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低碳经济时代,自主创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我国装备制造业特点,基于低碳经济理论构建了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区间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其结果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在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绿色竞争力评价的常用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DEA模型,构建了装备制造业绿色竞争力组合评价模型,利用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进行测定。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转变经营观念、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绿色技术投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提升劳动力素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纳税服务评价是纳税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纳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结合评判理论步骤。研究了纳税服务评价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从权数的确定、合成运算的选择评判指标的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注意的问题。以两位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纳税服务为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他们的纳税服务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4.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在当前严峻环境形势下兴起的新兴产业,是进行环境保护的装备基础和技术保障,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政府环境规制政策,如何影响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当前亟需探究的问题。通过了解环保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分析政府环境规制影响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理,运用熵值法计算出政府环境规制综合评价指标,并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借助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IRF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等工具对我国政府环境规制与环保装备制造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政府环境规制对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政府环境规制力度和环保宣传力度、科学运用政府补贴或投资、加强技术创新引导等政策建议,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进步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内其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论:按照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将空间布局内的五大区域进行划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并提出提升各个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测度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全面分析影响教育信息化水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建立了多因素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河南省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ASS软件对我国各省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运用MaxDEA软件,采用CCR模型、BCC模型和影子价格分析构成组合DEA模型,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重要影响因素——政府作用力进行MATLAB仿真,按照政府作用力仿真结果,将装备制造业及各子行业分为综合作用力-复杂成长型、政策激励力-平稳成长型、政府支持力-波动成长型3种类型。最后根据绩效评价和仿真结果分别提出针对装备制造业及各子行业发展,以及进一步加强政府作用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装备制造业知识流动能力是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行业自身乃至整个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综合运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08-2012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从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建设和知识流动促进等方面提出增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内涵及实质的基础上,提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和信息熵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苏州市为实证,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空间一体化等评价指标的进行评估,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进展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合。构建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模式既可以分析不同区域同一阶段、也可以评判同一区域不同阶段的城乡一体化的进展,将对统筹城乡发展、把握城乡一体化的进展及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运用MaxDEA软件,采用CCR模型、BCC模型和影子价格分析构成组合DEA模型,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重要影响因素——政府作用力进行MATLAB仿真,按照政府作用力仿真结果,将装备制造业及各子行业分为综合作用力-复杂成长型、政策激励力-平稳成长型、政府支持力-波动成长型3种类型。最后根据绩效评价和仿真结果分别提出针对装备制造业及各子行业发展,以及进一步加强政府作用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湖南省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怀化、娄底、湘西为研究样本,采用区位商及空间基尼系数对湖南省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度进行综合测度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湖南省装备制造企业综合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提升集群式创新效率,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界定集群式创新概念及特征基础上,以江苏为例,采用产业集群度系数模型分析其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集群式创新效率,进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剖析影响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江苏装备制造业存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集群发展效应;其集群式创新效率呈振荡上升态势,但在集群水平、产值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存在程度不一的差距;从影响因素看,产业集群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江苏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的基础和重要动力,但科技创新投入、网络化联结水平对集群式创新的效率提升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而企业规模偏小则制约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效率的稳步提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创新化、特色化、高效率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战略网络中企业信任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平南  杨丹 《经济论坛》2009,(13):132-135
信任是战略网络建立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从前置因素、后置因素、共同因素三方面分析影响战略网络中企业信任度的主要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战略网络中企业信任度的模糊评价模型,以期对网络中企业间的相互信任水平进行科学的度量。  相似文献   

15.
吴雷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2):141-144
原始创新能力是决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更好地预测与判断原始创新能力对技术变动发展趋势的影响,建立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评价模型,并对评价结果中技术变动指数进一步分解,挖掘影响技术变动的深层次信息,以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原始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实证研究发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总体上朝着有利于技术进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绩效评价,对科学测度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实际,从系统输入因素、转换因素、输出因素3个方面建立了由7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判断法相结合,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绩效做出综合评判,并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培育适应发展和生存的管理能力——动态能力。诠释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的内涵,找出其构成的关键要素,建立指标体系,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评价,为复杂环境下测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创新视角下重庆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支撑一国(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基石,也是衡量一国(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基于重庆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从创新视角出发,提出构建以模仿创新为契机、产学研联合创新为引领、自主创新为目标的渐进性创新体系,以此提升重庆市装备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并从定量角度对创新体系提升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刻画,以期为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在竞争环境下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内在动力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国际化发展水平受到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行业、政府三个层面对如何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国际化发展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瑞萍  夏莹 《技术经济》2009,28(10):69-73
针对电气设备在进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时需要评判电气设备的重要性,且评判因素具有模糊性和灰色性的特点,本文在确定影响其重要性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模糊数学的电气设备重要性分析方法,并以断路器为例,建立了断路器重要性评价体系,通过模糊关系来描述评判因素与重要性等级间的关系、以灰度来表征模糊关系的不可信程度,并进行综合判断。实例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评判结果可为下一步的维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