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秦半两     
《中国金融家》2008,(4):110-110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废除各国铸行的贝、刀、圜、铲,使我国复杂紊乱的币制统一成"半两"单一型钱币。青铜币上的"半两"二字为小篆文字,是由秦国著名的李斯所题写,它表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  相似文献   

2.
年暮年首说“年”高伟一提到“年”字,有些人就会想起有关“年”的传说,以为“年”是一个很吓人的动物。其实,“年”不是动物,而是植物,是我国谷类的统称。这还得从“年”本身的字体结构来说明。在最早的甲骨文中,“年”宇是在“禾”下连写两笔,整个字形颇像穗长根...  相似文献   

3.
2002年12期《文物》刊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市南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华小区内发掘了共古墓葬26座,其中有10座东汉墓。随葬品较为丰富,有陶器、陶俑、铜器、铜钱、玉石器、铅器、铁器等。铜钱共212枚。种类有半两钱、大泉五十、布泉、五铢钱。半两钱2枚,①“半”字不清,“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家》2008,(2):219-219
西汉的“半两”钱,因为几次改制和私铸,到汉武帝时已经很混乱了。汊武帝决定废除“半两”钱,便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停止使用半两钱。  相似文献   

5.
半两钱是因何得名的呢?传统的说法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刀、布、贝等币,以半两钱为全国统一的铸币,每枚重量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辞海》)。  相似文献   

6.
半两钱的分类、版别、铸造年代等情况,各专家都已备述。现介绍笔者集得的一枚半两钱(见图),此钱直径27毫米,穿边长9毫米、重3.2克。钱体经洗刷后无锈迹,低凹处、字缝间有黑绿色包浆,铜质呈微浅红色。  相似文献   

7.
杨槐 《青海金融》2007,(B08):30-35
“径寸二分”秦半两的称呼,来源于历史文献记载。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转引《古今注》云:“秦钱半两,径寸二分,重十二铢。”就其重量而言,鉴于战国半两和秦代半两自身的发展规律使然,留给后人的半两钱实物,到司马迁写《史记·平准书》时已认识到“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了。至于什么是“径寸二分”秦半两,或者说秦时的一寸到底有多长,在一定范围内,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秦初的半两钱旧时学术界认为秦半两是秦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 (公元前220年 )始铸。现据出土文物 ,佐以历史文献 ,可以确认秦半两始铸于秦惠文王2年 (公元前336年 )。秦统一货币的政策由来之久 ,秦灭六国后 ,将这一政策和半两钱在全国范围推广 ,为统一货币奠定基础。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9.
图(1)战国秦铸两甾横径31,竖径32.5(包括流铜残留痕),穿径4.5mm,重8.3克,有外郭无内郭,口茬处铸币上、下位置,穿及周郭有流铜,钱肉平整,“两”字缺笔,无上横(泉谱未见,只“半两”有缺笔现象)。字方正,内双人居上。“甾”通“锱”字,方中见圆,称圆折笔。青铜暗红色,黑绿入骨锈呈  相似文献   

10.
《钱币研究》2002年第9期刊发林染同志《新发现的开元奇钱》一文,笔者基于林文所说“很有探讨研究的必要”的意见,与林染同志探讨对此钱的看法。首先林文认定此钱:“明显属于初唐铸币。”我们看法是相同的。然有以下几点持不同观点:首先此钱《中国钱币》2001年第1期50页俞凉亘同志《唐东都西苑遗址区开元通宝钱窖藏清理简报》一文中称:“星纹开元……Aa型:21枚。光背。‘通’字下一星。‘通’字甬部上笔开口较大,走部前三笔呈三撇不相连。‘元’字首横较短,次横稍显左挑,且两横较近。‘宝’字尔部末两笔为两点。贝部较窄,内两横…  相似文献   

11.
胡金甫 《华南金融电脑》2004,12(11):100-101
“数码汉字”是用10个数码在小键盘上输入汉字的一种汉字输入法。它包含两项发明专利四个不同版本,即“首末两笔数码汉字输入法”(简称“两笔数码”)、“九笔数码汉字输入法”(简称“九笔五码”)。都分别有“多部件”和“少部件”两个不同版本。该输入法把汉字的每一个笔画、每一个部件、每一个词组、每一个句子都数码化了,而且精确无误,没有一个容错码,真正实现了汉字输入的数码化、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4月10~15日,杜维善先生到访陕西省钱币学会,与部分钱币专家就半两钱、开元钱进行了学术研讨,并商定于2012年下半年专门在西安进行一次先秦半两研讨会,期间。  相似文献   

13.
有一枚玄武厌胜钱(见拓图),其钱文《钱汇》释读为“常平五辰”。“常”、“五”二字较明晰,而其余二字我感到释读有些疑惑。钱面穿下谓之“平”字与常平五铢钱“平”字结构不同,该字中竖与内郭不连;下半部与常平五铢钱文“平”字下半部有异,下半部与平划、与中竖划均不相连并且  相似文献   

14.
唐会昌开元以钱背众多的州郡名,而为研究与收藏者所关注。而它的面文与背字在版别、字位与字形上则变化更多,但长期以来却少有注意。面文上如图13为“短一元”,图9为“小字元右挑”;背字上图1为大“昌”,图2为小“昌”;图4为大“越”,图5为小“越”;背字变异如图8为右“广”,图  相似文献   

15.
丽华 《金卡工程》2006,10(6):19-20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博弈,中国内地目前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地区三大集成电路产业高地,它们在地域上呈“品”字形展开,在产业链上呈“差异化定位”,初步形成了错位互补、良性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钱,版别纷繁,其中汉代“四铢半两”为典型之一。2003年在合肥古玩城偶得数十枚汉代半两,经过整理筛选,收获匪浅。现将部分特殊版别简述如下:图一:径2.32,穿1.08,厚0.12cm,重2.57克。四人两,两字腹中为重叠式双人,上下左右均成双人排列,发现甚少。图二:径2.31,穿1.06,厚0.  相似文献   

17.
高尚全谈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芙蓉 《中国金融》2005,(24):25-26
最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接受了本刊专访。谈及建设和谐社会,他从语源学角度开始了他的论述,从“和谐”两字的字形谈起,生动而风趣。  相似文献   

18.
汉字与做人     
韦继兰 《理财》2005,(5):95-95
人 “人”字,只有两笔。有人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表现阴柔之美。《说解字》对“人”字的解释是。“天地之性.最贵也”。从“人”字的结构看.就是相互支撑。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从呱呱坠地到撒手人寰.时刻也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同时也在支持着他人;这种支持就是自我奉献,人生如果没有奉献.就不会有所索取,也不会得到他人的支持.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蒋将 《西安金融》2011,(8):85-86
合背钱,指把两枚钱的背合铸在一起,是铸钱时误用两件面范而铸成的钱,所以两面的钱文完全一样。泉界对两面钱文是同一个方向的称“正合背”,一正一反的称“倒合背”,一竖一横的称“十字合背”,等等。最早的合背钱为战国的空首布,如“武”字空首布,“安阳”字平首布等,  相似文献   

20.
我局在一次对某生物有限公司的检查中,发现该公司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初级农副产品,其中有两笔大金额的原材料收购疑点很多。一是无正规入库手续,一般原材料入库要有初级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磅房过磅单、仓库验收单,而这两笔原材料入库仅有初级农副产品收购发票;二是收购之日收购款都未支付,全部挂在“应付帐款”上,事隔4、5个月后才支付,甚至有一笔还是一年后才支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