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国有经济的市场结构的分析,说明了其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论述的市场结构特点并进行了重新分类。既定市场结构条件下,国有经济的退出壁垒是不同的,根据退出壁垒的特点国有经济的退出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本文最后分析了国有经济的退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郭洪 《改革先声》2001,(2):38-40
某些产业,民营经济将一统江湖,国有经济全面退出;有些产业,民营经济将与国有经济分庭抗礼,互有进退;还有一些产业,国有经济呼风唤雨,民营经济徒唤奈何。  相似文献   

3.
竞争行业大中型国有企业退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的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有所新突破,关键取决于能否让竞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从国有经济领域退出。笔者认为在坚持垄断行业大中型企业为主导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放开竞争行业的企业,不但让其小企业从国有经济退出,而且让其大中型企业也退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及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要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关键在于将国有资产从不具优势的竞争性领域退出来,集中力量办好应由国家控制的行业.把国有资产从一些小企业中退出来,搞活中小企业,才能集中力量抓好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大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许学礼 《开放导报》2001,(12):33-35
国有股减持是国有经济“退出”重组的一个具体措施。对于该项政策的评判,我们必须从战略全局的角度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国有经济的退出,人们的认识逐步提高,但实际工作中确实还存在着思想障碍,影响国有经济退出:其一,职工思想障碍。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对职工实行“全包”的政策,造成其对国有企业依赖较重,自我发展能力较差,不愿到竞争激烈、“社会福利”少甚至没有福利的非国有企业去,在实际中的表现是对企业购并、破产进行阻止。其二,经营者思想障碍。经营者担心企业购并或股份制后被“吃”掉,影响其在职消费水平或社会地位,因此“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在企业退出中提出各种客观理由,加以阻挠。其三,企业主管部门思想障碍。在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主管部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对企业行政约束严格。为了维护本部门业绩,通常会抵制效益好的企业退出,积极推动效益差的企业退出,形成好企业不让退,差企业无法退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目前加快国有经济退出的时机较好,条件也日渐具备。应积极有序地推进国有资本退出战略,为非国有主体让出空间。借助民营主体的高效运作,使天津经济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关兵 《开发研究》1999,(4):26-29
国有经济布局分散,国有资产产业分布不合理,是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成因。为此,必须从宏观上对传统体制下国有资产的低效率配置进行战略调整,使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向更需要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领域转移,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城镇集体经济面临一场严重的挑战;某些主管部门,单位借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之机,夹带私货,要求集体经济同国有经济一样,从它们现在的经营领域即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退出的方法是分流现有全部在册职工,有的下岗进再就业中心,有的提前退休,有的买断工龄,全部终止劳动关系,然后将集体企业卖掉,卖厂所得扣除用于分流职工最低限度费用后的余额,归“上级”所有,有的地方和部门还规定了退出的期限,这种“集体经济退出论”如果得逞,城镇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成功之后,改革的聚焦点主要放到了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上面,传统集体经济的深入改革相对弱化了,为此,社会上出现了“集体经济过时论”、“集体经济退出论”等消极错误的论点.尤其是股份合作制经济出现了种种不尽人意的问题后.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成功之后,改革的聚焦点主要放到了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上面,传统集体经济的深入改革相对弱化了,为此,社会上出现了“集体经济过时论”、“集体经济退出论”等消极错误的论点,尤其是股份合作制经济出现了种种不尽人意的问题后,更是有了“集体经济消亡论”等种种悲观想法。  相似文献   

12.
重组之变     
“重组”是证券市场上的老话题,国资委成立后,有望加速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和对外开放,推进各省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重组”行为在此背景下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党的十五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在调整和改组中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一个积极的方针。几十年来,由于国有企业只"生"不"死",积累了一大批早已失去竞争能力的企业,建立和健全企业退出通道,使这些企业退出市场,是近几年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几年来,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在建立"有所不为"企业退出机制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钟陆文 《乡镇经济》2004,(10):39-40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退出的条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求在妥善处理几种承接主体时,积极利用外资与增强民营企业融资能力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总体要求,中共中央《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份,所得资金由国家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国有经济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明确提出:“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国有经济退出以后,由谁来填补其退出后的行业?国有经济有所不为的领域,由谁来扮演有所为的角色?这些都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深圳这几年的改革实践表明,民营企业作为一种新生的所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17.
田文 《山东经济》2001,(2):32-34
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领域,将碰到富余人员、债务及行政性担保、低效资产这三大障碍与一般性办理障碍。富余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分流,完善社会保障而解决;债务及担保可以通过成立省、市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解决;低效资产通过理清改革思路,区分层次而解决;办理障碍可以通过转变观念、互通信息、相互协调而解决。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陷入债务困境的症结即在于其治理结构摧在缺陷,要使“债转股”健康运行,必须将“债转股”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有机结合,构造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紧实基础-科学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对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解 (一)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必须要体现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同时要考虑按市场规律合理配置资源。过去,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战线过长,又各行各业无所不包,力量过于分散,而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结构也不合理。大而全,小而全,缺乏市场应变能力。浪费大,消耗大,而效益差,竞争力不强,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现阶段的生…  相似文献   

20.
张铮  高建 《特区经济》2005,(5):202-203
退出是创业投资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如何采取有效的退出决策直接决定退出的成功与否。因此对于创业投资退出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在退出研究中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退出方式和退出影响因素的研究,信息不对称与退出的研究以及退出决策的研究。而退出方式研究以及信息不对称研究事实上都是退出决策研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对于退出决策的研究是建立在退出方式研究以及信息不对称研究的基础上的。一、退出方式和退出影响因素的研究M acIntosh在1997年的研究提出了IPO、并购、二期收购、回购、清算这5种主要的退出方式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