技创新的基本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剑  徐晓鹏 《财经问题研究》2000,(3):73-73,F003
知识创新, 科技创新是21 世纪全球经济竞争、政治角逐和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内容。“科学需要从体制上给予支持”, 为迎接挑战,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推进本国科技创新的计划, 确定了各自的未来科技发展和创新的目标, 并为此给予了一系列保证计划和目标实现的制度安排。这些国家的经验证明, 制定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 是一国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制度保证; 而从财政、金融、税收、管理等诸多方面确保和鼓励企业主导型科技创新体制的形成和运转, 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不可或缺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