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借鉴Feder模型,采用我国各地区的年度序列统计数据,来检验FDI在各地区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以及FDI在各区域的溢出效应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来分析各区域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更有利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所产生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流通服务业是我国接受FDI增幅最快、规模最大的行业,这引发了学术界对流通服务业FDI是否会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争论。本文以2005—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对流通服务业FDI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流通服务业FDI在行业内存在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东、中、西部地区流通服务业FDI溢出程度为中部>东部>西部;我国流通服务业各个子行业的FDI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其中零售业FDI溢出程度最大,其次为餐饮业,再次为批发业;投资硬环境、投资软环境、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对流通服务业FDI溢出效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内外资技术差距、内外资人员流动对流通服务业FDI溢出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薄文广 《财经研究》2007,33(6):4-17
文章利用1995~2004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认为:FDI的流入会对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产生促进作用,FDI对于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影响次之,对于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影响程度最小,并且要使FDI对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加发挥促进作用还要跨越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而我国大部分西部地区和一部分中部地区并没有达到这个人力资本门槛;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FDI的进入有助于这两个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并且FDI对于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其对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FDI的进入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增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另外即使在外资溢出效应较为显著的东部地区,FDI对不同类型的专利申请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性,FDI对于以发明专利表征的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其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FDI技术外溢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域差别对FDI技术外溢的影响以及FDI技术外溢路径等问题的研究有所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5.
使用1995—2008年中国长三角地区和吸收FDI较少的7个省区的数据,研究了对长三角地区的FDI对吸收FDI较少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吸收FDI较少地区本地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长三角地区吸收的高质量FDI对吸收FDI较少的地区有正技术溢出效应,但该技术溢出效应受到空间距离和当地承接能力的影响;吸收FDI较少的地区加强人力资本建设有助于吸收来自长三角地区FDI的技术溢出;FDI的空间聚集及其技术溢出效应的空间局限性是加剧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吸引的FDI有助于其他地区获得国际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桂琦寒等(2006)的相对价格法测算了消费品市场、资本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分割指数,并考察了市场分割程度对我国FDI溢出效应的长短期效应。经验分析发现:随着我国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为正的资本效应和溢出效应。其中,溢出效应又可分解为负的技术溢出效应和正的制度变迁效应。负向技术溢出效应产生于市场分割程度降低所引致的外资技术扩散效应尚不足以抵消掉跨国公司的市场窃取效应,而正的制度变迁效应意味着外资流入降低了市场分割程度,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还发现,长期内的FDI资本效应和溢出效应都要弱于外资流入初期所产生的相应效果。  相似文献   

7.
赵奇伟 《经济学》2009,(2):891-924
本文选取桂琦寒等(2006)的相对价格法测算了消费品市场、资本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分割指数,并考察了市场分割程度对我国FDI溢出效应的长短期效应。经验分析发现:随着我国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为正的资本效应和溢出效应。其中,溢出效应又可分解为负的技术溢出效应和正的制度变迁效应。负向技术溢出效应产生于市场分割程度降低所引致的外资技术扩散效应尚不足以抵消掉跨国公司的市场窃取效应,而正的制度变迁效应意味着外资流入降低了市场分割程度,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还发现,长期内的FDI资本效应和溢出效应都要弱于外资流入初期所产生的相应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1999—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就FDI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DI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会进一步拉大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存在异质性,东部各省份FDI对区域内发展差距的影响不明显,而中西部地区FDI会拉大区域内发展差距。三大区域内部各相邻省份之间的FDI空间溢出效果并不显著,在研究时需要区别对待。建议制定差异化的FDI区域引资政策,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FDI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考虑创新能力累积效应和FDI时滞性的基础上,利用1993-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且通过对东、中、西部的实证分析,考察了这种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FDI对中国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但不是很显著;FDI对中国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具有较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益不具有显著性;FDI对东部地区的外观设计、中部地区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对西部各种层次的创新能力均不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相比传统的封闭式技术创新,在开放的国际环境背景下,双向FDI是有效的技术创新提升路径之一.文章构建了双向FDI与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结合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FDI、OFDI、技术创新均值的空间分异特征和技术创新的空间相关性,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FDI、OFDI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FDI、OFDI、技术创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相关性较显著,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FDI显著促进了中国的技术创新,但FDI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明显;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与空间溢出对中国技术创新只有较为微弱的促进作用;FDI、OFDI促进中国东中西部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将FDI的溢出效应分为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利用1995—2012年中国5大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对创新追赶绩效中的产品创新绩效和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考察知识创新绩效作为内生变量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FDI的市场竞争效应对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的提高不存在促进作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本土企业的知识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并且通过作用于吸收能力而间接促进本土企业知识创新绩效的提升;FDI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知识创新绩效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FDI的双重溢出效应对创新追赶绩效的影响机制存在产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汪曲 《技术经济》2012,31(1):47-52,66
利用1995—2009年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实证检验了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对地区获得的技术溢出及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省际技术溢出以及来自进出口贸易、FDI和ODI渠道的技术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及其分解变量——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制度因素、技术差距和吸收能力综合变量通过与技术溢出发生交互作用,对地区TFP、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恩  张婷  石程 《经济与管理》2013,(10):91-96
基于大陆台资集中区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阐述台资溢出效应实现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构建考察溢出效应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表明,台资流入对内资企业发展的影响轨迹呈倒u型曲线:不断增长的台资流入确实对内资企业的产出有正溢出效应,但当台资企业所占当地市场份额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台资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可能就会随其投资额的增加逐渐递减,甚至变为负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财政竞争与地方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f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competition on local public expenditure in China under curr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ystem in which GDP is a critical factor. First, we present the assignment of public goods and tax burden and the shar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f 30 provinces, and we find that current fiscal competition in China has taken the form of public expenditure improvement accompanied by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Second, we regress the share of FDI o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provincial public expenditure, and find that the share of FDI is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the public service, tax burden and health care service while positively with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Therefore, FDI-based infrastructural investment crowds out public services investment, which fails to support the view that fiscal competition improves social welfares.  相似文献   

15.
我国FDI和O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的技术溢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测算了1994—2008年我国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反映的外国R&D资本存量,并建立了R&D溢出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R&D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国内R&D资本的作用更大;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微弱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应继续加大国内R&D支出,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驱动下,科学研判外资开放的创新虹吸效应至关重要,亟待破解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撬动外资引入的创新溢出红利。基于内外技术势差探讨FDI创新虹吸的演化逻辑,阐释知识产权价值激励对FDI创新溢出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外资开放引入的创新虹吸效应并非静态不变,对区域创新发展呈现出边际递减的抑制性影响;借助高强度知识产权价值激励能够有效调节FDI的创新溢出轨迹,以“U”型规律打开外资引入的创新虹吸通道,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价值激励的调节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FDI创新溢出的撬动更为有效。研究结论为优化外资开放引入与知识产权价值激励的共轨溢出,赋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新的经验依据和路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以及面板数据模型对FDI流入在不同地区所引发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FDI技术外溢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并且证实了影响FDI技术外溢程度的"门槛效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实证检验进一步确定了影响FDI技术外溢效应的若干因素,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状况以及地区经济结构四方面对引发积极技术外溢效应的"门槛"水平进行了具体的测算.  相似文献   

18.
谢建国 《经济学》2006,5(4):1109-1128
利用中国29个省区1994--2003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呈现一种区域的差异性,而对外贸易对中国省区的技术效率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技术溢出,在分区域研究的时候发现,对外贸易对西部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FDI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及其地理溢出程度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依据企业选址理论,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29个省FDI的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进行了经验研究。一方面证明了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劳动成本、市场化水平、累积的FDI和开放程度等区位条件是决定FDI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基础设施和沿海地区哑变量的作用却不显著。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国FDI区域分布的空间依存性的存在,并对我国FDI省际区域地理溢出的程度进行了估计;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有关各地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吸引更多FDI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3-2016年省域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以R&D人员投入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FDI与OFDI溢出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得出以下稳健性结论:FDI和OFDI溢出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具有双门槛效应,FDI溢出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而OFDI溢出则呈现先降后升特征;R&D人员投入、R&D资本积累、城镇化水平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而金融成熟度未产生明显推动作用;政府支持可能对R&D人力投入较高省份产生抑制作用;2003-2016年跨越R&D人员投入中、高门槛的省份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