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拥有适当的石油储备日益成为各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目前,不论从国内市场还是从外部环境来看,加快推进中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刻不容缓”。我们认为完善中国石油储备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立法先行,建立和健全石油储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石油储备模式;分步实行,循序渐进确保石油储备规模;减少单一品种依赖,促进石油储备品种多样化;放松市场管制,培育多元化的石油储备主体;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地布局规划石油储备基地;综合决策,建立多层次的石油储备筹资模式;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积极参与石油储备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石油储备发展的审视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能源,维护其安全供应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世界石油市场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中国石油对外的依存度也逐年扩大,石油安全已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科学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是保障石油安全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建立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介绍了我国石油储备的发展情况。在总结和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石油储备经验的基础上,从石油储备立法、石油储备结构完善、石油储备资金筹集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发展建议。同时也指出逐步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分散购油风险,石油行业的市场化改革等,都是中国石油储备战略所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曲凯 《时代经贸》2011,(16):122-123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国,拥有一套规模庞大和系统完备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足够的建设经验,在构建过程中,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更好地推动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石油储备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其稳定的供给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因此,构建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石油储备具有实物性、法律强制性、可动用性及公共性等特性,其储备模式主要分为国家石油储备和商业储备。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油市场需求量第二大国家和增长量最快的国家,同时,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扩大,建立科学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亟待我们认真研究、高度关注。通过阐述石油储备的内涵,分析了石油储备的作用和意义,从石油储备立法、石油储备结构完善、石油储备资金筹集等诸多方面,对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国从2002年开始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2004年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同时,还成立了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组建了若干石油储备基地公司,完善相关管理措施。但是,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6.
金芳 《经济前沿》2008,(5):24-27
石油战略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参照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在石油储备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完善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已经日渐突出,石油商业储备建设目前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日益紧张的石油供需安全需要,尽快建立完善系统的商业储备体系,规避石油供应中断和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风险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由于国家石油储备投资大、风险高、回收期长等特点导致我国石油商业储备筹资渠道成为制约商业储备建设的瓶颈。通过参考国际商业储备建设筹资模式方法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依据谁收益、谁投资的根本法则,组建由国家、企业、民资、银行四方共同出资的国家石油商业储备公司进行公司化运营管理,国家石油商业储备实现由国家低息贷款、企业融资、贷款担保、会员均摊等多元化的筹资模式,从而实现快速、公平、均衡、持久商业储备资金筹集渠道,加快我国石油商业储备建设的步伐,从而保障我国石油长期稳定的供需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21世纪中国"加油"--关于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中强 《当代财经》2002,(10):48-51
为保险中国石油安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美、日正反经验的昭示、石油政治后果的逼迫;而21世纪初仍较充裕的世界石油市场为此提供了基本前提,油价可能低走则为中国创造了绝对契机。借鉴国外日致完善的储备经验,中国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要储备、先立法”;战略石油储备应包括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并都应以原油为主等等。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我国石油储备体系,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规模,坚持分步走和多元化储备策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石油统计和报告制度;多方筹资,实行税收政策和部分商业化运作;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阐述石油储备战略意义基础上,对美欧日等国家的战略原油储备机制和中国目前原油储备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中国原油储备现状,提出了包括石油储备来源、石油储备管理机制以及石油开采等几方面的改进建议,希望通过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保证国家的石油安全供给。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而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微乎其微的价格话语权与自身石油大买家的地位极不相称。石油进口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动荡局面下的价格风险以及相对进口价格较高的被动局面。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石油进口价格的困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中国石油进口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国内石油市场现状,从石油进口成本出发,分析了中国石油进口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税收待遇进行国际比较发现,尽管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确认货款损失及其减税的完美方法,但从各国实践及其发展趋势看,特定准备金法在确认减税时机及实际贷款经济价值下跌上,相对来说要优于其他方法。同样,我国贷款损失税收待遇也应通过不断改革逐步对渡到特定准备金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宁 《经济管理》2007,(4):25-28
本文从我国成品油价格变化迟滞的现象出发.分析了国内外油品的定价机制和国内油品市场的垄断特点,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营造可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形成合理透明的价格机制、搭建可交易的市场平台、实施完善的石油战略储备计划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大宗商品的国际大买家,争取国际定价权已经成为再也无法回避的问题.有鉴于此出,文章以石油为例,着重探讨石油定价战略选择的经济学机理,在一个具有双寡头垄断性质的三边贸易体系中,对OPEC和非OPEC石油输出国之间的博弈进行了一般均衡分析.根据模型设定参数及实验模拟发现,在Cournot双寡头垄断下,国家M的福利水平增加32.4%,而国家F的福利水平却下降0.8%.由此作出的解释是:与M相反,F是石油净进口国家,高油价和商品y较低的相对价格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要大于闲暇带来的正面效应.此时,整个社会福利下降0.7%.石油在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权重较小时,石油生产的一个负向冲击对福利损失的影响非常有限.在F和M的纯策略集合{双寡头垄断,完全竞争,不生产石油}中,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完全竞争,完全竞争},这使得国家H和F从中获益.模型给人的启示是,除了尽快完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外,中国应积极参与到石油定价权的争夺中,改变目前完全被动承受油价变动影响的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20年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深化的阶段,能源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的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为了满足中国未来的巨大能源需求,中国急需积极融入全球能源合作舞台,积极参与构建新的国际能源体系。同时,要有一套面对全球性问题的综合性能源战略,要把能源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具体地说,首先解决能源问题要采取多元化战略,尤其重视周边资源国家;其次要陆路和海洋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另外还要从贸易、投资到金融手段三者并举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际商务专业面临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设置体系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少等问题。根据二本院校的资源禀赋特征以及国际商务专业与国际贸易专业的区隔,二本院校应以"企业走向世界"以及走向世界后的"跨国经营管理"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平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践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加强国内外交流和合作,建立与社会沟通的多维度通畅渠道;坚持产学合作,实现校企深度融合,重视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以培养更适合社会需要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A股市场上的“中石油魔咒”现象及其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A股市场上流传甚广的"中石油魔咒"现象,首次从基本面角度进行了解释,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即当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对中石油个股产生利好,但对整体宏观经济却构成利空,因而中石油股票价格上涨,整个股票市场却会下跌。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这种负向溢出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表现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股票市场的打压力度要大于其下跌对股票市场的提升力度。这提醒A股投资者相对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要更加关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刘云  侯世昌 《经济研究导刊》2009,(27):193-195,198
石油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石油企业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回顾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曲折道路,引用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明了科学发展观对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指出石油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科学决策,只有科学决策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而科学的决策必须要有先进的制度来保证。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党委包办一切","一把手拍板"的决策弊端应彻底屏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决策机制,从而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