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就王安石“以义理天下之财”和“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的理财思想展开论述,着重分析其中“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与“摧制兼并”两个命题,认为王安石理财的动因是富国强兵,而理财本身正是其富国强兵之术。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既具有顺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性,又带有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深刻矛盾的幻想性。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11世纪王安石的改革固可失败,但他的改革思想(包括理财思想),却给21世纪的人们留下  相似文献   

2.
北宋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封建王朝,其财政长期入不敷出,严重影响了综合国力,使北宋王朝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宋神宗为了探索图强之路,重用王安石进行财政改革,从此经历了一系列的艰难曲折。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官僚贵族的反对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抑兼并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措施,都具有打击兼并的明显意图.王安石变法之所以最终被废除,与其抑兼并思想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密切相关.从传统政治伦理出发,凭借一己的道德勇气和行政权力,王安石希望在短时期内根本改变国家的经济状况,结果事与愿违.这表明:国家干预可以解决暂时的经济失衡和财政需求,但由于这种干预阻碍了民间经济的自然生存和发展,要真正达到"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荀况的开源节流思想,在中国财政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认为社会生产是财之本,货之源,而国家财政则是财之末,货之流,把发展生产看成是财政富足的源泉,同时把节约财政支出看成发展生产的重要条件,相当正确地回答了经济和财政的辩证关系,是中国历史上一份珍贵的财政思想遗产,对今天的财政经济工作仍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和理财家。虽然“王安石变法”在当时以失败而告终,但其先进的理财思想却在很大程度上与今天的市场经济不谋而合。本文分析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时代原因,肯定了王安石的理财思想,并探讨了该思想对现代理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财政不是产生于夏代,而是产生于比夏代早的炎黄时期;财政产生的条件不应只以国家产生为依据,而应从经济、政治、社会、思想等多种条件去考察;对财政本质的认识,不应沿用计划经济年代的观点,也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结论,而应从我国财政产生发展的历史和现有的国情出发,重新加以界定,以推动财政理论与制度的改革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7.
清末财政思想的近代转型:以预算和财政分权思想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朝末年,中国传统的财政体制在社会经济的激变中开始了艰难的近代转型.财政体制的转型推动着中国财政思想的近代化演进,西方近代预算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和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当时财政思想近代转型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功能财政思想是在20世纪美国大萧条与"自由放任"传统政策失效下催生的政府干预主义思想之一.文章在回顾功能财政思想起源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功能财政的中心思想、本质目标和理论依据,进而分别阐述了勒纳功能财政的两条法则和三大原则、明斯基"最后雇主计划"以及现代货币理论对明斯基的功能财政思想从主权货币不存在债务上限和"最后雇主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两方面的理论发展.再而,文章对功能财政的无通货膨胀目标、有效性、可行性、有效需求不足假设等进行了再讨论.最后,文章将功能财政思想与同时期其他经济思想的政策主张进行比较,并从功能财政思想对中国财政管理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宏观经济运行预期、增强宏观调节作用、增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财政是国之公器,为民服务。从历史发展而来的财政精神是对国之公器的一种价值认识和行动准则,属于国家公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精神与财政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者难以截然分开。财政精神生发于财政思想,但更偏重于实践性和主体性。中国是世界上具有五千年文明史而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内在于五千年文明史的财政也积淀了厚重的财政精神,直到今日仍在闪耀着光芒,照亮着中国财政前行的脚步。  相似文献   

10.
何万波 《经济师》2002,(11):272-273
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大力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是我党和我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财政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分配范畴 ,同时具有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功能 ,因而在促进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