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离开农业的稳定谈经济的稳定,离开经济的稳定谈国家的稳定,离开国家的稳定谈改...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农民国民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难点也在农村。从总体小康的16项指标来看,目前已经实现了13项,而没有实现的3项全部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会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  相似文献   

3.
秦清芝  杨雪英 《特区经济》2005,(12):137-13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够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目前,三农问题也成为本届中央决策层重点考虑的问题,由此可见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对农业投入机制的构想陈高云现在,我国农村正处在从温饱到小康,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前提条件就是要稳定投入机制。增强对农业的有效投人。投入机制怎样稳定?需要我们作出相应的探讨和有效的实施。现代农业需要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发展现...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密切相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只有农村全面实现了小康,才能说明我们国家真正实现了小康,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矛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全国的小康建设和社会稳定。挖掘透视新时期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努力开创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是当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全国12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湖南是个农业大省,6000多万人口,近80%在农村,这是湖南的基本省情。乡镇稳定,县市才能稳定,全省才能稳定;乡镇经济搞活了,县市经济才能搞活,全省经济才能搞活。因此,乡镇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基石,直接决定着农业强省能否实现,巩固发展乡镇经济是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任务。乡镇党委…  相似文献   

8.
张提 《山东经济》2004,20(3):19-22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康、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含义,然后用综合评分法对中国1990-2001年小康进程进行了测定,最后分析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之间的差距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治国之本,农民是“衣食”父母。我国十二亿人口,九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所在。“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定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要想完成这一神圣历史使命,继续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基层领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外,还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标准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农村基…  相似文献   

10.
时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各地的共同要务。的确,没有经济的稳步增长,没有民生的不断改善,没有社会的稳定和谐,实现小康就是一句空话。而保增长,又是保民生、保稳定的前提。所以,很多地方把保增长作为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谓是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1.
发展庭院经济是经济欠发达乡村创建小康户的有效途径──安徽省泗县100个小康户调查与思考孟繁树经济欠发达乡村如何创建小康户.这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我对100个小康户作了粗略调查,实践证明:发展庭院经济,是经济欠发达乡村创建小康户的有效...  相似文献   

12.
闽西革命老区长期处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中,经过十几年卓有成效的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到1998年各县相继基本实现小康。但总体上仍与宽裕型小康的目标要求差距甚大。因此,如何总结经验、发挥优势、寻求新经济增长点,使闽西跟上全省2010年步入宽裕型小康步伐,不仅对闽西社会经济发展与小康建设,而且对推动全省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福建农业大学经贸系课题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交了一份《闽西老区从贫困向宽裕型小康跨越的战略与对策研究》报告。本刊特选登其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新移民报告     
改革开放可以被看作是执政者与社会达成的一个契约,即在稳定中将中国建成小康国家、实现现代化,满足国人对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的需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但社会契约并不是无限有效的。这个契约在过去三十年保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然而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青海作为祖国西部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小康的进程如何,特别是农村牧区小康的实现程度如何,是各级领导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本文就青海农村小康进程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一描述和分析,目的在于使我们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坚定信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促进青海农村小康的前进步伐。青海农牧小康进程评估2002年,青海全省人口528.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42.8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4.87%。可见,青海农村小康进程如何,对全省整体小康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让少数民族同胞们早日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文章阐述实现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重要意义,然后以邵阳为例,分析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制约因素,最后总结实现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为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近期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市内部分专家学者,开展“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宁波农村改革发展”系列调研和研讨活动,形成一批前瞻性、实用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摘录刊载。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吹响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快速奔小康的嘹亮号角。小康又一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举国上下,大江南北,人们憧憬小康,谈论小康,更以实际行动建设小康,实现小康。小康与理想生活小康是什么?小康是回荡在古老中国大地的一首田园牧歌,是千百年来中国百姓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两千多年前,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即出现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诗句。这是“小康”一词在我国文化中的第一次出现。到了西汉,《礼记·礼运》中“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得到了系统的阐释,成为仅次…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9.
王建 《唐山经济》2006,(4):44-45,47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最近,我对吉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有感触,有体会。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