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一到腊月,人们就忙着收拾房子、置办年货,琢磨着春节怎样过。更多的人频繁进出于各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旅行社……用各自的方式“过年”。当然,过年少不了花钱,花钱就是消费,节日消费已成为各大商家竞相瓜分的一块大蛋糕。那么,今年春节市场情况怎样,是否让商家心满意足,赚个盆钵满溢?本刊记者对乌鲁木齐市2007年春节消费市场作了一个全方位的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2.
”金九银十”是个美丽字眼儿,更是商家公认的铁律。其意是指进入九,十月份.大多数行业都会迎来一个销售旺季.也就是俗话说的”金九银十”。 “金九银十”的形成还有一个消费心理的因素在起作用,因为在时间上九月份和十月份秋高气爽,开始进入秋天,按照人的消费心理.在花钱方面、投资方面心情有所冲动.只要进入到秋天.特别是冬季.尤其是临近两节.家庭消费明显增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记得去年春节时,一位朋友感叹说:眼下过年越来越没有气氛,本想按习惯在年前采购点什么,可一进商场,觉得又没有什么急需的,该有的几乎都有了。朋友的这番话很有代表性,想必很多人在春节购物时都有这样的感受。这就给商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下功夫搞好“年货”开发...  相似文献   

4.
鹿小鹿 《商周刊》2016,(Z1):64-65
消费是春节不可避免的主题之一。走亲访友的礼品、拜年的红包、采购的年货、出游和文化的消费等都是每个人不可忽视支出。制定一个科学的资金分配计划,通过投资手段获利,通过各消费渠道省钱,开源节流,不但能为你节省不少的开支,更会给你一个节俭的欢乐新春。转眼之前,大家期盼已久的春节假期已到眼前,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也开始为难得的一周假期做准备。长久以来,春节给人的印象就是要花钱。虽然大家多少拿了些年终奖,但各种消费将是每个人不可忽视的一项大支出。如走亲访友的礼品、拜年的红包、采购的年货、出游和文  相似文献   

5.
每逢春节,大多城里的饭馆都很紧张,很多服务员都早早地回老家过年去了,走晚了买不到车票,好在饭馆的“人荒”只不过是节日性的,相比较起来,企业的“技工荒”却看不到能够改变的前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利用节日的机会旅游、消费、狂欢,或者在家好好休息,应算是国庆节放长假的应有之义。面对各路商家推出的五花八门、颇具诱惑力的优惠活动,许多消费者以为自己能捡个大便宜,于是不假思索地纷纷慷慨解囊。然而,专家提醒消费者,在商家推出的优惠促销“游戏”中,永远的赢家还是精明的商家。  相似文献   

7.
消费需求不足是总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导致消费倾向下降的主要原因大于城市居民内部、城乡之间及地区之间收入差别过大;根治办法是短期内使有钱人有地方花钱,愿意花钱,敢于花钱,长期看必须解决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以增加大多数人的收入。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商家,已越来越注重利用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一些舶来的节日发财。眼下,虽然距圣诞节还有一段时日,但是商场、咖啡屋、花店、礼品店等以各种形式向人们传达圣诞节的信息,商家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及其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已开始采取各种促销手段,精心筹备着“圣诞大餐”。  相似文献   

9.
年关将至,年味儿渐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多地倡议"就地过年"。为营造"就地过年"的温馨氛围,各地纷纷采取行动让"打工人"感受新年别样的温暖。灯笼作为喜庆的象征,在春节里是必不可少的点缀,1月25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相关部门在解放路、遵义路、花冠路、瑞金南路等主干道悬挂喜庆的大红灯笼,为即将到来的春节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相似文献   

10.
吴洁 《经济与管理》2005,19(8):28-31
春节前后一个月是名副其实的“消费黄金月”,其消费额大约能占全年消费总额的30%,并以16%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对商家特别是零售业来说春节黄金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若能充分把握这一假日营销的契机,有效运用现代营销战略理念指导各项营销策略的实施,才能在现代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本文建立在对北京各大零售商进行的“2005年春节期间营销活动”的抽样调查报告的基础之上,通过所得的信息总结出北京零售商春节年货市场实际的营销情况,分别从民俗传统文化、与竞争者的关系和商品分销促销手段角度出发,分析研究适用于假日经济的现代营销战略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王策  方慈  张卫东 《经济论坛》2002,(19):71-7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家庭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大,特别是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教育投资力度更大。因此,了解现代家庭教育消费的现状,研究人们的教育需求,对于活跃教育市场,引导教育消费具有重要意义。一、现代家庭教育消费现状1.现代家庭十分重视教育消费。尊师重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一方面在子女的培养教育上非常重视,每个家庭在这方面也舍得花钱;另一方面现代人非常注重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接受再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投资教育,心甘情愿。2.教育投资成为…  相似文献   

12.
《时代经贸》2010,(5):16-16
2010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北京市东城区商务委、区商联会在全区组织开展“龙腾虎跃过大年”等商业文化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商家和消费者积极参与,东城餐饮市场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年夜饭销售火爆;二是品牌餐厅成为节日市场销售的龙头;  相似文献   

13.
夏在 《经济改革》2009,(1):92-92
“学校外的商家拼命想走近学生,而学生只是想在消费时能得到更多的优惠。”怎样在高校蕴含的巨大商机中,找到商家与学生之间的连接点?一份名为《校园消费》的免费杂志就这样诞生了。  相似文献   

14.
春节是财富暴动的日子。消费大军潮涌大街小巷,生产线泻洪般输出产品,商家张灯结彩,传媒眉开眼笑,讨债队伍奇袭各路杨白劳,游子云归故里显荣华,权威人士与儿童老人各  相似文献   

15.
《经贸实践》2007,(2):1-1
很久以来,春节总归值得我们期盼。这不仅因为孩子们能迎来一个美食丰盛的快乐节日,而且大人们总在此刻对未来表达诸多美好的寄托。无疑,辞旧迎新概括了我们对春节的无限希望:那就是以此为界,让一切烦恼随飞雪离去,愿所有如意伴春风而来。这种借一个节日寄语来年风调雨顺、事事如意、和谐繁荣的传统,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根。在此,我们祝愿广大读者、企业家、经贸工作者和所有关心支持本刊的各级领导和朋友们,天遂人心愿、万事总如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春天,有很多懂行情的人眼里是一个买电脑的好时机。春节过后不久,商家都会积极进货,这时电脑城里的货源充足,想买电脑的朋友不妨赶快下手。这里就给大家一些购机建议,以防落入JS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探索解决旅游淡旺季问题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国家实行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春节、“五一”和“十一”三大法定节日休假时间延长,人们以节假日为契机,消费各种旅游产品,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假日经济”。  相似文献   

18.
随着1996年实行双休日制和增加法定节假日以来,一年当中节假日已达114天。假日的增多刺激了假日经济的发展,商家对“假日经济”所带来的效益也开始越来越感兴趣。由于“经济”的促动,如今“假日”不仅多了一层“消费”的含义,而且其数量似乎也增多了:从“五·一”、“十·一”、“春节”、“元旦”、工休假日扩展到各种传统、外来节日、学生寒暑假等等,仔细算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可以和“假日”有关系。有“假日搭台”,就有“经济唱戏”,“假日经济”可以为商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已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在研究如…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节最时髦的是什么?穿唐装。孩子、小伙儿、女士、大爷、大妈,谁都不落趟儿,对襟、斜襟、绣花、盘扣,款式分外多,一千多元的、二三百元的,什么价位都有人买。满街满眼穿唐装的人成了马年春节最亮丽的风景,很多北京家庭甚至人手一件唐装。穿唐装的、做唐装的和卖唐装的共同打造了春节商机里又一块新的大蛋糕。二三百元的唐装最好卖 “春节吃什么?饺子。穿什么?唐装。送礼送什么?还是唐装。”广告词句虽然有些过于通俗,但显然点出了唐装的两大用途自己穿和送人。而对于正苦于过年没有什么新鲜的可穿,没有什么新鲜礼好送的北…  相似文献   

20.
过惯了千篇一律的春节、元宵节等传统的民族节日之后,许多人又想尝尝鲜,过过洋味十足的西方节日。近几年来,圣诞节、母亲节等洋节被大量“进口”,逐渐地走近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不,眼下又有一个洋“妹妹”扭呀扭呀地走来了——2月14日情人节在向您招手呢。有人说,节日不是“过”出来的,而是“炒”出来的。你看,每当一个节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