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元 《天津经济》2007,(1):39-42
一、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平衡利益分配关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 天津市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始于1987年,对1984年以后新招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逐渐过渡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1995年《劳动法》实施以后,各类企业用工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实践证明,劳动合同制度的确立,对于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分配式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不少地方正在着手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由于此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又与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统一思想,消除疑虑,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把这项工作搞好。一、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是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企业用工制度改革,根本方向是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化管理。所谓全员劳动合同管理,是企业全体职工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企业人事制度的建立和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推行,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机制,已是势在必行。海  相似文献   

4.
改革人事制度 促进企业发展重庆市金属回收总公司郑树清,范时权企业的人事、用工制度改革.主要是干部实行聘任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搬掉“铁交椅”:用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三岗制”的动态管理办法。这是深化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的客...  相似文献   

5.
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促进劳力资源合理配置杨谦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和基本形式。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将劳动关系纳人了法制的运行轨道,是法制经济的必然。它一方面可以落实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可以扩大企业的用人自主...  相似文献   

6.
中南六省(区)劳动学会例会暨广东劳动学会1991年年会于1991年9月5日至7日在佛山市南海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南六省(区)劳动行政部门、劳动学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政府综合部门的同志110人。会上着重对推行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化管理”及“全员劳动合同制”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用工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逐步推行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化管理,并使之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其战略目标是实行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代表们指出:目前多种用工制度交叉的现状,已造成企业管理的重重困难。一方面,它引起了不同用工制度的矛盾和摩擦;另一方面,相关的工资、保险、劳动力市场等配套改革的不协调也给劳动合同制造成障碍。这些矛盾和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绝不能走回头路。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用工制度也必然进行改革。根据国际贯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要进行用工制度改革,就要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发挥社会保险的基本保障作用和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使其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完成用工制度改革的艰巨任务。本文就如何处理好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发挥商业保险在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中的补充作用谈谈粗浅的看法。一、企业用工制应改革离不开社会保险1、企业用工制度改革需要社会保险的配合。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搞活企业,解决目前企…  相似文献   

8.
省劳动局举行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专家咨询座谈会今年7月2日,省劳动局与省劳动学会举行专家咨询座谈会,探讨加快推进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以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座谈会由省劳动局长、省劳动学会会长孔令渊同志主持。与会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手段,是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基本方法。目前;我市已有724户企业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总的看,这项改革效果是明显的,发展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和解决.在劳动用工方面:一是多数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难度大。实行劳动合同制,企业首先要为职工提供劳动岗位,明确劳动任务,支付职工工资。但当前很多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开工不足,部分职工放假,因此,很难推行这项工作,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0.
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既可为女职工特别是育龄女职工自主择业创造一个平等的机会,又为企业自主用工创造条件。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生育保险制度,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营造社会经济发展良好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生育保险是在深化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推行生育保险改革之初.就受到广大企业和职工的关注和欢迎。  相似文献   

11.
刘志华 《辽宁经济》2001,(10):30-3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运中,企业是市场最活跃、最具拓展力量的微观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改革企业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必须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进。企业内部要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同时,还要抓好外部环境建设。 1.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目的是理顺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实现两权分离。这种改革并非使企业私有化,而是要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正确…  相似文献   

12.
八面来风     
辽宁本溪市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举措新力度大 辽宁东部山城本溪市,劳动制度改革四年迈出四大步。1991年选择三户企业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摸索路子;1992年扩大试点面取得基本经验;1993年加大改革力度成系统地进行劳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1994年被省列为区域性配套改革试点市,开始全地区全方位一体化的劳动制度改革工作。为推进区域性配套改革.选择的突破口是,在全地区所有企业的职工中推行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企业用人制度改革。重点要解决乡镇、三资、私营等非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问题。 实行全地区所有企业的全员劳动合同制是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1995年全面贯彻执行《劳动法》的需要。但是,就本溪地区而言,实行全员合同制的形势不容乐观,前三年的用工制度改革主要在全民和集体企业进行,其它所有制企业基本没有涉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已有乡镇企业1116户;三资企业124户;  相似文献   

13.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甘家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也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一、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特征现代企业制度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我国所要...  相似文献   

14.
新疆区物资再生利用总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并开始清产核资【本刊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保护国家、企业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基础,新疆区物资再生利用总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新政发(1...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与《劳动法》韩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条开宗明义地规定道: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是制定劳动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建立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就是适应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深化企业改革胡昌运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重大决策,表明深化企业改革已进入...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考张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工业企业制度的建立正在进行,新的劳动用工制度逐步推开,作为它们“配套工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必须抓紧进行。社会...  相似文献   

18.
企业用工制度虽然经过了多年改革,从制度上建立了用工劳动合同制,确立了企业自主用工机制,但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传统计划管理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用工制度实际上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亟需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具体方法是要"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五项原则,抓好六项工作",加快转变传统用工思路,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用工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需要从各方面创造条件,需要一系列相应的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其中,建立科学的企业用人制度是一个关键.如何加快干部人事制度,尤其是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是组织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能否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问题。从深化企业内部综合改革入手,大胆探索,用微观改革的成果,推动宏观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加快企业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深化内部综合改革主要应抓好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的改革,积极妥善地分离企业的社会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