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市劳动就业大体可分为贯彻"三结合"就业方针,稳定就业局势;落实国务院"四项规定",劳动就业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实施新的就业方针,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基本建立;把劳动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四个阶段。在此期间,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始终把就业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思路创新,立足地方实际创造性开展就业工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加快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化国家,都面临着劳动就业问题的挑战。劳动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并与资本雇佣劳动生产方式紧密相连。从根本上说,劳动就业如同资源配置一样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象,并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不仅表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表现在需要创造更多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就业岗位。促使就业不仅仅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有效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对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如何更好地处理劳动就业问题无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研究现代就业趋势 促进我国劳动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就业的趋势 ,提出了扩大劳动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云达 《北方经济》2007,(12):61-62
就业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而目前民营经济被认为是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最具潜力的领域。因此,如何发展内蒙古民营经济,带动劳动就业,进而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我国加入WTO,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升级势在必然。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失业与就业成为一个很现实很突出的问题。而如何扩大就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当前,如何促进莱芜市城镇劳动就业,本文作了初步的调查和思考。一、存在问题(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突出。2001年莱芜市结转上年的城镇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大中专及各类职业学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及其家属、新增加的失业职工等共需…  相似文献   

6.
冯东  劳研 《南方经济》1990,(4):69-72
一、日渐增大的就业压力劳动就业形势的好坏,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换句话说,劳动力供求状况决定着就业工作的基本态势。而经济发展状况则决定着就业工作的大环境。目前情况下,广州和全国一样,由于国民经济和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变动,劳动就业工作出现了多方面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江苏劳动力市场为买方市场,劳动力仍供大于求,而且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促进社会实现充分就业,能够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稳定生活并逐步改善其生活质量,能够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根据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结合江苏的实际,提出以下促进充分就业的实现路径:建立政策扶持长期有效的就业机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稳固第二产业就业;把促进服务业吸纳就业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量;加快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报告》2006,(204):3-13
产业发展是解决农民就业的基本出路。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不能适应农民就业的需要: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为农民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够;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农民的创业和就业环境不理想。促进产业发展,创造农民就业岗位的对策建议有: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的企业;为农民创业和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高新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在发展高新产业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我国未来20年内的必然选择,它对于积极发展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布仁 《北方经济》1993,(2):43-43
劳动就业服务工作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它通过对劳动力资源的并发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合理配置,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企业用工自主权的确立,今后就业部门既不能为了就业往企业塞人,也不能放任自流搞失业大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7,(4):22-22
2007年是实施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的第二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然而,随着新成长劳动力进入高峰期,高校毕业生规模近500万人,2007年呈现在我国面前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再就业任务仍很繁重。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内蒙古"三少民族"自治旗存在城镇化水平虚高,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就业能力有限、劳动者就业素质偏低等问题,这将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就业的城镇化移动.提升"三少民族"自治旗城镇化发展质量,应该合理安排三产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与专业技能,提升当地人口教育水平,形成特有的文化产业,推进当地人口城镇的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13.
李云达 《北方经济》2007,(24):61-62
就业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而目前民营经济被认为是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最具潜力的领域.因此,如何发展内蒙古民营经济,带动劳动就业,进而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指对劳动力需求依赖程度较高、吸纳劳动力相对较多,其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总体较低的产业。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增多。从国情、市情出发,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重庆都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有利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新疆工业化进程中面临资本深化、转型升级与劳动就业等诸多压力,处理好工业发展与就业关系,既保障民生又促进发展,对“十三五”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工业资本深化与就业的负向变化路径,构建实证分析模型,确定和检验新疆工业资本深化、重工业化的就业负效应关系.针对新疆就业形势和产业变迁特征,为实现新疆就业与工业发展升级的良性互动,文章提出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是较好解决新疆工业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和就业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丽 《魅力中国》2014,(12):375-375
劳动就业工作是密切联系劳动者与相关单位及企业的桥梁,是调节劳动者与就业单位矛盾纠纷的利器,更是合理引导就业者理性就业的重要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就业工作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若干问题。其关键和重点就是劳资纠纷和就业难问题。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不断协调劳资双方纠纷,宣传劳动就业政策,并教育相关人员。劳动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做到有诚心、有耐心,讲究方式方法,多层次、多形式。  相似文献   

17.
深化安徽省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已极为迫切,同时也具备了较为充实的现实条件。而在政府管理方面、劳动力市场建设方面和劳动者群体方面,都存在着深化就业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努力增强就业体制的整体性与有序性,处理好就业体制的层次性与集  相似文献   

18.
<正> 人口是劳动力供给的基础,人口结构影响着劳动力的供给结构。要研究劳动就业问题,就不得不对人口结构进行分析。本文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从分析海南人口结构现状及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入手,对海南劳动就业问题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若干对策。一、海南人口结构现状人口结构的形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人口再生产周期较长,人口结构一经形成就相对稳定。人口结构一般包括人口的文化素质结构、年龄结构、就业结构、性别结构和分布结构等。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投资对劳动力逐渐显现出排挤作用,出口也由其发展前景受限而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减弱。而内需由于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需求,对就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本文将论述以内需扩大就业的必要性,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奥巴马执政以来推行兼具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实用主义的贸易政策",其对华贸易保护政策效应的日益显现也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幼稚产业论的短期分析发现,奥巴马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贸易保护,短期内使美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并引起就业规模扩大,而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和就业面临较大负面冲击。对中美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分析发现,奥巴马政府单方面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将造成国内消费市场萎缩和失业人数增加,而中国劳动力就业数量不降反升。面对奥巴马政府贸易保护政策和"再工业化"战略的冲击,中国政府部门应与美国积极开展战略经济对话并鼓励国内企业通过"走出去"增加国际竞争力,最终实现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