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前几次介绍克劳士比的理论时,我们介绍过“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简称DIRFF)”这是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这次向大家介绍的是,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士比先生也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能达到“对”这个标准。 克劳士比很赞赏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他手头需要一把扳手。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飞奔而去。他等啊等,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可他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肘师傅才发现,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自己以为徒弟应该知道这些,可实际上徒弟并不知道。师傅明白了:发生问题的根源在自己,因为他并没有明确告诉徒弟做这项事情的具体的要求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蕊冰 《上海质量》2009,(6):33-35
“零缺陷”质量管理方法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在1957年提出的,他认为,我们的基本工作哲学应是预防为主,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使质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零缺陷”管理是美国质量大师克劳士比提出的质量管理理论,其核心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它追求的标准为“零缺陷”,强调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但更注重强调的是人的意识,即所有人必须首先明确自己工作的要求是什么,而且每项工作必须符合要求,则可达到“零缺陷”管理目标。如何才能达到“零缺陷”的管理目标呢?  相似文献   

4.
菲利普·克劳士比,拥有39年作为企业质量管理执行官的经验,在马丁·玛瑞埃塔公司工作期间,他创造了“零缺陷”的概念,在担任ITT(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副总裁的14年里,他负责全球87个分部的质量工作。他因倡导“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而声名显赫,其中“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哲学被认为改变了美国人  相似文献   

5.
“零缺陷”管理是美国克劳士比学院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推广的“第一次就做对”的质量文化。在国内,海尔、联想等企业也都把“零缺陷”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导入“零缺陷”理论对公司进行管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本文将“零缺陷”管理理论融入到具体的财务管理中,提倡“做就做对”的主观思想,发挥财务管理的主动性,堵塞漏洞,全面规范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是生产轴流压缩机和高炉煤气能量回收发电装置(TRT)的大型成套装备集团企业。“零缺陷”思想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提出来的。“零缺陷”思想的四个原则是:质量就是符合要求:质量系统的核心在于预防:质量的工作准则是零缺陷;质量是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PONC)衡量的。近几年.陕鼓从这四个原则出发,通过建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的”质量理念,改变员工的心智模式,展开了主导产品的“零缺陷”工程。  相似文献   

7.
零缺陷管理理论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P.B.Crosby)提出的现代质量管理学说,现已风行各个质量领域。那么,零缺陷管理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改变人们做人做事的态度,引导人们“第一次把正确的事件做正确”。零缺陷管理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质量问题,所谓的质量问题是由于人们缺乏知识和缺少注意,没有第一次把事件作对而造成的缺陷和失误。  相似文献   

8.
隐形的利润     
没有什么能快得过“信任的速度”,更没有什么能比“信赖”具有盈利性。这恰恰是“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基因  相似文献   

9.
钱圣盈  吴维  王燕 《上海质量》2009,(12):42-46
“零缺陷质量管理”特别强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即要预防差错,而建立防错系统对于高效地实施防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介绍了什么是防错系统,并以门内饰板项目为例介绍了如何应用各种防错技术。  相似文献   

10.
菲利普·克劳士比,拥有39年作为企业质量管理执行官的经验,在马丁·玛瑞埃塔公司工作期间,他创造了“零缺陷”的概念,在担任ITT(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副总裁的14年里,他负责全球87个分部的质量工作。他因倡导“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而声名显赫,其中“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哲学被认为改变了美国人做人做事的方式项有“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用第一次没做对而产生的额外费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的质量学家菲力浦·克劳士比(Philip Crosby)被称为“零缺陷之父”。他提出的“零缺陷管理”、“质量是预防出来的”、“质量是用金钱来衡量的”等观念,对企业来讲,不啻是开掘自己内部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克劳士比先生1952年开始从事专业质量管理工作。1964年,他因为创立零缺陷而获得美国国防部奖章。他的第一部著作《质量免费》(Quality is Free)由于引发一场美国以及欧洲的质量革命而倍受称赞。克劳士比先生现已出版了14部著作,而且全部是畅销书。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克劳士比的质量理论,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2.
在生产、服务等许多领域,我们都知道关于质量有很多文章可做,然而究竟如何做我们却未必说得清楚。我们现在不乏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更不乏质量保证体系之类的文件,然而我们的质量却一直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这是为什么?克劳士比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克劳士比理论认为,仅仅靠取得像ISO9000这样的质量保证是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的质量学家菲力浦·克劳士比(Philip Crosby)被称为“零缺陷之父”。他提出的“零缺陷管理”、“质量是预防出来的”、“质量是用金钱来衡量的”等观念,对企业来讲,不啻是开掘自己内部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克劳士比先生1952年开始从事专业质量管理工作。1964年,他因为创立零缺陷而获得美国国防部奖章。他的第一部著作《质量免费》(Quality is Free)由于引发一场美国以及欧洲的质量革命而倍受称赞。克劳士比先生现已出版了14部著作,而且全部是畅销书。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克劳士比的质量理论,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4.
“零缺陷”的产品质量管理,在海外企业界的产品质量管理运动中正广泛地推行,并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所谓“零缺陷”,其内涵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国际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菲力普·克劳斯比(PhilipCrosby)早在1961年就提出质量管理的“零缺陷”观念。他明确指出,“零缺陷”是“质量绩效的唯一工作标准”,并反复强调:“改善质量的基础,在于使每个人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相似文献   

15.
质量多棱镜     
《福建质量管理》2012,(4):46-47
克劳士比于1926年6月18日出生于西弗吉尼亚的惠灵市.菩有《质量免费》一书。他强调低劣质量的成本应当包括第一次没有做对这件事情的所有成本,他认为许多企业过低估计了低劣质量的成本.好像公司可以依靠花无数的钱来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服务等许多领域,我们都知道关于质量有很多文章可做,然而究竟如何做我们却未必说得清楚。我们现在不乏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更不乏质量保证体系之类的文件,然而我们的质量却一直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这是为什么?克劳士比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克劳士比理论认为,仅仅靠取得像ISO9000这样的质量保证是不够的。如果某一组织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具有一套能提供整合和效率的操作哲学,即如何在预防质量问题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7.
晓庄 《中外管理》2008,(8):106-106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说法曾经风靡一时,但这句话对于企业的中层主管并不适用。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做正确的事,而中层主管的任务是把事情做对。那么,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对?是你对下属义正辞严地说“我只要结果”就能有好结果了吗?如果主管只是发号施令,又如何体现你的价值昵?  相似文献   

18.
魏焕春 《会计之友》2005,(10):19-20
执行力意味着竞争力,如何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管理课题。有效执行的企业管理的真正核心,不外乎“人”,唯有人可以贯彻、执行领导人的思维,可以推动规划发展策略,可以达到设定的业绩目标,因此,“用对的人”,是落实执行力的第一要务。当前,“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理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同,成为我们工作必须遵守的法则。在工作岗位上,你所做得就是:明白自己的职责,确定努力的目标,并且去绝对执行。要达到“没有任何借口”高度执行力的环境氛围,需要员工对企业目标、制度以及整体文化的普遍认…  相似文献   

19.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说法曾经风靡企业管理界,但这句话对企业中层主管人员的工作并不适用。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做正确的事,而中层主管的任务是把事情做对。要把事情做对,过程很重要。那么,新任中层主管如何利用流程把事情做对?本文为你支招。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见到许玉国,他正把一名员工叫到面前说事情,三言两语,就讲清了自己的意图,隐隐地透出一种军人式的“说一不二”。但是,让许玉国讲一下去四川救灾的“事迹”,他却淡淡地说,“其实我们没做什么大事,就是在那边干了点小活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