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未来不仅能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还能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但是眼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对女性就业的歧视也会明显的影响女性的职业发展.如何应对企业对女性就业歧视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法律和社会的角度考虑,政府在公共政策上进行正确与明智的引导,增加“父育假”,平衡男女员工的生育成本,渗透男性在家庭中的育儿责任,法律也应向育龄女性照顾和倾斜.  相似文献   

2.
"全面二孩"是就我国现状而言,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政策,全面二胎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的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的战略,促进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但"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让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文章从女性的就业角度出发,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产生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艳 《人力资源》2024,(6):18-19
<正>为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21年8月20日,我国开始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然而,三孩政策实施后部分女性就业难问题凸显。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生育政策下女性就业现状和影响女性就业的原因,探讨相应对策,以期推动两性平等及达成三孩政策目标。三孩政策下女性就业现状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首先对缓解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对部分女性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2023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指出,性别和婚育情况等要素对女性职场价值有很大影响。应聘时被问及婚姻生育状况的女性占比61.1%,远高于男性的21.5%。大多数女性认为遭遇职场不公平对待的原因在于生育,57%的女性认为生育是女性无法摆脱的负担,远高于男性的30.1%。对于晋升最大的障碍,25.5%的女性认为是性别歧视,明显高于男性的11.2%。因处在婚育年龄,被动失去晋升机会的女性占比高达23.2%,高于男性的10.7%。可以看到,与男性相比,性别和婚育是女性晋升的两大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4.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给所有有再次生育意愿的家庭提供了二次生育的机会,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女性孕育期与职业中断期的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对女性职业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以济南市企业女性员工为例,通过抽样调查与个案访谈的方式来探讨"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给企业女性员工带来的晋升、就业、自我提升等职业发展上的影响,尤其是因"全面二孩"政策所带来的职业上的困境,进而从国家、企业、个人角度出发对此困境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全面三孩政策的落地,中国越来越致力于促进生育,那表征为放松生育管控的生育政策调整会对中国劳动市场,尤其是已婚个体的劳动供给产生何种影响呢?这关乎生育配套政策的制定。为识别放松生育管控对中国已婚个体劳动供给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提供了一个准自然实验的机会。本文基于2014、2016、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 ,考察了全面二孩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全面二孩政策显著降低了已婚个体的劳动供给,大体上,在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再多生育一个孩子,参与劳动的概率下降了9.3%。这一方面源于在缺乏社会和家庭照料下,生育对父母照料的刚性需求不可替代,另一方面源于生育带来了人力资本损耗下的工资率下降,进一步阻碍个人就业。进一步分析发现,首先,女性、农村户口群体、20-35岁年轻群体、家庭收入较低群体因为生育政策的放松,其参与劳动的概率更低;其次,全面二孩政策也降低个体的劳动时间,即在生育一孩的基础上,再生育二孩,个人周工作时间平均下降3.787小时;最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全面二孩政策对劳动供给无显著影响,这也意味着当前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女性生育二孩的影响因素及其劳动供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年龄的增长、家庭同住人数的增多和居住地为中、西部地区对女性生育二孩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初育年龄的推迟、家庭收入的增加、居住地为城镇等因素会抑制其生育二孩的概率;生育二孩会导致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下降15%左右,具体而言,生育二孩会明显降低女性受雇的概率,但对其创业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且对低教育水平群体、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女性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此外,机制分析表明,生育二孩增加了女性的家务负担和儿童照管责任,进而对其进入劳动力市场产生抑制作用,而利用隔代照管和托幼机构照管等方式有助于缓解生育二孩对女性劳动供给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我国国情,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不同生育政策下的未来人口结构,并建立以年龄结构、城乡人口比率以及性别比率为指标的指标体系分析未来我国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我们的分析结果,给出了如全面贯彻落实二孩政策、提供二孩政策福利的人口发展合理化生育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居民对于二孩生育的意愿和行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抽取了360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强;年龄越大,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越低;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越高,时间精力越多,居民二孩生育意愿越强。政府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为二孩政策的落实做好经济、制度及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9.
张冬敏 《价值工程》2011,30(26):321-321
本研究在测定陕西省独生子女规模与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生育模式、生育观念转变和育龄人口规模变动等情况,预测陕西省生育率变动趋势。研究发现:陕西省第一批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高峰期;在"双独"可生二孩政策的作用下陕西省总和生育率将持续缓慢增长;"双独"二孩政策和育龄人口波动的合力形成了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因此人口计生将迎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Logit回归模型检验了收入不确定、阶层流动与生育意愿的关系。结果显示:收入不确定显著抑制了二孩生育意愿;与高收入阶层相比,低收入家庭脆弱性更大,收入不确定显著抑制其生育意愿;暂时性收入波动对男性二孩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但并未降低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失业率显著降低了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却并未降低男性二孩生育意愿;社会阶层流动增加了二孩生育意愿,并显著降低了收入不确定对二孩生育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