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从隐性失业人口水平估算结果来看,自1978年以来,隐性失业人口数量从3902.8万呈波浪式增加,到2002年达到21598.4万高峰,此后隐性失业人口开始迅速下降,直至隐性失业人口总体消除;隐性失业率在2003年之前基本在9—30%之间呈波浪式、缓慢增加的趋势波动,第一个波峰在1982—1984年,第二个波峰在1990—1991年,第三个波峰在2001—2002年,此后隐性失业率快速下降,自2004年以来隐性失业率几乎为0。从隐性失业人口水平影响因素来看,科技进步、市场化、产业结构演进、公开失业水平和经济增长等不同程度降低社会的隐性失业率,而政府干预则提高了社会的隐性失业率。  相似文献   

2.
一句话新闻     
香港今年第2季度经济增长达12.1%,是近4年来最高的增长,全年经济预测调高至7.5%。已有40家台商在香港申请挂牌上市,估计2006年将达高潮,届时在港上市的台资企业将突破100家。香港申请增加700种零关税产品。广东省放宽台商在广东投资领域的限制,尤其是第三产业。香港今年失业率为6.9%,两年来首次回落到7%以下,总就业人数达328万,创历史新高。台湾7月份失业率升至4.62%,比6月份上升0.08个百分点。台湾当局将今年经济增长率调高至5.87%,创下近7年来最高。台湾有线宽频设备产值上半年增长14.6%,预估全年将增长43%。台湾半导体协会公布:半导体产…  相似文献   

3.
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过高的失业率往往会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快,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反之,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这种负相关关系己经被主流经济学理论和实证分析所接受。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寻了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与这种传统经济理论相悖的现象,并据此总结了我国失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4日宣布将基准利率再度下调0.5个百分点至7.75%,以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  相似文献   

5.
(一) 我国正在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新旧体制的交替时期,在这样一个战略相持的阶段,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财力不足。那么,是否必须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弥补财力不足的困难,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呢?我认为,通货膨胀政策并不符合我国国情,因而不能刺激我国经济的增长。1、通货膨胀的理论依据之一——菲利蒲斯曲线的全面分析。菲利蒲斯曲线表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有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也就是说,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率就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高。由于西方经济学家往往把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同货币工资变动率联系起来,因此,这一曲线通常又被用来表示通货膨胀率或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相似文献   

6.
最近这次美国经济危机于1982年11月发展到谷底以后,开始逐渐进入经济复苏阶段。在1983年一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高达6%(四个季度分别为2.6%、9.7%、7.6%和4.5%),通货膨胀率也被控制在5%以下,同时失业率也从1982年12月的10.7%降到1983年12月的8.2%。回升势头之猛,出于人们的意料。因此,美国政府中人,特别是财政部长里甘,沾沾自喜,公开宣称:美国经济已实现了“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但里甘之言,符合美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吗?  相似文献   

7.
一、90年代欧盟就业状况和就业战略出台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IT生产为标志的知识经济迅速膨胀,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信息社会的来临,给各经济体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开始创记录的长期持续增长的同时,欧盟经济呈现增长虚弱、内需不旺、投资不振、就业减少、失业居高不下的景象.不仅与美国相比显得相形见拙,甚至无法和其自身80年代的良好状况相比.尤其在就业领域,情况颇糟.欧盟就业率1990年为62.2%,美国则要高出10个多百分点.(注1)1990年欧盟15国年均失业率为9.22%.而美国只有6.58%;(注2)同期,欧盟15国的青年(15到24岁)失业率从8.2%升到10.7%;长期失业率则从3.7%涨到了5.3%;90年妇女的就业率仅为49.4%.(注3)打压失业、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胡建琴 《发展》2003,(9):79-79
当今学术界有关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研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论,即经济增长能促进就业。甘肃1983-2001年的非农就业增长弹性为0.384,即国民经济年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创造0.3835个百分点的非农就业机会。若用甘肃2001年602.27万非农业从业人员作为底数,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可以增加2.3万个就业机会;计划到2005年甘肃GDP年增长8%,则可增长3.068%的非农业就业机会,即增加18.4万个就业岗位。这就是说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创造0.3835个百分点的非农业就业机会,即第二、三产业总计增加0.3835个百分点的就业机会,但第二、三产业哪…  相似文献   

9.
最近欧元区一些成员国表现出经济好转的迹象,但欧元区整体经济仍然不尽如人意。预计今年欧元区总体GDP年增长率将略高于1%。德国的增长率不到2%,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的GDP则仍处于下降状态。增长率的萎靡不振或许将让欧元区总体失业率保持在12%的高水平上。但是,低增长、高失业并非欧元区唯一的问题。当前,欧元区的年通货膨胀率只有0.5%,即使是次要冲击也有可能导致其通货膨胀率降至零以下,并使欧元区进入通货紧缩的状态,给该地区带来物价下跌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理论界有人提出"经济与物价同步增长"的方针,以图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下争取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这实际是凯恩斯主义以通货膨胀置换失业理论的政策化。50年代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上升即经济上升,可以使失业下降,通货膨胀和失业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源于美国。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从谷底持续攀升以来,到今年2月,已经创下历史上最长繁荣时期的纪录。1999年10月,美国的失业率也降至30年前的低水平,仅为4.1%。同时,通货膨胀率也保持平衡。这就是说,美国经济现在正处于高增长、低失业和低通胀并存的理想状态。新经济论由此而得到人们的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几年的时间,美国和欧元区仍在应对失业率高和经济增长缓慢的问题。在美国,长期失业仍是一个主要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在欧元区,失业率达到11.6%。为了对抗这种不利局面,美联储将其资产负债规模扩大到了2008年末的5倍,欧洲央行则在今年6月决定设定负存款利率,以刺激银行放贷。  相似文献   

13.
在2004年.“失业型经济复苏”(jobless recovery)2004年可能需要改一个新名字了。这是因为不断提高的公司利润和稳步增长的经济可能会促使公司在未来几个月中大幅增加雇佣人数。这是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54位经济学家的一致看法,他们总体上相信到11月份时,美国的失业率将缓慢降至5.5%。这意味着在未来12个月内可能会出现150多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尽管5.5%的失业率  相似文献   

14.
美国自1991年进入战后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与以往不同,这次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低通涨,低失业和高增长。1994年以来,美国经济保持着4%左右的增长速度,失业率下降至4%(此数据低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稳步走低。1999年消费物价指数下降至34的上以来的最低点,实际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了36%,创造了近3500万个就业机会。从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以来,已持续扩张了110多个月,成为二战后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周期。对于这种新的经济现象,经济学家和一部分政治家称之为“新经济”。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上半年,浙江乡镇工业实现产值3849.49亿元(现价),比去年同期增长19.40%,增幅回落25.2个百分点。从村以上和村以下工业企业两个层面看,村以上工业即乡村二级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0.59%,增幅回落了21.12个百分点;村以下工业即合作经营和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6.31%,增幅回落29.02个百分点,其占全部乡镇工业产值的比重由去年的57.17%上升至59.3%。全省乡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261.5亿元,比去年同期仅增长7.72%,增幅回落26.36个百分点。全省乡镇工业实交税金8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2%,增幅回落3.51个百分点。全省乡镇工业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13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显现下行态势。GDP增长率一季度为7.7%,较上年四季度降低0.2个百分点;二季度为7.5%,较一季度又降低0.2个百分点。在连续两个季度回落之后,我认为未来经济增长将趋稳。分析短期经济增长态势,关键要看市场需求变化。今年以来经济增速下行,主要是消费、出口需求增长放缓。一季度消费实际增长10.8%,同比  相似文献   

17.
交通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论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本文收集中国28个省份1985—2006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交通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本文得到的结论是交通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短期和长期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23和0.062。这也就是说交通运输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从短期来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023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0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未来20年,是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时期,城镇失业率目前已经达到3—4%,加上2000万隐性失业,失业率达到10%,加上农村1.2亿过剩劳动力,失业率达到27%。 我国失业工人的再就业率,已经由70%降低到30%,劳动争议事件增加,劳动力素质低下引起结构性的失业。我国就业问题,涉及综合性的人口、教育、体制、产业结构问题,在农村是过剩劳动力问题,需要经济高速增长和教育的普及;在城  相似文献   

19.
李勇 《中国经贸》2008,(7):63-63
日本一季度经济增长放缓。日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增速较去年四季度减少0.7个百分点。其中,私人消费同比增长1.5%,增幅较去年四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尽管受日元升值影响,一季度出口仍增长11.7%,较去年四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今年4月份日本出口同比继续增长4%。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 从产业(供给)来看,工业增速下降是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2008年,第一产业增长5.5%,比2007年提高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9.3%,下降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9.5%,下降4.3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增速在6月份以后呈现加快回落的态势,12月份增速只有5.7%,同比回落11.7个百分点;全年同比增长12.9%,回落5.6个百分点.由于工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接近90%,占GDP的比重超过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因此,工业增速下降是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