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投资型保险就是带有投资性质的保险产品,在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由保险人对投保人一定数量的资金代为投资运用,所得的收益按照合同约定返还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投资型保险包括投资分红型保险、投资连接型保险和万能保险。目前国内寿险投资型产品多以万能保险和投资连接型保险为主,而非寿险市场则更倾向于开发投资分红型保险产品,其中又以固定分红型保险产品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前,人身保险产品中常见的投资型险种主要有三种:投资连结保险、分红型寿险、万能寿险。分红险、万能险、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风险依次递增。  相似文献   

3.
杨佑 《中国保险》2009,(9):53-54
近几年,投资型寿险迅猛发展。投资型寿险产品(指分红保险、投资连接、万能保险)的保费收入在我国寿险销售中占比相当大,探讨其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改进监管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底,中国保监会在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国际研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非寿险投资型险种。投资型非寿险产品的大力发展将会对我国非寿险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于投资型非寿险的发展我们必须谨慎对待,仔细研究。但是,欧美等保险发达地区并没有开办此类业务,国际可供借鉴经验不多,而我国历史上也只有很短时期开办过投资型非寿险业务,几乎没有什么经验可言。与此同时,投资型寿险发展势头迅猛,并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开展。有鉴于此,本文在将投资型非寿险产品与投资型寿险产品对比的基础上,借鉴投资型寿险产品发展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发展的教训,分析发展非寿险投资型险种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寿险业自1994年飞速发展以来,至1999年在市场上推出新型寿险品种如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寿险,寿险公司经营的寿险产品都是传统寿险品种,如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养老保险品种。这段时间传统寿险保险发展很快,此后分红险、投资连结险和万能型寿险产品才开始逐渐被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6.
鄞人 《上海保险》2007,(7):40-40,31
日前,广电日生人寿根据国内寿险发展状况,借鉴国际寿险先进保险,隆重推出一款集保险保障与理财投资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儿童万能型保险新品——金贝贝两全保险(万能型)。  相似文献   

7.
王宇 《西安金融》2003,(10):39-40
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业出现了腾飞式发展,一些股份制、民营的保险公司开始出现,国外的大型保险公司通过合资方式相继进入中国。同时国有大保险公司也不甘落后,加快了改革步伐。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这使得公众对商业保险的需求大增,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需要一定的知识。笔者以为在选择保险时,应该考虑下面的一些因素。一、主合同的选择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的寿险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传统寿险产品和投资型寿险产品,其中投资型寿险目前主要有投资连接保险和分红保险。传统寿险和投资型寿险都提供基本的保…  相似文献   

8.
产品结构失衡,偏离保障功能 我国寿险公司普遍采取以盲目追求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为中心的非理性经营模式,存在着保障功能不足、业务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由于大力发展保费高的投资型产品和趸缴型产品,过度宣传寿险产品的投资功能,用短期投资回报来吸引客户购买,使产品结构呈现出短期业务多、趸缴业务占比大、保障型业务和长期业务占比不高的特点。2008年,我国寿险公司主营业务的70%以上都是新型寿险(新型寿险包括分红保险、万能寿险和投资连接保险等),意外险和健康险这两类主要的风险保障型业务仅占总保费的15.32%。即便在发达国家,传统保障型产品的份额在新型产品的挤占之下也保持在40%以上。新型寿险过于注重投资,保障功能弱化,使寿险公司的整体结构出现规模快速膨胀、结构配比不良的隐患。  相似文献   

9.
刘如海  张宏坤 《上海保险》2007,(6):35-38,41
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是带有投资性质的非寿险保险产品,该产品在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保险人将保费中的投资金代为投资运用,所得收益按照合同约定返还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是非寿险公司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增加产品竞争力而面向个人客户开发的一系列新型保险产品,具有保险保障(但不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和投资价值或储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0.
投资型保险一度因高回报率受到追捧,贡献了寿险总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但在保险市场激烈变动的时代,投资型保险红不过三年,特别是过去的一年里,显得很是悲情,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都不同程度遭遇挫折。  相似文献   

11.
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特性不同,其盈利模式和所面对的风险状况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进而也决定着保险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差异性。本文首先从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重新认识开始,明确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业务性质,进而通过比较传统产险业务和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指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双重业务性质所决定的双重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审视非寿险投资型保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寿险投资型保险是非寿险公司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增加产品竞争力而面向个人客户开发的一系列新型保险产品。这类产品由财产险(非寿险)公司经营,具有保险保障(但不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和投资价值或储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马宏 《武汉金融》2006,(9):28-31
<正>一、创新是保险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一)保险产品创新。保险产品创新是保险市场创新中最基本的部分。正是通过不断推出新的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保险业才能持续拓展市场。例如,为了避免利率风险,满足消费者投资需求,保险公司推出分红保单、利差返还保单、保障收益合约(GIC)、万能寿险、变额寿险、弹性保费变额寿险等浮动利率型和投资型弹性产品;为了满足人类所面临风险的变化和涌现的新投保需求,保险公司推出“人类疯牛病险”保单(即CJD保险)、气候保险、嗓子保险、手指保险、高尔夫球一杆进洞保险、绑架保险、政变保险等全新的保险险种。(二)保险市场营销创新。主要体现为保险营销模式越来越灵活,除传统的代理分销系统和支薪职员分销系统外,还出现了经纪人分销;商店、机场设立柜台定点分销;通过银行、邮政系统网络的分销以及直邮广  相似文献   

14.
中美投资连接保险产品的会计处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子芹 《金融会计》2005,(7):21-24,20
投资型寿险产品是指带有投资功能、保单责任准备金的报酬率与银行利率脱钩而与保险资金运用效果紧密联系、投资风险与收益由投保人与保险人共担的产品。投资连接保险最早产生于英国,而后在美国,投资型寿险产品得到了惊人的发展。由于股票市场的持续上涨,带动了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投资连结保险在美国的保费年增长率达30%以上,到1995年已占个人寿险市场份额的22%。保险公司既可以购买外部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也可以自己设立基金,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在万能寿险全面热销之时,保险监管部门却发出警示,专家也告诫:消费者应理性看待万能寿险。  相似文献   

16.
蔡华 《上海保险》2012,(8):37-43
一、投资型产品的法律属性 (一)万能保险产品的法律属性 万能寿险最早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欧美国家,是对传统终身寿险的创新。它与传统终身寿险的区别在于,万能寿险的设计思想来自于将终身寿险保单保险金额中的保单现金价值与净风险保额分开,  相似文献   

17.
邢莉 《中国保险》2002,(3):22-24
1999年10月23日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问世后,新华人寿随之也推出了有别于传统寿险的"创世之约"投资连结型保险.不久,美国友邦保险、中宏人寿、中国人寿、金盛人寿、泰康人寿、太保也先后推出了分红保险.之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又推出了我国第一个万能型寿险产品--太平盛世、长寿两全保险.到目前为止,国内市场上已有由9家保险公司推出的分属于分红、万能和投连的3个大类的十几个投资类新险种.  相似文献   

18.
段昆 《金融纵横》2001,(4):17-19
2000年是我国寿险市场非常活跃、最令人瞩目的一年。继1999年10月平安保险公司开了中国内地投资类保险的先河,推出中国第一个投资连结保险——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之后,其他保险公司不甘寂寞,纷纷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推出自己的投资型寿险产品,如中宏保险在2000年3月又率先销售分红保险,  相似文献   

19.
信息集锦     
近期保险动态A.广电日生人寿开业两周年已取得长足发展回顾即将过去的2005年,广电日生人寿经历了一个稳步成长的过程。在寿险产品方面,力求推陈出新,先后开发了恒丰两全保险(分红型个险产品)、福如海团体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团险产品)、金至尊两全保险(万能型银行险产品)等十几  相似文献   

20.
分红保险最早产生于1 7世纪的英国,在发达国家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出现代表了寿险产品由传统型向投资型、由单一保障功能向多样化功能的转化.对于投保人来说,购买分红保险可在享有充分保障的同时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投保人的欢迎.分红保险与传统寿险产品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其红利发放,所以投保人有必要对分红保险红利的形成过程、产生条件等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