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旅游学刊》2000,15(6):5-10
改革开放20年来,北京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北京市旅游商品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据统计,世界上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其旅游商品的收入可达旅游总收入的40%~60%,我国只有20%,而北京只占18%。  相似文献   

2.
发展旅游业,同时要重视发展旅游商品,特别是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在世界发达国家,旅游购物在旅游"六要素"中收入已占到整个旅游收入的很大比重。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要讲究"味",就是要有其"特色"。  相似文献   

3.
石美玉 《旅游学刊》2011,26(5):10-11
旅游购物作为旅游业六大要素之一,对目的地的经济贡献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长期以来,世界上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购物,以期最大限度地扩大旅游收入。但是,旅游购物又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它与其他产业的关系非常紧密,  相似文献   

4.
对发展北京市旅游购物品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发展北京市旅游购物品的思考□李明德谭良方旅游购物收入是旅游创汇和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旅游消费中弹性系数最大,因此发展适销对路的旅游购物品对增加旅游创汇和创收具有重要意义。一、旅游购物品的定义和特点什么是旅游购物品?至今尚未有公认的确定定义,但...  相似文献   

5.
关于旅游购物研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石美玉 《旅游学刊》2004,19(1):32-36
旅游购物作为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我国旅游业走向集约化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国家创汇的重要增长点。但是,旅游购物又是我国旅游业长期的薄弱环节。基于理论创新和指导实践的需要,笔者提出了旅游购物的科学含义,建立了研究旅游购物的理论框架,并提出“旅游购物的经济文化解释”、“旅游购物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旅游消费增长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引入旅游消费倾向率、结构指数和消费弹性3个新概念,采用2002~2009年调查数据,分析了浙江省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对国民消费的贡献.结果发现,浙江省国内旅游消费和结构指数呈现"双向增长",人均旅游购物、旅游交通、餐饮业消费倾向率为正趋向;而入境旅游消费和结构指数"前升后降",旅游交通和住宿费倾向率为正趋向值,而人均旅游购物倾向率大幅度下降.最后,以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和旅游总收入占全社会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GDP的比率及弹性系数变化,分析了旅游消费增长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购物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融 《旅游学刊》2007,22(10):49-54
购物旅游业是以购物为目的的特殊旅游形式和高附加值的专项旅游产品,是在旅游购物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发展购物旅游业有利于提升旅游业收入的规模、结构和水平,丰富旅游业发展内容和旅游结构优化.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旅游购物"与"购物旅游"的关联与差异,比较国内外购物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总结发展购物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及支撑体系,同时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分析其购物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现状、特点与问题,并进而提出推动义乌购物旅游业发展、建设国际购物旅游城市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的国际旅游业正逐步发展为世界最重要的行业,欧洲则是世界国际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据估计,有70%国际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是欧洲,西欧各国的游客也有80%以上是至欧洲及地中海沿岸近地旅游。1987年访问欧洲的国际游客达2.35亿人次,占世界国际游客总人数的66.2%,国际旅游总收入达900亿美元。在欧洲共同体十二个成员国中,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是国际旅游收入顺差大国。欧洲共同体各国国际旅游业之所以如此发达,除了它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发达的经济和文化条件以及各国政府的重视之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欧洲共同体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成为旅游者的个人条件中,有钱是重要原因之一。出游前游客普遍会计划本次旅游所需费用,而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购物的支出时常会成为额外的旅游消费,因为旅游购物属于不可控的消费。在面对物美价廉地旅游购物商品时人们消费需求更佳。因此旅游市场中购物品的价格偏高是人们不愿意购买旅游购物品的原因之一,通过本文论诉希望可以试点旅游景区尝试通过旅游价格的调整来促进旅游消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发展轨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量、旅游收入等指标变化的研究,以及对不同省(区、市)、规划分区、全国4大地区各指标的变化与所占份额等方面的分析,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轨迹.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急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快速成长阶段,具有时间分布上的加速现象、空间分布上的位移现象、游客量与旅游收入上的耦合现象、在全国旅游业地位上的提升现象.预测分析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森林公园事业还将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到2010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将由目前的1928处增加到2800处;西部地区森林公园比例有明显提高的趋势,其森林旅游收入份额将逐步提高;森林公园接待游客量和直接森林旅游收入将以20%左右的年增长率递增,到2010年,将分别超过4亿人次和200亿元;森林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到2010年,年游客量和综合旅游产值占全国旅游业的比重将分别达到19%和13%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利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定量测度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远大于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后的拉动作用;(2)我国旅游业对交通运输、住宿业和餐饮业的直接拉动能力最大,但非基本旅游消费占旅游消费的比率比较低,我国旅游消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3)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能就地转移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这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4)我国旅游业发展八分靠国内旅游,二分靠国际旅游,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国内旅游上.  相似文献   

12.
旅游国民收入及其初次分配格局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冰  李郇  保继刚 《旅游学刊》2007,22(1):10-15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2004年湖南旅游业国民收入及其初次分配主体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旅游业为湖南省当年直接贡献了3.06%的国民收入,旅游产业附加值率为0.4536,处于全社会中等水平;旅游业资本利润率高于为其提供中间产品行业的资本利润率.政府、企业和从业者在旅游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6%:68%:16%.与国内外经验水平相比,湖南旅游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出现了严重失衡,主要表现为企业收入比重过大,劳动报酬偏低,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获益者是资本所有者而非旅游从业者,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了外部效应.文章对其不利影响进行了剖析,并指出旅游对目的地较高工业化水平的客观依赖性所决定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是导致湖南收入分配失衡的根源,但是,对于经济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旅游发展也有助于加速其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公务旅游者,简单地说是指为公务而不是为私人目的进行旅行的人。公务旅游包括的范围很广,为参加商业活动、出席各种会议、完成某种使命等所进行的旅游活动都属此列。和数以亿计的大众旅游者相比,公务旅游者的人数居于少数,但他们的消费对世界各国旅游业却举足轻重。据估计,在英国,公民旅游总消费的25%用于公务旅行,而在入境旅游中公务旅游的比重也相当于25%。另据估计,世界航空公司的乘客中,公务旅游者的人数仅占20%,但他们为航空公司提供的收入却高达60%。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省区差异及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审视省区旅游业发展的差异,是实现中国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文章通过选取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百分比、旅游业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等表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6大统计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估了中国2000年与2010年旅游化指数的省区差异,发现近10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仍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非均衡性,一些中西部后发优势的省区旅游化程度在明显上升.其中,区位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基础设施、节庆事件等是导致各地旅游化程度差异及其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出境旅游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探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戴学锋  巫宁 《旅游学刊》2006,21(2):41-45
旅游业是相当于我国GDP近6%的重要产业.国际旅游是旅游者的跨国界流动,是旅游者的消费能力从客源国转移到东道国的释放,被称为无形贸易和"风景资源的就地出口".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国际旅游以入境旅游为主要形式,它曾是我国创汇的重要渠道."九五"以来,我国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发展.事实上,出境旅游的超高速增长正使我国旅游业面临由创汇产业向耗汇产业的过渡.本文拟从经济社会的宏观角度,将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看成是我国特定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从这个角度分析出境旅游的超常发展是否在"适度"的范围,探讨出境旅游发展对宏观经济、国际收支平衡和和谐社会的影响;并基于这种形势判断和负面影响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调控构想.  相似文献   

16.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广东旅游业已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成为广东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和新增长点。近几年来,广东省的旅游业总收入、旅游创汇、入境总人数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国内首位,已成为我国名符其实的旅游强省。人们在赞叹广东旅游骄人业绩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山西旅游》2004,(6):13-14
旅游业发展基本概况前郝村的旅游业起步于1998年,它是在省科委、农业厅、财政厅、山西农大等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经过五年的建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旅游产品11个,旅游线路3条,旅游设施齐全,标识清晰,管理有效,服务优良,游客满意。2003年接待游客5.4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77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急需教学科研的助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旅游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仅举美国为例,其2003年的旅游直接收入就占了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1%,间接收入更占GDP的10.7%;旅游业的直接就业人数占其全部就业人数的4.7%,间接就业人数更占11.9%。旅游业在美国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在经  相似文献   

19.
自1978年起,中国旅游经过26年的发展,形成了新的态势: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次首次超过1亿,国内游人次超过10亿,旅游总收入达到6500亿,约占GDP5.5%。旅游业正式由朝阳产业发展为支柱型产业。在这样一个临界点,中国旅游业最大的挑战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都集中在如何向深度进军上。魏小安研究员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旅游管理、规划、研究的经验,提出了旅游业必须进行的四大转变、应着重开发的四种产品及十个深化旅游关键要素,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作为专业旅游杂志,我刊一直保持对旅游趋势研究的关注,特刊登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连市海岛旅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海岛旅游开发将成为一个新型海洋产业。我国海岛旅游业不但在旅游业发展中日益突出,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的比重不断上升。大连市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海岛旅游城市,其海岛旅游资源不可比拟、地理条件优越,政府在海岛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因此近几年大连市海岛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通过对大连市海岛旅游现状的分析,找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大连市海岛旅游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