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反复出现的"绿光"是人人都在热衷追逐的美国梦的象征,它是一种梦幻,也是一种欲望,而对盖茨比来说,则是一种信念——期待与昔日恋人黛西重温旧梦的执著,认定爱情坚贞不渝的天真。而他忽略了,他所坚信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令人神魂颠倒的像一个在半空飘荡的色彩斑斓的大气球"——"美国梦"之上的。虽然有着无数追寻着相同"美国梦"的同类,但是却各自自私着、贪婪着、孤独着。这将注定了在这个狂乱的时代里,他只是个孤独的"寻梦人"。而这正是盖茨比悲剧人生的真正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由于深刻揭示美国价值观的失落——“美国梦”的破灭而被视为他的代表作。该小说成功地设置了主导意象、重复意象及伴随意象,深刻揭示了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美国梦”的虚幻性及必然破灭性。主人公盖茨比的爱情梦的破灭正是象征着“美国梦”的破灭,是统帅全篇的主导意象;布坎农码头的绿光和灰谷中T.J,埃克尔堡大夫眼睛的广告牌,暗示追求“美国梦”的徒劳和必然破灭,是一种重复意象;黛西的声音和盖茨比的宫殿,象征着建立在金钱和物质财富基础上的“美国梦”看似绚丽,但却虚幻,必然破灭,是一种伴随意象。  相似文献   

3.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戏剧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菲茨杰拉德以艺术家的创作手法,描述了一战后美国社会表面繁荣下的道德腐败和精神空虚,并通过盖茨比的悲剧揭示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精神荒原和必然会破灭的"美国梦".小说借助戏剧冲突这一创作艺术来表现以上主题,展示和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  相似文献   

4.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出身卑微的盖茨比为了达到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但最终却丧命的故事。借助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剖析盖茨比欲望的源头和其欲望的驱动力,可得出结论:因为他的欲望是虚幻的,所以终究会破灭。  相似文献   

5.
斯格特·菲茨杰拉德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称作体现了爵士乐时代精神的"伟大的美国小说".作者象征手法的高超运用,赋予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表面上的爱情悲剧更深层的含义:"美国梦的幻灭".本文试图从人物形象与场景象征、具体事物与色彩象征的统一性来挖掘及讨论小说中丰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杰伊.盖茨比是美国梦的牺牲品,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性的色彩,他的经历是美国20世纪前半期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的这种梦想也是美国人当时心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尔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因其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成就,成为爵士时代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主要特点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在此部作品中,菲茨杰拉德正是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将色彩的象征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主要就绿色、白色、蓝色、金色、灰色及红色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伟大的象征主义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运用了大量颜色词来作为一种象征主义手法对小说主题进行阐释,使小说中的意象与主题相契合,成功地描述了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的美国梦的破灭及其悲惨命运。本文试图分析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表现小说主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爵士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许多文章都从美国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将聚焦在"咆哮的二十年代"消费主义下的身份认同,对书中主要人物自我身份的设定进行分析。正是因为他们在消费主义的趋势下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引发了这一悲剧。  相似文献   

10.
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在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以这一时代为历史背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处于那个时代中的各类人物的千姿百态。在这部小说当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色彩,并且利用各种色彩的象征意义深刻地刻画了小说的主题并提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阿瑟·米勒的作品《推销员之死》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对美国梦形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因素及美国梦造成的悲剧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特点和社会环境给人的精神带来的影响,从而启迪人们对人生价值、人类命运和社会前途予以关注与思索,以期使人类走向完善境界.  相似文献   

12.
《了不起的盖茨比》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冷漠华丽、道德沦丧、拜金主义盛行的美国社会。然而道德的堕落和美国梦的幻灭并不是小说传达的唯一的和主导的声音。菲茨杰拉德赋予了不同社会阶层和生活背景的人物以独立的声音和多元化的意识,呈现出复调的特征。小说不仅向我们揭露了那个时代的颓废,也以不同的声音向上流社会的主流意识发出了挑战。因此,本文尝试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来分析小说人物之间和人物内心的对话,从而探索美国"爵士时代"难以解决的社会阶级、意识形态、不同观念和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相似文献   

13.
修辞性叙事理论重在考查作者、文本、读者等的相互关系及其修辞效果。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一方面缩短叙述距离,使读者对主人公盖茨比产生理解和同情;另一方面,他又拉长叙述距离,使读者对主人公进行审视和批评。作者通过对叙述距离的合理控制,使读者产生多维度阅读反应,取得预期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体育旅游在注重娱乐与健康、休闲与放松双重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加注重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享受。本文结合我国体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体育旅游开发的策略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机遇1.1.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发达,社会对生活的要求日益重视,过去本来是上层享受的"康体休闲",将随社会发展而"中层化"与"大众化"。1.2.由于假日的增多,特别是实行每周的双休制,加上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发展,特快旅游列车的开通,电讯交流的便捷,城市郊区(近郊与远郊)旅游与城市周边旅游和短线区域旅游重合,以城市为中心的辐射旅游区大大扩大了范围,使各界外出休闲,特别是团体、亲朋、家庭、情侣、单身汉等外出旅游日益增多。适应这种态势,在城市周边地区开拓相应的康体休闲(康体消闲、健康休闲)旅游,并建立相应的康体休闲产业是旅游  相似文献   

16.
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菲兹杰拉德在代表作《大人物盖茨比》中,通过运用诸多巧妙的艺术形式,如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丰富而多次层的象征主义手法等,反映了一个十分深邃的思想主题,即“美国梦”的破灭及其破灭的社会根源。而艺术形式与主题思想的完美结合正是该小说的成功所在。  相似文献   

17.
以归化翻译为导向,对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两个译本,即巫宁坤译的和姚乃强译的两个译本做比较、评析。旨在洞察不同的译者对原著中细节的不同解读,认识译者的翻译风格,以讨论归化翻译法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图里作为描述翻译学的代表及领军人物,其翻译规范理论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的方法和领地。图里将翻译行为规范分为三类: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文章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出发,分析三个规范对李继宏的译本的影响,并从中分析新时期译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程斯 《大众商务》2010,(4):169-169
在日常生活中听音乐对一般人来说是极为普遍的休闲享受。但是当提到的是音乐欣赏时,大多数的人不是自我谦虚的说"缺乏音乐的细胞",就是自我嘲讽的说"对牛弹琴"。  相似文献   

20.
翟镇煤矿美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是通过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德"教育,确立全员"爱德、诚德、孝德、仁德""四德"规范,弘扬"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五种善行,在全矿凝聚道德力量,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翟镇煤矿美德文化建设的基本架构是"一体四翼五项分支",基本原则是整体规划、继承创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基本路径是施"双德"建设工程、开辟六条"四德五星"美德文化的实施渠道、健全完善三项"四德五星"美德文化建设保障体系和建成文明道德服务的专业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