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以后,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甲醛及其下游产品在木材加工业,建材业,塑料工业,化学工业等方面的社会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和小氮肥厂转产等因素,中国甲醛生产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据推算,至2005年底中国甲醛生产装置将超过439套,总生产能力将超过1172万吨/年,将比上年增长13%左右。2005年上半年的甲醛产量已突破342万吨,预测全年将达到680万吨左右。预计2010年,中国甲醛的需求量(产量)将达到900万吨左右的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06年全世界乙二醇的总消费量为1701.0万吨。预计到2011年将达到约2171.8万吨,其中中东欧、中东以及中南美三个地区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均将超过两位数,美国、西欧和日本将保持稳定小幅增长。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只有207.8万吨,预计2008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68.0万吨。2010年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20.0万吨,而届时的消费量将分别达到636.0万吨和710.0万吨。即使装置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产量也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仍需要大量进口。乙二醇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甲醛生产第一大国,截至2004年9月,生产能力已达850万吨/年,主要用于生产胶粘剂,还可用于汽车、电子、轻工、农药等行业,预计到2005年我国对甲醛的需求量可达380万吨。虽然我国甲醛生产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提高装置规模、完善产品结构、加快下游产品开发等仍然是我国甲醛工业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我国甲醛工业迅速发展,银法甲醛生产技术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国际水平,装置规模也走向大型化,最大单套装置能力达到20万t/a。近十年来国内先后从国外引进6套铁钼法甲醛生产工艺,以前国内铁钼法催化工艺的甲醇单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高,近年来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后单耗下降很快,已基本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同时电耗也大幅度降低,个别装置达到了20kWh/t以下国际领先水平。1.产能扩展迅速截止2005年底,我国甲醛生产企业超过300家,总生产能力约为1050万t/a(包括闲置的装置),居世界首位。其中山东的生产能力最高,达到120万t/a以…  相似文献   

5.
我国甲醛工业从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逐渐摸索出了适合我国工业水平发展的技术工艺,生产能力随之增长.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甲醛及其下游产品需求量增长,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工业甲醛消费量增长较快的领域将是粘合剂、POM、多元醇、多聚甲醛、长效缓释肥料以及乌洛托品等,到2005年中国工业甲醛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9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世界丁基橡胶生产能力达123.7万吨/年,消费量为100.9万吨,预计2016年产能将达到188.3万吨/年,需求量将达到129.8万吨,新增产能将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2011年我国普通丁基橡胶产能为6.5万吨/年,产量为5.95万吨;卤化丁基橡胶产能为3万吨/年,2011年底正式投产才结束国内无卤化丁基橡胶装置的历史。近年来丁基橡胶的投资不断升温,预计2015年我国普通丁基橡胶生产能力将达到30.5万吨/年,卤化丁基橡胶生产能力将达到21.2万吨/年。未来几年,随着世界对轮胎子午胎的重视和推广,对卤化丁基橡胶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7.
我国乙烯生产能力从1983年只有62万吨,到2005年达到787.5万吨.20多年增长了11倍多.乙烯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装置规模也趋向大型化和规模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十五”期间,中国石化的乙烯产能以年均15.6%的速度递增。2005年达到了554.5万吨/年,比“十五”初期翻了一番.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乙烯4%的平均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已有20多种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五大合成树脂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二,合成纤维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1年底,世界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134.7万吨/年,消费量为121.5万吨,预计到2016年产能将达到约200万吨,消费总量也将涨至152.6万吨。亚洲地区仍将是未来新增产能的主要集中地以及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截至2012年10月,我国乙丙橡胶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24.3万吨,国内产量很少,进口依存度很高。鉴于巨大的供需缺口,乙丙橡胶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到2016年,我国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60万吨,总需求量将达到约35万吨,供需矛盾将极大缓解。但随着今后多套新建或者扩建装置的建成投产,我国乙丙橡胶产能将出现过剩,新建或者扩建装置应慎重。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世界醋酐生产能力达238.4万吨/年,预计今后几年,将以年均约1.O%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50.0万吨;而消费量将以年均约1.2%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将达到约200.0万吨。2006年我国醋酐生产能力为31万吨/年,随着新扩建装置的投产,预计2011年产能将超过40万吨/年;消费量将以年均约9.6%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将达到约38.9万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十一五”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增长强劲,预计乙烯当量需求2010年将达到2640万吨,2015年将达到3401万吨。为此,国内乙烯企业纷纷推进新建或改扩建乙烯工程.预计2010年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1885万吨/年。在乙烯能力快速增长的进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冷静思考和探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陈薇 《国际石油经济》2000,8(1):40-42,44
1998年我国乙烯总生产能力为422.32万吨,当年产量377.24万吨,开工率为89.32%。目前我国乙烯工业存在着产需矛盾突出,自给率较低,装置布局欠合理,生产成本过高和乙烯效益不够理想等问题。若按自给率达到65%,开工率达到90%来确定发展目标,2005年和2010年我国乙类生产能力应分别为885万吨和1400万吨,需 分别比目前增加460万吨和近1000万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2013年我国乙烯产能1728.9万吨/年、产量1622.5万吨,表观消费量1792.9万吨,装置平均规模提高到61.75万吨/年,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乙烯工业规模化装置建设增速加快、装置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2500万吨/年,未来几年将进入新的扩能期。但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我国乙烯工业应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突出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抓紧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由乙烯生产大国向乙烯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醇类酚类原料市场产销趋势醇;目前国内生产装置规模在年产1万吨以下的有70套,规模在年产5万吨以下的有9套,年总生产能力已达90~100万吨。1993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78.9吨,而社会需求量达到80~85万吨。“八五”期间,国家计划在盘锦、)11东盐...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13年7月底,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年,2012年表观消费量达到1097.8万吨。虽然世界乙二醇供过于求,但具体对我国而言,相对于下游产业的需求,乙二醇产能扔不充足。预计到2016年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能够达到950万吨/年,需求量将达到1300万吨,产不足需,仍需通过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笔者建议,未来我国乙二醇产业发展应提高现有装置经济性、新建大规模生产装置;完善现有生产技术、积极开发新技术;扩大产业链、规避市场风险等。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13年底,世界丁基橡胶总生产能力达到151.6万吨/年,消费量115万吨,美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家。未来多套新建扩建装置建成投产,亚洲或将成为主要生产地区。截至2014年9月,我国丁基橡胶的总产能为26.25万吨/年,预计到2018年将超过70万吨/年,成为世界重要的丁基橡胶生产国家之一。我国汽车轮胎发展迅猛带动丁基橡胶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丁基橡胶产品发展前景看好。但产不足需现象存在,每年进口量不断增加。未来在保证现有丁基橡胶生产装置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应积极开发丁基橡胶新产品,完善卤化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加快扩能建设,尽快占领国内市场是我国卤化丁基橡胶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下游行业需求快速增长使得全球苯酚市场特续升温,2004年产能已达870.3万吨/年。由于新扩建装置将纷纷上马,预计到2007年,全世界苯酚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1000万吨/年。2004年中国苯酚自给率仅达到59.5%,产品对外依赖性较大。提高单套装置规模、建设上下游一体化茬置、进行绿色环保生产是我国苯酚行业发展不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塑料工业经过40年的发展已形成合成树脂产量名列世界第13位,塑料制品产量位居世界第6位的塑料工艺体系。到1990年生产通用塑料总生产能力才能超过300万吨。这只是日本1985年塑料生产总量的1/3,美国的1/7。1988年塑料总产量为190万吨,仅为美国当年产量的1/14,大大地落后于世界主要塑料生产国。据预测到2000年全国钢材缺少1500万吨,木材缺一半(8500万m~3)。再加上我国农田不足,而采用农地膜及管灌又是提高单产及作物品质的有力措施,因此它是当今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基础材料之一。为使塑料工业在“八五”期间能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为2000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应以效益为前提,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中心,以管理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发展塑料制品生产,增加有效供应。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2012年我国乙烯产能1648.9万吨/年、产量1486.8万吨,表观消费量1629万吨。随着我国乙烯工业规模化装置建设增速加快、装置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约2600万吨/年,当量消费自给率将由2012年的47.5%提高到近70%。但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我国乙烯工业应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突出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抓紧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由乙烯生产大国向乙烯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9.
截止到2004年上半年,全世界丁基橡胶总生产能力为89.2万吨/年,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我国产量较小,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我国轮胎行业对丁基橡胶的消费占到总消费量的八成以上。预计到2005年我国丁基橡胶的需求量将达到约为14万吨,其中轮胎行业消费量为11.5万吨,占82.1%,医药瓶塞1.4万吨,占10%.  相似文献   

20.
截至2011年底,全球1,4-丁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99.4万吨,总消费量约为148.0万吨,预计到2015年全球总消费量将达到180.0万吨,需求量将滞后于产能增长速度。中国大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4-丁二醇生产国家,生产能力为50.4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5.28%,总消费量约为36.7万吨。预计到2015年,我国1,4-丁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200.0万吨,总需求量将达到约60.0万吨,生产能力将出现过剩,未来竞争将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