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这次闽东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汇报会,是省委、省政府继“两会”之后召开的一次涉及全局的重要会议。今年有两大任务,一个任务是全面完成“八五”计划,另一个任务是要制定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研究好我省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闽东要“靠海吃海会念海经”,“从现实出发,发挥沿海优势,抓住机遇,组织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宁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条件和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港口物流、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从渔业、产业、渔旅、港口、创新五个维度,建设“宁德粮仓”“宁德地标”“宁德IP”“宁德路径”“宁德高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当代经济》2005,(2):6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近日指出,中国经济近两年来加速重工业化并不像许多人以为的那样,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了某个阶段,产业升级自然带来的结果。产业结构当然会不断升级,但这一轮重工业化应该讲还是有点走进了岔路,目前这一轮重工业热不符合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劳动力过剩,应当更关注劳动密集型而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一、对江苏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实证描述1、江苏劳动力市场关系(劳动力市场的软件)的培育进程(1)在传统体制外部迅速生长的劳动力市场部分首先,城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用工主要为雇佣劳动形式.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的省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据统计,全省个体工商户从1978年的2.3万户、3万从业者,发展到1991年的83.4万户、125.8万从业者.1991年全省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4480户,雇工60649人.1991年全省“三资”企业发展到2200户,从业者7.5万多人.这三者人数约占全省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3.87%.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潮,催生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人民公社的解体、农民支配自身劳动力转让权的复得、以及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启动了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潮: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转移”(劳动力在农村内部三次产业之间流动)的规模大、速度快,就业结构变化显著.据统计,1979年到1991年全省农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达710万人,平均每年转移近60万人,非农劳动力年均递增9.5%.劳动力快速转移引起就业结构的显著变化,1978年到1990年,一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由83.9%快速下降为61.5%,二、三次产业由10.7%和5.4%提高到25.7%和12.8%.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劳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以青海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劳动力在产业各部门之间的转移进程。青海产业发展“虚高度化”现象突出,重工业化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劳动力大量积淀在农村,同时存在大量的城市失业人员。针对现实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的突出矛盾,提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经济的突飞猛进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注意,究其原因,以专业性商品市场为依托的“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企业集群功不可没。这种具有地域特色模式的组织依靠低成本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在全省迅速崛起,成为带动浙江工业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最有效的“发动机”。企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聚集在一起,是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发展形态,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据浙江省委政策研…  相似文献   

7.
福建宁德地区又称“闽东”。闽东在东部,东部历来是发达的地区;闽东又是沿海,沿海是富裕的代名词。但是,1978年闽东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8%,20年后的今天,已降到5.8%。纵观全国,从北方的辽东半岛到南部的珠海深圳,所有沿海地区,唯独闽东这一段成了贫困的海岸线。被喻为“经济上的断裂带”。  相似文献   

8.
闽东区域内县乡经济横向联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正霄 《发展研究》1997,(2):31-32,39
闽东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及《闽东迈向二十一世纪战略规划》已经确定,这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闽东勾画了发展前景。要实现这些宏伟的目标,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要靠国家倾注巨资在闽东进行大批工业项目、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性较小,吸引外资大规模进入闽东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闽东区域内的县乡经济的发展。随着闽东区域内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建成环三都澳经济圈、沿海经济繁荣带、山区经济带及“海上闽东”思路的提出,实行闽东区域内县乡经济横向联合,就成为闽东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  相似文献   

9.
汤金华 《发展研究》1996,(11):34-35
海是闽东(宁德地区的俗称)最大的优势,海上还有3个闽东,宁德地委、行署立足于闽东资源和区位优势,提出振兴闽东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海上闽东”,这是本世纪末到下世纪闽东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决策。 兴港开海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兴港开海,建设“海上闽东”,这是振兴闽东经济的最佳战略选择。 战略的基本思路是: 提高港口开放层次,推动海港开发;同时以海洋水产业和海运业为海洋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  相似文献   

10.
面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自身经济的外向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以此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最终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加速经济发展。一、吉林省经济外向化程度低,加速发展刻不容缓从利用国外资金看,1984—1994年吉林省直接利用外商投资8.5亿美元,仅占全国总量的1.02%,与全省工业化发展水平不相  相似文献   

11.
穆菁  吴辉 《经济导刊》1999,(1):73-76
产业的兴盛与衰弱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本身也就是无数个产业兴盛和衰弱的循环更替过程。当一个产业兴盛时,它会吸引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而资本与劳动力在某一个产业的集中,更加速了这个产业走向兴盛。我们无法细分究竟是资本和劳动力的...  相似文献   

12.
大力培育和振兴我国制造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制造业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长远,努力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是今后一二十年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历史任务。工业化是后发国家赶超发达国家过程中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200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51%,超过一般工业化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却高达50%,城镇化水平只有33.6%,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目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内地山区迅速崛起,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建成海峡西岸繁荣带”的发展战略,高速公路、闽东机场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开工、建成,为霞浦参与全省分工、加快自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大动力和发展后劲。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全面推进霞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一、霞浦跨世纪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从霞浦在全省、全区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结合我县“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我.们提出今后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地积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县”战略,把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工业园区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加快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 今年7月24日,省政府在衢州专门召开全省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工作会议。在会上.副省长金德水、省经贸委主任丁耀民就我省工业园区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展思路等发表了重要讲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呈现西弱东强的格局,促进西部省域工业企业创新、加速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中国工业经济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结合制度安排设计促进企业创新的政策,并经地方政府推动实施,以实现地区工业企业的跨越发展。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以四川省工业企业为研究实例,在进行样本企业的问卷调查及样本企业的观测点的量化测度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影响西部省域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五个核心因素和八个重要因素。从而提出促进西部省域工业企业创新、提升其创新能力的“深化以创新为目标的制度改革”等七类二十三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承包制在我国出现以来,围绕其利弊得失进行的争论从未间断过。目前,大多数企业第一轮承包结束,已经转入新一轮承包。第一轮企业承包经营情况究竟怎样?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企业承包制,当然是个令人关心的问题。 山西省预算内工业企业全面推行承包制,是从1988年开始的,到1990年底,有1062户工业企业第一轮承包届满,占全省工业承包企业总数的85.02%。全省对第一轮承包届满的1051户企业进行了承包终结兑现审计,占承包届满企业的98.96%。本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度加大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强,小企业将面临国内外大企业的强大竞争压力。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构建大企业、大集团,走股份制改造和管理体制的创新之路。经济发展较缓慢的宁德地区,更应该走这一条路,以扭转产业(品)、人才、资金等劣势。 一、股份制改造是闽东构建大全业、大集团的最佳选择 1.企业获得上市资格,实现闽东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全省1996年有16家公司上市(不含厦门),闽东没有一家,闽东最大电力企业——闽东老区水电开发总公司,在股份制改造前装机容量2.4万千瓦,资产帐面原值…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海阳市海洋产业由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转换的趋势日益明显。在渔业、盐业平稳发展的基础上,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产业开始加速发展。在分析海阳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海阳市海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阳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利用发展极加速河北经济发展郑志瑛如何充分利用河北省内外各种资源加快全省的经济发展,是制定我省中长期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摆在全省上下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运用发展极理论,结合我省实际,探讨加速我省经济发展的宏观战...  相似文献   

20.
新型工业化下我国产业演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产 业演进就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结构和内容的不断变化过程 ,是产业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在数量上提高了经济规模和总量 ,在质量上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素质。工业化实质上是产业演进的过程 ,既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产业演进的过程 ,也是工业内部结构演进的过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产业的演进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也表明 ,尽管产业演进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演进过程也因时因地有所不同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共同的发展一般趋势。(一 )克拉克分析研究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的结论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 :第一次产业将减少 ,第二、第三次产业将增加。人们总是从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的产业移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 ,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小 ,而第二、第三次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 ,反之亦然。(二 )库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