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台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的两部门模型,来解释财政分权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假定地方政府以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在考虑了价格歧视和公共品效应之后,本文认为财政分权只有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才能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要了解财政分权在经济中的作用,除了财政分权水平外,更重要的是了解财政分权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2.
财政分权是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刺激地方经济发展。文章在财政分权背景下研究了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行为。财政分权刺激地方科技支出,同时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又削弱了财政分权的刺激作用,而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文章重点从政策管理、职能转变、官员考核、预算公开和协调配合等五个方面研究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科技支出的促进行为。  相似文献   

3.
政府有效的减贫政策需要考虑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个方面,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要求财政支出分权,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求财政收入集权,由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为地方政府提供均衡的减贫支出需求.因此,"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收入集权"的部分财政分权模式更适应于政府的减贫工作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以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为标志,可以分为完全财政分权和部分财政分权两个时期,通过实证研究对比两种模式下政府的减贫绩效,部分财政分权优于完全财政分权.  相似文献   

4.
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和地方政府义务教育供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财政分权的实践在不受"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约束的条件下,不能促进义务教育的供给.本文使用1978-2008年28个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在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供给情况.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供给起负作用,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政府扩大义务教育供给和发展经济增长处于顾此失彼的境地.原因在于:在以GDP为考核指标的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更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方面的支出而压缩短期内不拉动GDP增长的义务教育支出.另外,本文发现财政分权对教育供给存在地区差异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财政分权效应假说认为,在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以不同标准衡量的财政分权度指标对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产品提供行为存在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199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收入分权度和支出分权度对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权度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规模成负相关,支出分权度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规模成正相关。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存在库兹涅茨倒U曲线现象。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分权制的实行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利有所扩大,同时以GDP为核心的晋升考核机制促使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动机干预地方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地方政府为了GDP目标对企业进行盲目性的投资补贴致使企业的内部成本外部化,导致产能过剩的发生。通过构建两期博弈模型,分析政府投资补贴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证明地方政府的投资补贴是企业产能过剩形成的深层次诱因。  相似文献   

7.
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效率影响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放权的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所以财政分权促进了经济增长一说,很可能仅仅是一种数字错觉。但财政分权的一个直接作用是提高地方政府效率,如果能证实财政分权确实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效率,则财政分权必然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在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得到我国1998—2005年各省的地方政府效率后,借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确实有效地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效率,传统的面板回归模型因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而低估了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8.
财政分权与我国的宏观经济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玮 《财贸研究》2003,(4):41-46
一般认为,财政分权是不利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但只要措施得当,在财政分权改革中使宏观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并不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前的分权改革是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改革开放以后的财政分权却并没有给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从稳定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我国下一步财政分权改革的关键在于是否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对地方公债进行监管可能是在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与保持宏现经济稳定之间寻找平衡的一个较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财政分权和财政透明度较低的背景下,地方官员极易引发腐败行为。从财政透明度和财政分权的研究视角,以省级政府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探讨了财政透明度、财政分权以及两者交互项对腐败的影响,得出:财政分权对地方腐败的产生有正向效应,而财政透明度对地方腐败有负向影响,随着财政透明度的提高财政分权对地方腐败的正向效削弱,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两个重要制度特征,本文研究了它们对我国出口增长的促进机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留存税收比例越高,即财政分权程度越高,会导致地方企业选择出口;地方政府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也有相同效应。这两者从转型经济特有的制度层面共同解释了我国出口整体高速扩张的制度背景。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结果也验证了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各省份出口的增长,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选择不同控制变量、采取差分GMM和混合回归估计等情况下保持稳健。  相似文献   

11.
财政分权通过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政资源的配置方式与效率,还会引起政府偏向性行为的变化,进而会对区域的技术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并考虑创新及政府行为的外溢效应,基于2008~2018年的25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将财政收入分权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技术创新的正向外溢效应明显,本区域的财政分权会抑制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但本区域的政府创新偏好可以促进技术创新;而周边地区的财政分权水平提高会抑制本区域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整体出口奇迹的背后是省级层面的区域出口增长.本文分别阐述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这两个制度因素促进我国各省出口增长的理论逻辑,并分别采用2002-2012年、1994-2012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两个制度因素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分权作为经济激励因素,以晋升锦标赛为特征的地方政府竞争作为政治激励因素,两者都直接促进了我国省级出口增长.这一作用没有因为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而发生改变.由于两者的内在联动,财政分权还通过地方政府竞争间接促进了省级出口增长,这些结论在分别采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衡量财政分权变量时均稳健成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各省公共医疗供给状况,利用我国1995-200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共医疗的供给,但地方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倾向于以牺牲公共医疗供给为代价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即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医疗的激励不足.本文认为,在解决地方政府公共医疗供给问题时,分权财政体制本身并不是造成公共医疗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是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谢辉 《商业时代》2022,(7):163-167
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对城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9-2019年我国28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联动效应下的经济分权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在推动地方城镇化水平上效果显著;金融分权不利于区域内部城镇化建设,但是对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财政体制也在不断变革,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地方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基层政府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中央政府改革的重点内容。但是,在我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着地方财政体制的有效性,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策略加以完善。基于此,文章通过对财政分权以及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基于财政分权理论的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家年 《商业时代》2011,(33):58-59
财政分权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多次财政分权改革,特别是19 9 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要调整地方政府的治理结构,就必须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划清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边界,做到财权与事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认识及规范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晓维 《商场现代化》2004,(22):128-129
随着财政分权体制的建立,地方政府对税收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本文归纳了当前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形式及其效应,并对规范当前税收竞争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向地方政府植入了为增长而竞争的基因,但这不足以解释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为何远大于其他国家.我们认为,现有中国式分权的分析框架需考虑地方政府对金融杠杆的运用.本文研究发现,金融分权会加大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风险,从而促使中央政府紧缩调控.中央—地方财税关系在分税制改革相对固化后,中央政府更倾向于调整金融分权边界,以达到调控目的,从而使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速逆经济周期变化.本文主要政策含义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统筹考虑建立双层金融监管体系,明确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向地方政府金融放权作为逆周期调控手段的做法需要扭转.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式分权背景下,分析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并利用中国西部D省的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的产生源于分权体制下财权和事权不匹配,以及分权激励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但二者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存在差异:对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政府而言,分权体制下的财政支出压力是驱动地方政府举债的重要因素。财政支出分权程度越高,地方承担的支出责任越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在财政收入有限性和支出刚性的综合约束下,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财政体制变迁与地方政府竞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克敏 《商业研究》2002,(20):12-13
在我国体制转轨的初期 ,由于国有经济比重较大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实行的以“分权让利”为核心的一系列不规范的财政体制改革 ,使得地方政府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地方政府在追求财政收入上的竞争必然是所有制的竞争 ;在我国体制转轨的后期 ,非国有经济居于主导地位 ,如果地方财政分权进一步深化 ,那么地方政府在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上的竞争必然形成民主制度建设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